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19 21:06:38
銀保監會表示:從未批準設立“中國時間銀行”,相關網站、社交平臺、APP等所稱“中國時間銀行”有關內容均為虛假消息,相關投資活動涉嫌違法犯罪,請公眾謹慎辨別,謹防上當受騙。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編輯 廖丹
4月19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關于“中國時間銀行”有關風險的提示稱,近期通過日常監測發現,個別網站發布“中國時間銀行上市”等虛假信息,且有名為“時間銀行”的移動應用程序(APP)以公益養老為名目開展投資活動。
銀保監會表示,從未批準設立“中國時間銀行”,相關網站、社交平臺、APP等所稱“中國時間銀行”有關內容均為虛假消息,相關投資活動涉嫌違法犯罪,請公眾謹慎辨別,謹防上當受騙。
銀保監會表示,以“時間銀行”命名網站、APP、微信公眾號、自媒體賬號等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十一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十九條“未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任何單位不得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未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設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或者從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的規定。
風險提示顯示,銀保監會已與國家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于規范“銀行”字樣使用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違法使用“銀行”字樣專項清理整治活動,部分違法行為已得到糾正。銀保監會將會同有關部門常態化做好規范“銀行”字樣使用工作,清理虛假網絡信息,整治違法違規行為,維護良好市場秩序。
《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去年12月2日發布的《通知》,對“銀行”字樣使用的主體范圍、名稱含義、整改規范、宣傳教育、參照適用情形等作出了明確規定。
《通知》顯示,未經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批準,任何法人、非法人組織不得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國際金融組織、中央銀行、多邊開發機構與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自然人(包括個體工商戶)不得以營利性為目的或者以可能誤導公眾的方式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未經批準不得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的情形包括:法人、非法人組織名稱的全稱、簡稱;商標名稱;產品、業務和服務名稱;互聯網網站名稱、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名稱;其他情形。
對于違法使用“銀行”字樣的行為,《通知》要求,根據違法行為具體情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七十九條規定,依法進行行政處罰。對于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改正等情形,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規定,依法進行處理。涉嫌犯罪的,依法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市場上頻繁出現“銀行”字樣被違法使用的情況。
此前,有消息稱,美國紅旗銀行上海分行在上海閔行區掛牌成立,美國紅旗銀行上海代表處柴維醇行長就紅旗銀行的業務進行了介紹,同時世界華人聯合會主席吳主席發來了賀電,祝賀上海代表處掛牌成功。
還有消息稱,“紅旗銀行的資金來源于歷代華人華僑的財富積累”、“紅旗銀行設立的宗旨,就是將美歐華人的美元資本源源不斷地引進中國,貸款扶持中國企業”。接下來“紅旗銀行將在全國各省市設立分支行”,并承諾“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前三年不開展任何存款業務,三年后也只對高端客戶開設專項個性化服務”。
這一消息引得監管關注,并對此發聲。上海銀保監局表示,該局近日發現有媒體報道稱,“紅旗銀行上海分行”在滬掛牌成立,并將開展所謂貸款融資、國際貿易結算等業務。上海銀保監局鄭重提醒,“紅旗銀行上海分行”未獲得金融業務許可,屬于非法金融機構。請廣大市民切勿上當受騙。
此外,3月份,仍有人以“中國時間銀行上市計劃”作文章,提到“以中國時間銀行‘時間幣’為上市資產籌碼,預計發行價將不低于30元每股,時間幣也將打通上市募股渠道進行公開融資,促進我國‘銀發經濟’有效發展,或將成為我國養老產業第一流通貨幣。”
此外,冒用銀行名義進行營銷宣傳的情況也頻頻出現,已有包括農業銀行、華夏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銀行發布聲明,稱有第三方冒用銀行名義或與銀行合作名義進行虛假宣傳,營銷貸款或理財投資等業務。
冒用金融機構名義進行虛假營銷宣傳的現象也引起了監管重點關注。2021年,銀保監會在行業內部下發《關于防范不法分子冒用銀行保險機構名義非法集資風險提示的通知》,提示各銀行保險機構要加強輿情監測、完善內控機制、履行好非法集資監測防控職責,及時報告可疑線索,切實發揮風險防范“前哨”作用。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