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08 21:27:55
每經記者 孫磊 每經編輯 裴健如
“全球汽車產業格局正在重塑。互聯網、電池、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突破推動著傳統汽車產業向智能電動汽車產業迭代升級,新汽車時代的趨勢更加明顯。”長安汽車董事長、黨委書記朱華榮在6月8日的2023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表示,全球汽車產業格局正發生著顛覆性的變化。
在汽車行業格局變化的過程中,中國汽車品牌逐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朱華榮稱,當前,汽車行業的地區國別競爭占比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從曾經的歐美日德韓中六分天下,到今天的中國品牌坐擁半壁江山。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是新中國汽車工業發展70周年,站在汽車工業70年的時間節點上,總結過去的同時,又如何面向未來的發展?對于這些問題,包括朱華榮、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在內的不少汽車類公司的掌門人在2023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市場需求、技術創新推動產業轉變
朱華榮稱,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的態勢不可逆轉,國內汽車市場大盤穩健增長,給汽車產業帶來更多機會。而中國汽車品牌在造型、新能源、智能化的優勢引領全球,規模優勢進一步凸顯,換道競爭優勢更加明顯。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滲透率達到49.9%,較2020年提升了14%;2022年中國新能源市場發展迅速,市場規模超過688萬輛、滲透率達到25.6%,提前兩年完成了2025年階段性目標;中國自主品牌占新能源市場份額超過80%,成為絕對的主力。
上汽集團副總裁楊曉東認為,市場需求和技術創新是推動整個汽車產業新格局的兩大最關鍵的驅動力。這兩大關鍵驅動力,實際上也在互相影響和互為因果,市場需求推動著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又催生新的產品體驗,刺激市場達到更高規模。
例如,上汽集團旗下的飛凡汽車宣布其通過人體工程學座椅、暈車舒緩系統、歌聲方向環繞技術等技術來提升用戶體驗;智己汽車則會在2025年量產應用固態電池,支持700公里以上的續航,來幫助消費者擺脫續航焦慮。
“過去,汽車業最領先的技術,一直是先在歐美日市場開發,再應用到中國市場。可現在智能化領域,無論是高通、英偉達、Mobileye,還是地平線的車載芯片,首發量產都在中國,而非其他市場。”地平線創始人兼CEO余凱表示。
在這樣的背景下,朱華榮預測中國汽車市場規模優勢會進一步凸顯,甚至可以達到4000萬輛每年。他還預測2030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含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增程式混合動力)將達到70%甚至80%。
汽車行業進入淘汰賽階段
當前國內汽車行業發展日新月異,而在曾慶洪看來,新能源是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但挑戰與機遇并存。“挑戰主要在于,雖然發展空間較大,但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兩位數增長幾無可能;微增長、淘汰賽、兼并重組將成為主旋律。”曾慶洪說。
朱華榮則認為,全球汽車市場格局變化,從原來的傳統品牌與新勢力的競爭,演變成傳統自主品牌、傳統合資品牌、新勢力的角逐,汽車行業盈利性進一步削弱,100多個乘用車品牌中真正盈利的電動車品牌只有2、3個。他大膽預言,未來90%以上的新勢力將關停并轉。
事實上,前幾年曾風光無限的造車新勢力,今年開始頻繁遭遇“黑天鵝事件”:威馬汽車頻繁被曝融資不到位、旗下4S店關門;天際汽車傳出了其長沙工廠停工、停產的消息;愛馳汽車則因連續欠薪而受到外界關注。
6月8日,比亞迪召開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會上表示,汽車行業已進入淘汰賽階段,不競爭不會有繁榮,競爭才有優勝劣汰。未來3至5年將發生大變革,對于企業而言,核心技術、好的戰略方向、快速決策機制是制勝關鍵。
“未來淘汰賽加劇,我同意朱華榮(長安汽車董事長、黨委書記)說的剩下5個企業,類似東南西北中打麻將,我不知道(其中)有沒有算廣汽集團。但我也贊同他的說法。”曾慶洪認為,車市淘汰賽加速進行,部分國際品牌和自主品牌將艱難求生存。
在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看來,未來可能只有5家整車廠會留存下來,零部件企業也是一樣。他認為,未來5年、未來10年是競爭的關鍵期,企業能不能生存下來要靠創新能力、服務能力,以及作為一個好公司的能力。
基于客戶進行差異化競爭
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第一執行副總裁金文輝認為,汽車行業增量時代基本結束,并逐漸走向存量競爭時代,過去購車多是首購,現在購車多是增購或換購,與此同時,人口紅利也在逐步消失。在此背景下,不僅汽車市場洗牌加速,一些細分市場更是“加速卷”。
在行業“加速卷”的背景下,有不少企業選擇“價格戰”來謀求銷量的提升。今年3月以來,湖北省巨額購車補貼掀起了國內車市“價格戰”,先后有近40個汽車品牌卷入“混戰”。不過,從最終的效果來看,整個行業的銷量表現并沒有得到顯著改善。
數據顯示,3月乘用車市場零售158.7萬輛,同比微增,環比增長14.3%。從周度走勢看,3月前兩周銷量嚴重偏低,下旬后市場才逐步回暖。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稱,在消費不旺和市場價格混亂帶來的觀望氣氛加重等綜合因素影響下,3月市場零售偏弱。
對于汽車行業的“價格戰”,曾慶洪認為需要規范市場競爭,切實穩定汽車市場和價格預期。“需要從國家層面規范行業競爭,避免地方保護性的無序價格競爭,為汽車行業建設真正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夯實基礎。”曾慶洪說。
為了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脫穎而出,金文輝稱,企業首先要以客戶為中心,重新思考與客戶的關系;其次要持續為客戶提供更深層次的需求與價值;同時不僅要為客戶提供產品,還要為客戶提供生活方式。
在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楊大勇看來,行業外部的“卷”帶動公司內部的“卷”其實是件好事,會加強企業危機感。“首先要通過降本增效、聚焦常態的方式熬過去;其次還需要在若干變量中找到不變的東西,實現錯位競爭;也需要把一些問題思考透徹,別慌亂做產品。”楊大勇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