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24 00:05:34
作為GDP萬億城市、全國14座特大城市之一,東莞地鐵建設緩慢,是不爭的事實。在地方問政平臺上,時不時就有網友發出“靈魂拷問”:東莞地鐵建設為何異常緩慢?
每經記者 劉艷美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東莞發布
近日,在建中的東莞地鐵1號線引發關注。
5月21日,東莞發展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東莞控股”)發布公告稱,同意1號線建設公司與東莞市軌道交通局解除《東莞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PPP改造項目PPP項目合同》。
東莞控股是東莞市唯一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包括高速公路業務、城市軌道交通、融資租賃業務、商業保理業務以及新能源汽車服務業務。東莞市軌道一號線建設公司由東莞控股聯合中國中鐵、中鐵南方、中鐵二局等出資成立。
根據此前公開信息,東莞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總長58.0公里,項目估算總投資329.39億元,原定建設周期為2019年-2024年。不過,2022年初公布的《東莞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顯示,該線路建成時間已調整為2026年。
據當地媒體5月初報道,截至目前,東莞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全線25座車站中,19座車站已封頂,24個區間中11個區間貫通。今年內,項目將實現全線區間全部貫通,累計完成66%的軌道鋪設,22座車站裝修進場。
解讀:作為GDP萬億城市、全國14座特大城市之一,東莞地鐵建設緩慢,是不爭的事實。在地方問政平臺上,時不時就有網友發出“靈魂拷問”:東莞地鐵建設為何異常緩慢?
根據交通運輸部公布的最新數據,4月份,全國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292條,運營里程9652.6公里。其中東莞僅有一條運營線路,運營里程37.8公里,不僅遠低于省內的“老對手”佛山,甚至不如紹興、蕪湖、洛陽等三四線城市。
東莞其實起步不晚,作為全國第三、廣東第一個獲得國家批準、自主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的地級市,早在2010年,東莞就開始修建第一條地鐵2號線,并于2016年5月正式開通運營,進入“地鐵時代”。不過,7年時間過去,東莞沒有新增一公里地鐵,在全國僅排在第40位。
對此,去年2月,東莞市軌道交通局在回復網友時透露,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實施及都市圈建設等背景,東莞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條件發生重大變化,為此開展了建設規劃調整;同時,國家進一步收緊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審批,對項目建設規模、財政承受能力、客流等提出更嚴格的審核要求,一定程度上約束了項目的快速推進。
東莞近期地鐵規劃 圖片來源:國家發改委網站
實際上,自2018年國家“52號文”發布以來,地鐵建設審批門檻明顯提高。尤其是近段時間,包括深圳、南京等城市在內,地鐵規劃“縮水”的城市越來越多。
東莞控股相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解除《PPP項目合同》的決定主要出于成本考慮。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城市規劃調整、建設路線和規模發生變化,導致建設成本上漲;另一方面票價相對較低,也考慮到之后的運營成本,就票價、成本等問題此前也一直與政府協商,但沒有達成共識,所以協商解除合同。
在這種背景下,盡管東莞控股明確回應,東莞軌道交通1號線建設不會停工,但在外界看來,此次突發變故釋放的信號依然令人尋味。地鐵建設降速、縮水趨勢下,東莞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投資約2億地鐵站為何成“孤島”?
