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27 16:35:09
◎4月26日,國內半導體材料裝備龍頭企業晶盛機電召開了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
◎在股東交流環節,董事長曹建偉表示,公司認為,2023年光伏行業有三大方向:一是今年才是光伏N型電池的開啟之年,整個產業鏈都會迎來一場新的“盛宴”;二是新的制造模式已成為行業確定的一個方向;三是光伏產品已在國際上獲得公認,訂單會非常多。
每經記者 黃鑫磊 每經編輯 楊夏
4月26日,國內半導體材料裝備龍頭企業晶盛機電(SZ300316,股價67.00元,市值876.84億元)召開了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
晶盛機電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鑫磊 攝
在股東交流環節,董事長曹建偉表示,公司認為,2023年光伏行業有三大方向:一是今年才是光伏N型電池的開啟之年,整個產業鏈都會迎來一場新的“盛宴”;二是新的制造模式已成為行業確定的一個方向;三是光伏產品已在國際上獲得公認,訂單會非常多。
同時,曹建偉還就控股子公司浙江美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晶新材”)分拆上市事宜回應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他表示,美晶新材在七八年前就開始布局研發坩堝,用了大約三年實現國內市占率第一,同時契合光伏行業大發展的市場,因此業績增長比較快,
據2022年年報,晶盛機電實現營業收入106.38億元,同比增長78.45%,歸母凈利潤29.24億元,同比增長70.80%,其中設備及服務營業收入84.68億元,同比增長70.16%,材料業務營業收入14.55億元,同比增長273.61%。
晶盛機電稱,2023年度,公司將在繼續強化裝備領域核心競爭力的同時,積極推動新材料業務快速發展,希望能夠實現新簽電池設備及組件設備訂單超30億元(含稅),材料業務銷售突破50億元(含稅),全年整體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0%以上。
就晶盛機電2023年業績高增長的預估,有股東卻對負債率提出了疑問。
對此,董秘陸曉雯表示,公司每次簽訂合同后,預收款和發貨款都會先計入合同負債,等到設備調試驗收成功后才會確認收入,“合同負債越多,說明我們訂單越多,其實這并不是債務,資產負債表上的只是表面數據,實際負債率大約只有30%。”
另外,對于光伏業務訂單或超30億元,曹建偉表示,公司認為,2023年光伏行業有三大方向:
一是今年才是光伏N型電池的開啟之年,頭部企業擴產計劃有400GW-500GW,遠超2022年50GW-60GW,N型電池的技術變革,使得整個產業鏈都會迎來一場新的“盛宴”。晶盛機電會針對N型電池開發新型設備,從而加速市場上落后產能設備的退出。
二是新的制造模式已成為光伏行業確定的一個方向,2023年,硅片產能超過100GW的企業至少有7家,這些企業的制造模式與產能只有10GW的工廠完全不同,對晶盛機電這樣的設備廠商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機遇。
三是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光伏產品卻在國際市場上獲得了公認,晶盛機電認為未來3-5年,國際化的訂單會非常多,“我們從不擔心所謂的產能過剩,整個光伏行業還是按照技術驅動市場的邏輯在發展,隨著制造成本不斷降低,市場蛋糕會越做越大。”曹建偉說道。
本次股東大會在晶盛機電全資子公司求是半導體舉辦。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鑫磊 攝
今年4月10日,晶盛機電公告稱,公司擬拆分美晶新材上市。據介紹,美晶新材主要為半導體及光伏行業提供配套的石英制品,在半導體領域,已實現半導體坩堝國產化,國內市占率領先。
在股東大會上,陸曉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后續公司會披露美晶新材的拆分預案,美晶新材的坩堝產品分為半導體和光伏兩個方向,半導體客戶覆蓋中日韓等地,市場占有率較高,光伏客戶主要是國內大型光伏廠商,2022年市場占有率已經第一。
“坩堝生產鏈還包括了上游石英砂的采礦、處理環節,我們和石英股份(SH603688,股價117.28元,市值424億元)是上下游關系,他們和美國尤尼明、挪威TQC都是國際上制造高純石英砂的龍頭企業。”據曹建偉介紹,在半導體和光伏行業,過去坩堝一直是很穩定的格局,要用的合成砂100%要靠進口,這是因為美國尤尼明和挪威TQC擁有良好的礦產資源,占據了全球90%合成砂的供應。
如今,隨著下游光伏市場急劇擴張,對石英砂的需求也持續增長,據悉,美國尤尼明和挪威TQC已經做了擴產規劃,“整體來看,行業競爭格局不會受到影響,他們擴產也能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解決長期供應短缺的問題。”曹建偉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