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09 00:13:30
◎“2021年,人非常多,從早上8點開門到晚上11點半關門。而且我們能看到有很多客人都會拎著大箱子、小箱子,但今年(拎著箱子的游客)就比較少了?!?/p>
◎在重體驗、個性化的文旅消費需求下,不難理解為何一眾以體驗感見長的景點成為游客首選的熱門地點。
◎統計層面的數據顯示,除了“逛公園”,“五一”期間上海游客們也同樣喜歡頗具體驗感的“看演出”。
每經記者 舒冬妮 每經實習記者 黃海 每經編輯 梁梟
被疫情壓抑了3年的旅游需求,終于在2023年的“五一”小長假徹底釋放。
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五一”期間,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74億人次,同比增長70.8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480.56億元,同比增長128.90%,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統計數據顯示,上海依舊是游客出行的熱門城市。據上海旅游大數據監測,“五一”假期上海共接待游客1564.9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88.97億元;主要旅游景區點累計接待游客638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此外,小長假期間上海賓館旅館平均客房出租率為71%,較2019年“五一”增長12個百分點。
社交平臺上,人山人海的外灘、游客爆滿的迪士尼以及早早售空車票的虹橋火車站,都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
不過,一系列增長數據背后,也有一個事實不容忽視:2023年五一假期旅游收入漲幅明顯低于旅游人次增幅。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測算,2023年“五一”假期人均消費540.35元,較2019年同期的603.44元下降10.46%。
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吳若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人均消費下降或由多種因素導致:一是經過三年疫情,經濟仍需更多復蘇時間。二是民眾消費較疫情前更加理性,除食宿等必需消費之外,休閑性娛樂消費明顯降低。三是民眾更多選擇周邊游、自駕游等短途旅游方式,旅游相關消費少。
“五一”期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上海實地探訪了多個熱門景點和商圈,多數店家給出相似的反饋——營收較2021年有所增長,但尚未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此外,也有一些店家表示,整體經營情況較2021年同期有所下滑。
提及上海旅游的熱門景點,少不了大大小小的網紅街區。
一條愚園路,自西向東連接起上海長寧與靜安兩區,四米見寬的道路兩邊栽種著及腰粗的法國梧桐。沿街散出的咖啡香氣混著梧桐樹的草木氣息,給這片街道增添了些許海派文化獨有的浪漫情調。
今年年初,愚園路正式獲評第二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成為繼思南公館街區、武康路—安福路街區之后,上海又一個旅游打卡地。
Cindy負責的Brut Eatery悅璞食堂(愚園路店)就坐落在愚園路和鎮寧路的交叉口。在2.7公里長的愚園路上,這里是相對中心的位置。談及“五一”期間的經營情況,Cindy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客流量跟2021年同期比起來少了很多。
Brut Eatery悅璞食堂成立于2017年,目前隸屬于知名餐飲集團CFB,后者是DQ和棒約翰等品牌的國內運營商。Brut Eatery主打西式餐點和酒類飲料,截至目前已在上海和南京合計開出10家門店。
據Cindy介紹,五一期間,Brut Eatery在上海的幾家門店生意都不算太好。其中,愚園路門店的營收同比下降一至兩成;而位于商圈的門店,“往常的話,過節周末人流量都會炸掉的,但是今年商場都不太好”。比如大拇指廣場門店的營收跌幅或達三分之一。
5月2日下午3時許,位于愚園路的Brut Eatary悅璞食堂門口有顧客在戶外用餐,店內尚有余座
圖片來源:實習記者 黃海 攝
復盤“五一”假期的經營情況時,Cindy明顯感覺到客群的變化。“2021年,人非常多,從早上8點開門到晚上11點半關門。而且我們能看到有很多客人都會拎著大箱子、小箱子,但今年(拎著箱子的游客)就比較少了。”
在Cindy看來,鎮寧路和愚園路附近幾家網紅店的拆遷(比如“王記蔥油餅”和“富春小籠”)也間接影響了店鋪的客流。“因為這個地方要重新規劃,所以肯定也會導致少了一部分人過來。”
“小長假更多的上海人都去外地了,這應該是一個很大的影響”,上海商學院酒店管理學院副教授鄒光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直言,“愚園路主要在上海很有名,成為國家休閑街區也只是一個認定,對市場影響不大,大眾不太清楚含金量。這和5A評定完全不是一回事,還需要一個過程。”
Cindy也持有類似的觀點。據她回憶,2022年“十一”期間,店鋪的生意反而比今年“五一”更好。“那個時候因為沒有那么多人去外地,本地人有很多留在這里。今年‘五一’就不一樣。光從我朋友圈就看到(有)去泰國、韓國(的)。”
大數據也能從側面印證上述兩人的判斷。攜程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五一”假期,上海當地出境游訂單環比4月同期增長86%。上海人出境游熱門目的地國家及地區Top5分別是泰國、中國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
