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22 21:57:31
2023年,是中國自貿試驗區走過的第十個年頭。作為四川對外開放的主陣地,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也在今年迎來掛牌六周年。
四川自貿試驗區內的創新改革之力從何而來?各區域共享發展機遇的路徑是什么?轄內政府圍繞市場主體發展又做了哪些嘗試和改變?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跟隨四川省稅務局“媒體看基層”活動走進四川自貿試驗區,近距離感受四川這一深層次改革前沿陣地的開放脈搏和創新動能。
每經記者 張祎 每經編輯 馬子卿
2023年,是中國自貿試驗區走過的第十個年頭。自上海自貿試驗區起,我國迄今已經設立了21個自貿試驗區。作為四川對外開放的主陣地,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四川自貿試驗區”)也在今年迎來掛牌六周年。
這六年來,四川自貿試驗區下轄的成都天府新區片區、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川南臨港片區三大片區充分發揮各自臨空、臨鐵、臨江的口岸優勢,在政府職能轉變、雙向投資合作、貿易便利化等多個方面大膽探索、先行先試,不斷推動四川從內陸腹地向開放高地轉變,中央賦予的159項改革試驗任務全面實施,探索形成了800余項制度創新成果。
這六年來,四川自貿試驗區對外開放度、投資競爭力顯著增強,以不足全省1/4000的面積,貢獻了全省近1/4的外商投資企業、1/10的進出口、1/10的新設企業,區內入駐世界500強企業已達104家,實際使用外資占全省比重由掛牌初的4.3%上升至31.2%。
四川自貿試驗區內的創新改革之力從何而來?各區域共享發展機遇的路徑是什么?轄內政府圍繞市場主體發展又做了哪些嘗試和改變?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跟隨四川省稅務局“媒體看基層”活動走進四川自貿試驗區,近距離感受四川這一深層次改革前沿陣地的開放脈搏和創新動能。
臨近4月末,有機硅市場行情延續著2022年以來的冷清,成本倒掛加上高庫存,使得國內不少企業減產甚至停產,整個行業仍在低谷期徘徊。
作為工業硅龍頭合盛硅業在西南地區的有機硅生產制造基地,合盛硅業(瀘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瀘州合盛硅業”)主要生產經營107膠、生膠、硅油、白炭黑等硅基產品,不可避免地在這輪行業周期中經歷著考驗。
不過,當記者走進瀘州合盛硅業,發現總經理劉成彬一邊忙著指揮生產,一邊操心著廠里的智慧園區建設,并沒有閑下來的跡象。智能化、自動化、機器換人、智慧物流、節能降耗……隨著相關工作的逐步推行,這家西南地區唯一的有機硅單體生產企業將進一步提升自動化管控水平。
作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瀘州合盛硅業每年都會在研發上大力投入,僅去年研發費用就達7700多萬元。2019年~2021年間,該公司合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1700余萬元,并在2022年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4000多萬元。談到公司如今投入數千萬資金打造智慧園區,劉成彬直言是為了節約人工成本、節能降耗,從而打造成本優勢,“怎么跳出這個周期,很簡單,就是我們要撐下去。”
合盛硅業(瀘州)有限公司正在打造智慧園區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祎 攝
在蟄伏中靜待春天的信心和底氣,不僅來自寧波合盛集團齊備的產業鏈所形成的協同優勢,還有瀘州合盛硅業前臨國際水運陸運雙通道、背靠西南腹地大市場的區位優勢,以及當地政府職能部門在行業寒冬中遞來的一團熱火。
2015年,寧波合盛集團在瀘州投資成立瀘州合盛硅業,其工廠所在地正好位于2017年4月1日揭牌運行的川南臨港片區。川南臨港片區規劃面積19.99平方公里,處于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境內,依托長江、承東啟西,重點發展新材料、糧油食品、國際貿易等產業。
川南臨港片區成立后,聚焦海關、海事、金融、稅務、政務服務等重點領域,開展差異化、集成式、首創性探索。以稅務工作為例,2019年,針對轄內生產型出口企業辦理出口退稅從準備退稅資料到收到退稅款時間長的問題,瀘州稅務在全國首創“生產型出口企業出口退稅服務前置”模式,壓縮稅務機關退稅辦理時間。
在上述模式下,稅務部門將出口退稅申報后的系列核查和服務程序前置到企業申報之前,并在企業申報后快速對按規定不需發函調查的疑點給出核查結論,正常出口退稅業務平均辦理時間壓縮到6個工作日,一、二類出口企業平均辦理時間壓縮到3個工作日,退稅效率大幅提高,實現優化營商環境、降低稅收風險、規范企業管理“三效疊加”。
受益于“生產型出口企業出口退稅服務前置”,瀘州合盛硅業在2022年累計辦理出口退稅391萬元,辦理免抵稅款60余萬元。“快”,是該公司財務人員王小琴對于這項創新舉措最直接的感受,“以前辦理出口退稅時間長,現在只要有出口,基本上幾天就能到賬。”
