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12 17:57:18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過程中,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其中關鍵一環,亦是成渝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正因如此,成渝兩市在未來數年的發展規劃中均敲定了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數量“倍增”的目標。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與科創企業合作時,相較于企業當下的業績表現,銀行更看重的是科創企業的成長性。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銀企合作的方式及額度也會逐步擴展。
每經記者 李玉雯 每經編輯 廖丹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過程中,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其中關鍵一環,亦是成渝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正因如此,成渝兩市在未來數年的發展規劃中均敲定了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數量“倍增”的目標。
2023年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未來五年,戰略性新興產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將分別超過20%和15%,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實現倍增,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10%以上。
重慶也在今年3月印發的《重慶市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計劃(2023-2027年)》中提出,到2027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在2022年的基礎上實現“雙倍增”,分別超過1.28萬家、8.6萬家。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引擎之一,為各類創新成果價值釋放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近年來,針對科創領域的金融服務有何特色及變化?銀企合作過程中彼此的感受如何?企業經營中還有哪些痛點尚待解決?帶著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走進成渝雙城多家科創企業及銀行機構,實地探訪科創與金融的融合之道。
時間回到2013年,在國際“雙反”壓力之下,國內光伏行業“哀鴻遍野”。彼時,憑借水產飼料起家的通威股份(600438)涉足光伏新能源產業已有數年,布局集中在產業鏈上游的多晶硅環節,為了進一步向下游延伸,通威希望能借助存量項目切入電池片領域,在經過218輪舉牌后,通威在當年9月以8.7億的價格收購了曾經全球電池片龍頭的賽維合肥工廠。
“當時工廠里草比人高,一片蕭條。”通威股份財務部部長助理甘露回憶起彼時資金鏈斷裂、陷入債務困境的合肥賽維,“恢復(合肥賽維)產能的過程是很困難的,標的公司當時的負債率高達百分之九十。”2013年11月起,通威開始依次進行產線恢復,通威太陽能電池片產能從最初合肥的1.2GW到去年提升至70GW,預計今年底達到100GW,十年里實現了產能增長100倍。
在此過程中,合肥標的公司也面臨著現金周轉的難題。“當時大部分貸款是短期的且面臨到期,浦發銀行是合肥賽維最大的債權行,不僅帶頭把存量貸款全額接續,也是存量債權銀行中第一家新增授信額度的,保證了公司穩定的現金流。我們很感謝浦發銀行在通威進入到一個新領域時堅定地支持我們持續深耕。”甘露說道。
如今,通威股份擁有上游高純晶硅生產、中游高效太陽能電池片和組件生產、終端光伏電站建設與運營,形成了完整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光伏新能源產業鏈條,并且以“漁光一體”發展模式形成獨特競爭優勢。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玉雯 攝
所謂“漁光一體”,是將水產養殖和光伏發電產業相結合的生產方式,即水中養魚的同時,在水面上架設光伏電站進行太陽能發電。“我們測算過,與原先單純養殖相比,‘漁光一體’創造的經濟價值會增加5~10倍。”通威股份財務總監周斌介紹稱,據專家測算,我國共擁有養殖水面高達1.2億畝,若將其中4500萬畝精養魚塘建成“漁光一體”電站,總量將達1200GW-1500GW,年發電收入預計高達1.2萬億-1.5萬億,發展潛力空間是很大的。
談及對于金融服務的需求,周斌表示,“目前,我們最希望的是能和銀行一起把握行業周期以及企業發展的節奏,在安全的前提下適度提速,適應行業不斷發展的新需求。”
浦發銀行成都分行普惠金融部(科創金融及鄉村振興部)副總經理黃炎表示,光伏行業整合的過程可能對于龍頭企業更為有利,銀行會從“向外”、“向下”兩個角度來考慮契合行業發展。他進一步解釋道,“向外即結合企業走出去的態勢,提供定制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渠道;向下是指依據企業的信用更好地賦能其關聯企業,例如其下游的養殖戶、小微企業等,以此實現從科創企業延伸至普惠金融的服務銜接。”