新華視點消息,近日,浙江省寧波市投資約2億元建設的3號線一期高塘橋地鐵站乘客寥寥,利用率不高成“孤島”,引發社會關注。
圖片來源:新華社
據《寧波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預測,3號線一期工程2018年開通后,日均客流量為1.13萬人次/公里,2021年為1.5萬人次/公里。但事實上,目前日均客流量為6000人次/公里至7000人次/公里,僅為規劃預測的一半左右。
調查中,寧波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透露,因為高塘橋站建在基本農田里,周邊規劃的商住項目沒建起來。連接周邊小區的道路又涉及占用基本農田問題,遲遲動不了工,導致站點日均客流量偏少。
當地部分干部透露,先前的考慮是,想利用后續土地利用規劃修編的窗口期,對永久基本農田布局進行適當調整,逐步推進站點周邊道路及商品房的開發。但后續由于機構調整等原因,現有規劃落地及配套設施建設情況難以推進。
對此,記者采訪的一些規劃專家和基層干部表示,高塘橋站的遭遇,折射了一些地方“先上車后補票”的發展心態,總覺得可以先把事情“張羅”起來,事后再利用國家政策調整的機會“補合規手續”。
專家表示,“無論出于什么樣的建設考慮,無論地方城市發展到了什么階段,耕地保護這一‘紅線’始終不能逾越。”
多地疾病預防控制局陸續掛牌
近期,天津、新疆、廣西、河北等省份疾病預防控制局陸續掛牌成立。此前,2021年5月13日,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正式掛牌成立。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管理的國家局,為副部級。
湖北啟動沿江高鐵合武段建設
長江云消息,5月23日,湖北省舉行合肥到武漢高鐵湖北段開工動員大會,拉開合武高鐵建設序幕。合武高鐵是沿江高鐵重要組成部分,項目新建正線330.12km(湖北段163.28km),采用350km/h高速鐵路標準,投資估算792.52億元(湖北段399.96億元),建設工期4.5年。建成后,合肥到武漢的理論行車時間將縮短至1個半小時以內。
上海發力元宇宙關鍵技術攻關
5月22日,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會議原則同意《上海元宇宙關鍵技術攻關三年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并指出,要發揮市場作用,把上海打造成為元宇宙關鍵技術的創新策源高地。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戰略,把握創新規律,講究策略方法,超前部署、科學布局、有序突破。二是應用場景,推動元宇宙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率先在文化旅游、全民健身、數字城市等領域落地,打造一批典型場景。三是監管,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包容審慎,守牢安全底線。
貴州鼓勵建設新型儲能項目
5月23日,貴州省能源局就《貴州省新型儲能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提出,電網側新型儲能項目原則上布局在區域負荷中心、新能源消納受限、電網調節能力較弱等區域,電網調配沒有需求的區域不宜布局。項目選址應有利于安全管理,便于調度運行,同一區域項目應相對集中布局,原則上單個項目不小于5萬千瓦(10萬千瓦時),鼓勵向獨立、共享方向發展。鼓勵微電網、大數據中心、5G基站、充電設施、工業園區等建設新型儲能項目,在落實建設、安全條件情況下拓展不同應用場景。
杭州將全面推進城市更新
杭州發布5月23日消息,日前發布的《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城市更新的實施意見》提出,為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提升城市能級、優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杭州將全面推進城市更新。2023年,基本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城市更新工作體系,打造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城市更新試點項目。到2025年,形成一系列城市更新成果與實施模式,形成一批標志性城市更新示范項目。到2035年,圍繞城市宜居、韌性、智慧目標,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形成城市全周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更新范例。
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穩居世界第二
5月23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2年,我國網民規模達10.67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5.6%。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
截至2022年底,我國開通5G基站231.2萬個,5G用戶達5.61億戶,全球占比超60%。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數達18.45億戶,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首個實現“物超人”的國家。
數據資源體系加快建設,2022年,我國數據產量達8.1ZB,同比增長22.7%,全球占比10.5%,位居世界第二。全國一體化政務數據共享樞紐發布數據資源1.5萬類,累計支撐共享調用超過5000億次。
此外,2022年,我國信息領域相關PCT國際專利申請近3.2萬件,全球占比達37%,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授權量33.5萬件,同比增長17.5%。5G實現技術、產業、網絡、應用領先,6G加快研發布局。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2022年,我國市值排名前100的互聯網企業總研發投入達3384億元。
首次,中國排名第一
新華社消息,最新發布的自然指數數據顯示,中國作者在2022年對高質量自然科學研究做出了最大貢獻,在高質量期刊上發表論文份額首次排名第一,超過美國。
自然指數由國際知名科技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下屬機構編制并定期發布。它追蹤發表在82本高質量期刊上的科研論文,根據有關機構、國家或地區所發表論文的數量和比例等,反映全球高質量科研產出及合作情況。一篇完全由中國研究人員發表的論文將為中國帶來1個“份額”。
自然指數分析的數據顯示,從2022年1月到12月,中國作者的“貢獻份額”為19373份,排名第一;美國為17610份。
自2014年首次引入自然指數以來,中國“份額”迅速增加,2021年成為物理科學和化學領域的領先國家。2023年1月至4月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在地球和環境科學領域也首次超過了美國。目前,美國只在生命科學類別的“份額”排名第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