“進店消費的人變少了”——有這種感覺的不止Cindy一人。
在上海豫園的仿古街區里,琳瑯滿目的黃金珠寶店占據著大部分底商門臉。在福佑路和麗水路交界的十字路口,三家“老鳳祥”門店沿街對望,呈三角之勢。
隨申辦披露的景點熱力圖顯示,5月2日下午4時,豫園瞬時人流量為1673人。但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三家老鳳祥門店內的顧客依然寥寥。多名老鳳祥銀樓旗艦店店員直言,“只有外面人多,但都不進來消費。”
據記者多方了解,截至5月2日,老鳳祥銀樓旗艦店一樓的部分柜臺在“五一”期間尚未達成一單。
在老鳳祥最著名的銀飾品柜臺,老鳳祥旗艦店店員表示,“五一”期間的客流量的確比日常周末多一些,且一般都是旅游團消費。但5月2日當天的成交率僅有2021年同期的五成到六成。
5月2日下午4時許,老鳳祥豫園店內顧客稀少
圖片來源:實習記者 黃海 攝
與三家老鳳祥門店相隔一條馬路的老廟黃金門店內,顧客相對較多。為了收銀方便,店內打印單據的柜臺被直接搬到大門出口。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下午4時左右,五分鐘內先后有七八位年輕顧客走進門店咨詢。
在鄒光勇看來,豫園為了應對節假日的人流高峰采取收費制度,間接導致很多人不會過來。“最早的那種城隍廟的情懷淡了,那當然影響最大的就是這種相對高端一點的消費。不過收費是控制人流的一個有力手段,但凡事都有兩面性。”
與底商珠寶黃金門店形成鮮明對比,豫園商城步行街的美食攤位聚集了來自各地的游客。幾位老鳳祥店員表示,今年五一“吃的東西生意都是很好的”,尤其是“(價格)中等偏下的美食。”
記者觀察發現,上海老牌企業“光明”的冷飲體驗店,十余名排隊顧客將整個檔口圍得“水泄不通”,部分經典小吃以及飲料檔口也聚集了不少排隊的游客。
談到游客對吃的熱情,華山路海底撈店長深有體會。百聯徐匯商業廣場位于徐家匯商圈,毗鄰上海交大,是當地主要的餐飲門店聚集區,華山路海底撈開在商場五樓。
“我們跟三樓的人聊過,他們都反饋‘五一’假期是超(年內)記錄的。”不過,該海底撈店長也對記者表示,盡管今年“五一”上??土髁枯^2021年有所上漲,但整體還是不如2019年。
與百聯徐匯商業廣場相距約200米,是百聯旗下的另一個商場——東方商廈。5月2日下午,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商場內顧客相對較少。不過一樓赫蓮娜柜臺的銷售人員表示,“五一”假期前兩天人很多,超過2021年同期。
5月2日下午5時許,東方商廈四樓男裝區域略顯空蕩
圖片來源:實習記者 黃海 攝
在東方商廈二樓,有一道天橋連接起對面的港匯恒隆,這里也是消費者進入東方商廈的主要入口之一。
緊挨著天橋出口的“鄂爾多斯”門店店員表示:“路上人來人去的是多一點,但進店率好像也就那樣,不是很高。”至于成交量,該店員亦表示:“成交量沒有明顯增長,感覺跟平時周末差不多。”
據記者觀察,在距離東方商廈不遠處的匯金百貨,客流量明顯更多。一樓總臺服務人員介紹,截至5月2日,無論是本地還是外地客流都明顯增多。銷售端來看,整體比2021年要強,但暫時無法確定與2019年同期相比情況如何。
部分線下商業體的不溫不火與火熱的大數據形成了鮮明對比。一個問題隨之浮出水面:“五一”期間,涌入上海的游客們都去哪里了?
攜程方面給出的一組排名顯示,今年“五一”期間,上海的熱門景區TOP10分別是上海動物園、上海共青森林公園、上海野生動物園、上海海昌海洋公園、上海迪士尼度假區、東方明珠、上海歡樂谷、上海海洋水族館、東平國家森林公園以及豫園,絕大多數景點都以體驗消費為主。
這在某種程度上展現了“五一”期間各地游客的游玩偏好。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方世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將今年“五一”上海游客的文旅消費需求總結為四個詞:品質度、體驗感、多元化以及安全性。
方世忠表示,現在人們出行,更在意文旅產品的高質量、內容的個性化、服務的極致性;市民游客非常關注文旅的體驗度,更期待遇見不一樣的朋友、發現不一樣的風景、體驗不一樣的生活,留下不一樣的記憶;人們參團旅游的比例下降明顯,深度游、微旅行、慢生活等個性化出游方式更受歡迎。
在重體驗、個性化的文旅消費需求下,不難理解為何一眾以體驗感見長的景點成為游客首選的熱門地點。
據海昌海洋公園公告,作為海昌海洋公園旗艦級項目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園”,這個“五一”假期刷新了開園以來的全維度新高,單日接待量達4.7萬人次,4月30日和5月1日的收入及入園人次“兩天兩次”刷新“五一”假期單日新紀錄。
“五一”期間,海昌海洋公園累計接待總量近65萬人次,同比增長超6倍,恢復至2019年同期人次2倍以上;五天累計收入同比增長8倍,較2019年同期收入增長近八成;其中公園的二次消費收入同比2022年增長650%、恢復至2019年同期二消收入的近2倍。
統計層面的數據顯示,除了“逛公園”,“五一”期間上海游客們也同樣喜歡頗具體驗感的“看演出”。
據方世忠介紹,“五一”期間,上海的劇場演出和文博美展表現異?;鸨?,“看美展、觀文博、賞好劇”正成為市民游客的假日首選。全市主要劇場觀眾83.6萬人次,為2019年同期的2.35倍。本市重點美術館、博物館和文化館共接待游客131.68萬人次。
其中,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日均參觀量過萬,創三年來最高水平。上海演出市場票房收入超1.1億元,日均票房收入達到2019年同期的6.64倍。此外,上海博物館游客抽樣數據顯示,上海博物館“從波提切利到梵高”大展拉動城市綜合消費超過1:15,遠超1:6的文化對城市消費拉動效應的國際慣例。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