在劉成彬看來,這平均每月30多萬的現金入賬,對企業的生存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22年,市場行情不太好,我們資金壓力也大,如果在賺錢的情況下,可能一個月30多萬的費用不算什么,但在不賺錢的情況下,就能及時幫我們緩解資金壓力。”
出于良好的實際運行效果,2019年,“生產型出口企業出口退稅服務前置”這項制度創新被納入全國自貿試驗區第五批復制推廣經驗,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
這一創新,只是四川自貿試驗區“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的一個縮影。六年來,除了“生產型出口企業出口退稅服務前置”外,“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智能輔助申報服務”“企業‘套餐式’注銷服務模式”“分布式共享模式實現‘銀政互通’”“空鐵聯運一單制貨物運輸模式”等一批“四川經驗”成功走向全國。在近4批國家層面復制推廣的改革試點成果中,四川就貢獻了12項,占到全國的1/9。
開放的環境和制度,孕育了創新、激發了潛力,也為協同與合作打開了空間。
瀘州港,四川第一大港、天府首港,地處長江上游與川滇黔資源富集區的水陸交匯點,是西部陸海新通道、泛亞鐵路和中歐班列的重要樞紐之一,也是四川自貿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隨著四川作出“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的戰略部署,瀘州港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瀘州港”)成為四川及滇東、黔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其不斷擴大“朋友圈”,不但建立了鐵、公、水多式聯運無縫對接運輸體系,還全力推行物貿一體化,與上海鴻云、北大荒集團、江蘇港口物流集團在物流、貿易、供應鏈金融等全領域展開充分合作。
目前,瀘州港貨物來源于60多個國家或地區,已成為四川打造開放型經濟的重要高地。2022年,集裝箱箱量達19.03萬標箱、同比增長10.55%,占全省水運裝箱量60%以上。今年一季度,累計完成綜合吞吐箱量5.17萬標箱、同比增長6.74%。
瀘州港擁有40萬平方米堆場,設計年吞吐能力集裝箱25.5萬標箱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祎 攝
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對政務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便利企業跨地區生產經營,幫助企業提高競爭力,川南臨港片區在強化異地保稅區合作的同時,又與河南洛陽、開封、湖北宜昌、遼寧營口等20多個地區簽署“跨?。ㄓ颍┩ㄞk”合作協議,建立跨域溝通協辦機制,有效地破除了跨?。ㄓ颍┺k事行政成本,壓縮了企業異地辦理時間。
對于四川自貿試驗區而言,目標是要探索形成省內協同、省外協同、境外協同的多環節協同體系。為此,六年來,省內,四川設立了宜賓、德陽等兩批13家協同改革先行區;省外,各種協同開放、創新合作也越來越密切。
就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來看,2020年1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而支持建設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也是國家首次提出跨省域自貿試驗區合作。此后,川渝兩地快速攜手簽署工作方案,啟動共建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隨著合作在物流口岸合作、司法協作、
政務創新等各個方面展開,兩地共建、協同開放取得積極進展——兩地在全國首創中歐班列跨省域共商共建共享,聯合打造“中歐班列(成渝)”品牌,實現運營標識、基礎運價、車輛調撥“三統一”,開行線路輻射亞歐超百個城市;兩地自貿試驗區法院簽訂《川渝自貿區司法合作共建協議》,實現兩地法院跨域立案,推動裁判尺度統一;成渝海關監管聯動打造“關銀一KEY通”川渝一體化合作模式,在全國首次實現“電子口岸卡”業務跨關區通辦……
值得一提的是,協同與融合理念的建立,不僅打破了行政區劃制約,還讓各層級、各部門之間的合作更為頻繁。在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為進一步便利出口退稅辦理,促進外貿平穩發展,當地稅務部門加強與海關、商務、車管等部門的信息交換,多部門聯合打分評級,建成以“信用+風險”監管為基礎的退稅監管新體系,形成出口退稅“青松退”工作模式,不但實現了退稅提速,也為政府跨部門合作提供了新思路。
四川自貿試驗區的開放,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來到這片展業熱土,推動越來越多的企業擴大投資、提速發展。
走進坐落于川南臨港片區的恒力(瀘州)產業園紡織項目生產車間,一座智能化工廠躍然眼前。絡絲、倍捻、分條整經、智能穿綜、織造……在成千上萬臺自動化織機的高速運轉下,一根根紗線源源不斷地變成一匹匹坯布。
