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20 21:57:08
每經編輯 張錦河
據中國藍新聞、看看新聞,北京時間4月20日晚,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巨型運載火箭“星艦”發射失敗,升空后不久發生爆炸。“星艦”由載客飛船與超重型火箭助推器組成。按照原計劃,“星艦”整個飛行預計僅持續90分鐘,最后在夏威夷附近的太平洋上濺落。
據悉,SpaceX公開表示,由于星艦飛船發生了非計劃內的解體,星艦發射任務失敗。團隊將繼續審查數據并為下一次飛行測試努力。
據新華社,埃隆·馬斯克16日在社交媒體直播中說,飛船能達到軌道高度即算任務成功,不過,他上個月曾估計,這次測試飛行成功的幾率只有50%。
此前在4月17日,SpaceX因為星艦的壓力閥問題取消了發射。
17日晚,馬斯克發推稱,星艦的壓力閥似乎凍結了,除非它很快開始運行,否則今天不會發射星艦。馬斯克還表示,今天學到了很多東西,現在卸下推進劑,過幾天再試……
根據SpaceX的設想,“星艦”是一種完全可重復使用的運輸系統,可以將航天員和貨物運送到地球軌道、月球、火星等地。美國“太空”網站稱,此前保持“人類最大運載火箭”稱號的是冷戰期間用于“阿波羅”登月計劃的美國“土星五號”火箭,它高約111米,可發射約130噸有效載荷進入地球軌道,將約50噸有效載荷送往月球。NASA表示,“太空發射系統”可將27噸以上的載荷送入月球軌道。相比之下,完全可重復使用“星艦”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約為150噸。在不考慮回收的情況下,“星艦”有效載荷高達250噸-300噸。
2月25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拍攝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和“獵鷹9”火箭。新華社發
SpaceX公司CEO馬斯克曾表示,與專門用于載人登月的“土星五號”和“太空發射系統”不同,“星艦”憑借強大的運載能力和多用化設計,可執行“星鏈”衛星發射、向月球和火星運送航天員和設備,以及更富科幻色彩的外星殖民和太空礦業開發。
馬斯克還宣稱,“星艦”的發射成本相當低,一旦相關試驗取得成功,將啟動規模化生產,以每年建造100艘的速度,打造1000艘“星艦”組成的太空艦隊,將10萬人和相關物資運送到火星,實現從21世紀20年代后期開始在火星殖民的夢想。
如果星艦試射成功,外界認為,這將是一個重要里程碑,標志著馬斯克的人類移民火星計劃邁出關鍵一步。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中國藍新聞、看看新聞、公開資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