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05 12:44:49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肖芮冬
據中新社報道,4月2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重申對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支持,強調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同時,會議還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
從定調來看,房地產政策目標的達成需要穩定的政策環境。一方面,房地產市場在2023年前4個月出現明顯復蘇,15家大企業的銷售同比增長26%,大多數大中城市房價止跌。另一方面,企業信用環境顯然尚未完全修復,不少民營企業和混合所有制企業融資仍然不通暢,保交付任務顯然尚未完成,銷售的復蘇本身也并不十分牢固。
目前,政策既需要防范二次信用風險,又需要考慮未來可能存在的超調風險。在此背景之下,保持政策穩定,落實此前關于支持剛需改善,保交付保民生保穩定的說法至關重要。由此推斷,年內房地產政策仍將精準且平穩,這有利于銷售復蘇繼續推進。投資者不必擔心房地產政策轉向,也不必擔心銷售明顯下行。
而此前,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在全國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確權登記工作會議上表示,我國全面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該項工作自2013年3月起開始啟動,由自然資源部整合分散在多個部門的登記職責,實現登記機構、登記簿冊、登記依據和信息平臺“四統一”。
東方證券分析指出,不動產統一登記既不是房產稅征收的必要條件,也不是充分條件,統一登記制度本質是為了保護不動產產權,不應簡單將兩者聯系在一起。本周,上海、廣州、合肥等地均出臺公積金優化政策,近期各地需求端放松均主要以公積金政策、購房補貼、房票安置等為主,涉及城市的能級有所上升。因此,預計行業仍將延續弱復蘇態勢,看好能夠穿越本輪周期的企業。
點評:房地產復蘇是存在的,但復蘇也是脆弱的。政策繼續強調支持剛需鼓勵改善,這有利于房地產產業鏈持續復蘇進程。政策追求高質量發展,直面超大特大城市基礎設施和不動產的真實需求,這也體現了政策務求長遠的態度。
這里,通過整合天風、安信、國信等10余家券商最新研報信息,為粉絲朋友帶來4家公司簡介,僅供參考。
1、浦東金橋
公司是上海金橋副中心最大開發運營商金橋城市副中心,既是“十四五”期間上海浦東新區金色中環帶三大重點發展區域之一,又是上海市9個主城副中心之一。金橋區域作為老牌開發區不斷升級更新,已成為上海核心產業資源聚集區。上市公司浦東金橋作為該片區的主要開發運營商,擁有豐富的產城融合建設運營經驗,為未來業績增長提供充分保障。
——中信建投
2、新湖中寶
公司主營業務為地產和投資。地產方面,公司在環上海圈擁有豐富優質的土地儲備,上海內環開發面積約175萬平,增值潛力巨大。投資方面,公司經歷近幾年的高科技布局,已陸續完成從投入期到成熟期的過渡。目前已有3家登陸科創板,1家登陸創業板,1家通過發審會,未來3年左右將有約10家被投資企業進入IPO,持續推動公司價值提升及利潤貢獻。
——海通證券
3、濱江集團
作為深耕杭州的龍頭民企,土儲質量優秀數量充足。在房地產供給側出清后,公司媲美國央企的融資成本和多年沉淀的品牌優勢有助于不斷鞏固競爭護城河和市場份額,實現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
——東吳證券
4、萬科A
當前地產銷售持續好轉,公司銷售經營有望向好,同時公司積極把握融資窗口期,股權融資與低成本信貸資金利于后續優質土地獲取,進一步強化公司領先地位;同時多元化布局打開新的增長空間。
——平安證券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45725474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