恒力集團是全球首家打通石化、紡織行業全產業鏈的企業,也是一家世界500強企業,2019年選擇到四川自貿試驗區布局落子恒力(瀘州)產業園,打造西南智能化聚酯新材料及高端紡織制造中心。
恒力(瀘州)產業園作為恒力集團在國內的第六大生產基地,也是瀘州建市以來最大的招商引資產業項目:總投資226億元,占地5000畝,包括紡織項目、紡絲項目及配套建設,全面投產后,將實現年產值200億~300億元,年利稅20億元,解決1.5萬人就業。
恒力(瀘州)產業園紡織項目已于2021年11月底建成逐步投產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祎 攝
據了解,2020年4月16日,產業園正式開工建設,年內就實現了紡織項目一期6000臺設備投產。“我們以前建這么個廠,最快的速度是9個月,而這個項目只用了7個月,整整縮短了兩個月,而且當時還正處于雨季。”在四川恒力智能紡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恒力公司”)辦公室主任王向真看來,恒力之所以再一次刷新了恒力速度,離不開瀘州效率和恒力速度的有效融合及相互促進。
“主動作為”“考慮周到”“直面問題”……對于當地政府的服務,王向真給出了這些切身感受。比如,在項目建設期,政府每半年就會組織現場辦公會,為公司解決各種問題。去年,在受疫情反復、高溫限電等影響,公司資金吃緊之時,及時收到了2.7億元的留抵退稅款,今年6000多萬元的留抵退稅款也已到賬,緩解了公司日常營運壓力。他表示,政策紅利帶來的真金白銀,政務服務的細致高效,讓恒力人在川發展有了更足的信心。
“把企業引進來,還要努力讓它們留下來,成長好、發展好。”瀘州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稅務領域,為了做好自貿區內企業的保駕護航工作,2020年12月,瀘州稅務部門采取市、區兩級共建形式,在龍馬潭區稅務局羅漢分局設立了自貿區稅收服務和管理團隊,從全市稅務系統集結金融、國際貿易、稅收、海關、信息技術等領域人才,著力為企業發展提供定制化、專業化稅收服務管理。
而在四川自貿試驗區其他片區,稅收營商環境也在不斷提檔升級。比如,在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當地稅務部門為港區企業配備“稅務管家”,實行專人專管、實時對接,靠前服務,并聯合青白江區審批和營商環境局,通過“一個窗口、一套資料、一次辦結”,實現企業股權轉讓納稅申報和股東變更登記跨部門同步辦理,打造了股權“青松轉”的辦事服務新模式。
在成都天府新區片區,為更好地服務市場主體發展,當地稅務部門采取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出數字話務員、數字辦理員、數字質檢員三大“數字員工”,打造“納稅人數字實時服務生態體系”。依托天府中央法務區四川省稅收法律服務中心,采用“服務專員”形式,為自貿區“走出去”企業和擬上市企業提供精準的稅收法律服務,持續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
“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對我們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談及近年來的營商環境變化,瀘州港公司財務人員張海珊頗為感慨。她說,得益于減稅退稅降費政策,公司近年來稅費負擔得以極大減輕,2022年,公司一共節稅近280萬元。同時,更加精準、更加智能的稅收服務也提高了辦稅效率和服務質量,為企業節省了不少辦理成本。
張海珊還特別提到,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吸引了如大米加工、集裝箱總裝等生產基地到瀘州港周邊落地生根,形成了穩定的貨源,為瀘州港擴大經營規模、提升綜合競爭力、打造長江上游航運貿易樞紐港提供了強勁助力。當前,瀘州港正在擴大投資,推進“5G智慧港口”、瀘州港物貿集散中心建設,預計總投資5.26億元。
不只是瀘州港公司,寧波合盛集團也在加碼在川投資。目前,該集團在川南臨港片區總投資20億元的年產4萬噸高檔鋰電銅箔項目已進入試生產階段,預計可實現年產值35億元,這也使得該片區打造百億級新材料產業鏈再進一步。
在劉成彬看來,在當前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集團仍在追加投資,除了有前瞻性因素外,也與當地營商環境提升和改善息息相關,“這些年來,我們感受到當地政府職能部門是和企業站在一起的,企業遇到什么問題,都在幫著我們思考解決,正是這些服務細節,給了我們很大的發展信心。”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數據顯示,四川自貿試驗區已成為全省發展基礎最好、產業聚集度最高、發展潛力最大的地方之一,設立六年來,累計新增企業23萬戶,新增外商投資企業1300多家,為內陸地區打造開放型經濟提供了“四川樣本”。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祎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