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09 11:19:46
每經編輯 黃勝
ChatGPT生成式AI是當下的熱點,已投入到不少領域的生產創作當中,但隨之而來出現了一系列問題,例如虛假新聞、侵犯他人權利,給監管帶來了一定麻煩。
抖音官微5月9日發布關于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平臺規范暨行業倡議。其中提到,發布者應對人工智能生成內容進行顯著標識,禁止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創作、發布侵權內容等。
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抖音官微5月9日發布關于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平臺規范暨行業倡議。其中提到:
發布者應對人工智能生成內容進行顯著標識,幫助其他用戶區分虛擬與現實,特別是易混淆場景。
發布者需對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產生的相應后果負責,無論內容是如何生成的。
虛擬人需在平臺進行注冊,虛擬人技術使用者需實名認證。
禁止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創作、發布侵權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權、知識產權等。一經發現,平臺將嚴格處罰。
禁止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創作、發布違背科學常識、弄虛作假、造謠傳謠的內容。一經發現,平臺將嚴格處罰。
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站4月11日消息,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起草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其中提到,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應當真實準確,采取措施防止生成虛假信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419382557
具體來看,《意見》共21條,其中提到,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或服務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的要求,尊重社會公德、公序良俗,符合以下要求:
(一)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應當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得含有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宣揚民族仇恨、民族歧視,暴力、淫穢色情信息,虛假信息,以及可能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的內容。
(二)在算法設計、訓練數據選擇、模型生成和優化、提供服務等過程中,采取措施防止出現種族、民族、信仰、國別、地域、性別、年齡、職業等歧視。
(三)尊重知識產權、商業道德,不得利用算法、數據、平臺等優勢實施不公平競爭。
(四)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應當真實準確,采取措施防止生成虛假信息。
(五)尊重他人合法利益,防止傷害他人身心健康,損害肖像權、名譽權和個人隱私,侵犯知識產權。禁止非法獲取、披露、利用個人信息和隱私、商業秘密。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抖音官微、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站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