在銀企合作走深的過程中,企業對于銀行的印象以及服務獲得感也在發生變化。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最近幾年我們深有感觸,我覺得銀行機構有兩個非常明顯的轉變。”北斗星通智聯科技董事長徐林浩說道,“一方面是對于科創企業支持政策的落實,以前盡管銀行總行層面有號召,但在基層實操中仍有很多地方執行不到位,而近幾年我們明顯感受到,銀行區域性分支機構的執行力越來越強;另一方面是服務態度的轉變,以前更多的是我們企業主動去找銀行辦業務,而現在銀行的服務非常高效。”
當前,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是重慶正在發力建設的兩大萬億級產業集群之一,北斗星通智聯科技作為北斗星通集團旗下企業,是專業從事汽車智能網聯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軟件工程服務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玉雯 攝
徐林浩表示:“今年會有較大的資金需求,一方面,今年收入規模預計會增加50%,所處行業的供應鏈特性需要有大量流動性資金支付。同時,隨著收入增加,產能也需要相應擴大,如果增加10億產值就需要再投入更多生產線。另一方面,今年研發支出預計較去年也有所增長。”而在合作銀行的選擇上,徐林浩認為,除了對銀行規模、風控等實力考量,在溝通中能與企業理念契合也很重要。
由于近幾年仍處于投入研發階段,當前北斗星通智聯科技的財報數據并不亮眼。徐林浩坦言,這對于企業從銀行獲取融資會有一定阻礙,“但分析財報數據背后邏輯來看,我們是高新技術企業,也有典型的制造業屬性,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之下,相較于短期盈利,目前實現規模化更為重要。這種戰略布局也得到了合作銀行的認同。”
據悉,北斗星通智聯科技預計今年啟動新一輪融資計劃。“在此過程中我們希望能更好聚集各方面要素資源,股權、債權方面都需要金融賦能。”徐林浩說道。
浦發銀行重慶分行普惠金融部(科創金融及鄉村振興部)副總經理劉聰介紹道,浦發銀行重慶分行已成立了獨立的融合團隊,包含公司、零售、金融市場、運營、風險等各個條線的業務骨干,能夠第一時間推動解決業務落地過程中的障礙。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與科創企業合作時,相較于企業當下的業績表現,銀行更看重的是科創企業的成長性。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銀企合作的方式及額度也會逐步擴展。
睿博光電是一家擁有全球制造和研發布局的汽車小燈企業,在中國、德國、美國三地進行業務布局,屬于行業第一梯隊小燈廠商。其與浦發銀行重慶分行已合作多年,今年考慮到研發投入加大以及海外公司訂單增加的資金需求,浦發銀行重慶分行對其的授信額度在四年前400萬元的基礎上提升至了6000萬元,其中涵蓋了“小巨人中期貸款+跨境科技貸”綜合服務方案,幫助企業緩解資金壓力、降低融資成本。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玉雯 攝
“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率越來越高,對于汽車內飾的智能燈具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這個市場的擴張非常快,創新的機會很多。”睿博光電中國區總經理徐欽說道,這個行業的競爭態勢比較離散化,當前處于“群雄紛爭”,逐漸會演變成“諸侯割據”,在此過程中會不斷出現并購與行業整合,而這些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持。
談及商業模式的變遷,徐欽表示:“汽車行業是個長周期行業,以前開發、上市、售后等全生命周期可能歷經10年以上,傳統的以銷定產推動了供應鏈發展。隨著汽車‘新四化’進程加速,現在車輛開發周期縮短、節奏加快,我們也從原來的只接受訂單做開發,到現在走到前端跟客戶一起聯合開發,進一步通過大規模的工業化方案來降低成本。”
“除了傳統貸款,其實銀行也是一個很大的平臺,擁有‘撮合’和‘經驗輸出’等職能。比如睿博光電所處的行業發展很快,其市場占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間,我們全國各地分行有很多汽車客戶,可以向主機廠推薦其產品;另外,我們分支機構也成功做過經典的‘蛇吞象’并購案例,類似經驗交流也是企業所需要的。因此,銀行與企業可以達成深度的戰略性合作。”浦發銀行重慶分行北城天街支行行長楊昭彬說道。
正因如此,睿博光電的產能和銷售額正在急速擴張,與此同時所需的現金流也會越來越多。而在徐欽看來,由于汽車產業鏈非常長以及行業固有的賬期問題,使得睿博光電等中游企業頗受掣肘。
“一直以來,應收賬款都是汽車產業鏈的一個痛點所在。”徐欽以睿博光電舉例,在不進行銀行承兌匯票貼現的情況下,產品下線結算后最長需要接近一年的時間才能收到貨款。
他進一步解釋道:“跟我們類似的制造型中游企業,因上游企業大部分是國外公司,下游企業又因接近消費端而更有議價權,因此現金流的壓力擠壓到我們中游。如果處理不好這個問題,就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我們這樣的企業會被價格戰打‘死’。這也是我們希望能和銀行一起探討解決的困境,希望得到更多供應鏈金融的支持。”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27665764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