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10 07:54:19
◎向書賢表示,因為歐洲乳制品進口價上漲了20%~30%,而澳洲乳制品沒有出現進價上漲。在國內市場澳洲進口品占比較大,因此,產品競爭導致區域貿易的價格變動無法反映到售價上。
◎“今年我們還是以守住市占率優先,同時想辦法讓毛利率盡早恢復,但不會選擇用低價產品搶占市場?!毕驎t告訴記者。
每經記者 張韻 每經編輯 梁梟
5月8日,南僑食品(SH605339,股價21.99元,市值94.11億元)召開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會議選址在廠區附近,董事長陳正文、總經理林昌鈺等現場參會。
目前,南僑食品擁有天津、廣州、上海三地共4座生產工廠。會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與現場股東一同前往位于上海市金強路69號的金山工廠實地走訪,廠區內灌裝設備外停著兩輛油罐車,產線大樓后門停放了數輛冷鏈集卡,整體自動化程度較高。
南僑食品上海金山廠區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韻 攝
南僑食品董秘向書賢告訴記者,工廠端仍有招聘計劃,重慶工廠會在今年下半年啟動招聘,但是大規模招工需要到量產前半年開始,上海工廠的專職人員基本額滿,若新增產線才需納新。
2022年,南僑食品實控人之一陳飛鵬逝世,享年80歲。早年,他與兄長陳飛龍一起從父親陳其志手中接過家族企業。如今,陳飛龍之女陳怡文、之子陳正文走到臺前。陳正文在此次股東大會上表示,2023年公司將繼續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宗旨,加強公司經營管理,努力為股東創造最好的回報。
2023年一季度,南僑食品實現營業收入7.41億元,同比增長12.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95.17萬元,同比下降26.53%,扣非凈利潤3167.68萬元,同比下降39.55%。業績下降主要系歐洲乳源漲價導致進口乳制品毛利較去年同期減少,同時公司加強新品推廣力度,增加市場營銷活動,導致相關費用同比增加。
向書賢對記者表示,棕櫚油成本對業績的影響已經恢復到正常,去年四季度公司凈利率為3%,處于很低的水平,今年一季度回到5%~6%,預計二季度凈利率將超過6%,下半年的凈利率恢復會更明顯一些。
“現在不是棕櫚油影響業績,而是進口品。”向書賢進一步表示,2021年進口品有一點超額利潤,毛利率近30%,今年毛利率要降到15%左右,所以影響很大。今年一季度的業績衰退幾乎都是進口乳制品造成的。
南橋食品2022年度股東大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韻 攝
“若剔除進口品,第一季度的凈利潤應該可以持平。”向書賢稱,進口品對業績的影響程度與銷量大小有關,成本高且銷量大時整體利潤同比會表現不好,但仍能帶來毛利,也沒有虧損,只是這部分的衰退“吃掉”了其他產品的持平或增長。
目前,在主營業務五大板塊中,進口乳制品的銷售額占比排名第二。根據南僑食品2023年年度財務預算指標,公司今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41.61億元,同比增長45.4%,其中進口品銷售預估體量達7億元,占比17%。
為何成本端的上漲無法轉嫁至下游?向書賢表示,因為歐洲乳制品進口價上漲了20%~30%,而澳洲乳制品沒有出現進價上漲。在國內市場澳洲進口品占比較大,因此,產品競爭導致區域貿易的價格變動無法反映到售價上。
產能方面,南僑食品在去年加大了冷凍面團產能的建設,并增設了預烤焙產品的產線。去年1月,上海南僑冷凍面團項目正式投產,上海廠成為繼天津廠后的第二座冷凍面團生產基地,截至去年年底,冷凍面團產能在原有產能基礎上增長兩倍。
除了在已有工廠進行產能擴建外,南僑食品于年8月決定在重慶建設中西部第一座生產基地,預計將于2025年第二季度建成投產。
而對應下游客戶需求,向書賢發現,烘焙市場今年的新店開業節奏相對保守,門店總數持平。“復蘇這件事比想象中緩慢一些,面包店在一、二線(城市)比較辛苦,單店賺錢不容易,尤其是租金和人工成本較高。”
向書賢表示,這一情況對公司銷量會有影響,所以公司的市場開拓路徑是增加新的通路,并向三、四線城市下沉。“一些在區域上開到四五家門店的烘焙品牌就是我們的目標客戶,因為它需要產品升級與價格提升,我們可以有烘焙師提供培訓,店內裝修也能給到咨詢服務。”
面向下游,今年一季度,南僑食品組織了大批客戶去日本參加烘焙展,因此今年的推展費用和行銷費用將有較大增長。向書賢表示:“今年我們會更積極地參展。”
對比行業競爭,林昌鈺表示,南僑食品的業務領域跨度較大,油脂業務的對手有益海,奶油業務的對手有海融,冷凍面團的對手有立高。“從好的方面來看,業務比較平均。從另外角度看,比如最近幾年冷凍面團預制品成長比較快,我們的成長也很快,但是放到整個業務板塊中就沒有那么明顯。”
向書賢則表示,南僑食品和其他幾家公司相比存在差異化,比如海融的鮮奶油用在比較普及化的產品上,而南僑用在糕點類;立高的冷凍面團做的是量化產品,而南僑傾向于多層次高價值型產品。
“今年我們還是以守住市占率優先,同時想辦法讓毛利率盡早恢復,但不會選擇用低價產品搶占市場。”向書賢告訴記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