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11 22:06:31
上周,A股市場震蕩分化,上證指數圍繞3200點來回波動,不過,盤面卻出現了非常明顯的變化,“舞臺中央”不再是人工智能的獨角戲,轉而加入了其他“配角”板塊,一度嘗試要取而代之。
如何看待市場這種狀況?上證指數圍繞3200點橫盤兩周有余,究竟是“三重底”還是“下跌中繼”?人工智能的強勢還能延續多久?政策預期下,其他板塊究竟誰能殺出重圍?達哥和牛博士就大家關心的問題展開了討論。
牛博士:達哥,您好!上周大盤依然沒有多大起色,上周五,市場出現明顯的量升價漲,看多的聲音開始多了,一些人認為上證指數目前是“三重底”,達哥如何看待?
道達:之前上證指數從3400點一路跌到3200點,我們就提出了3200點附近將展開“保衛戰”。從目前情況來看,大盤表現比較符合預期,震蕩的上下沿非常清晰,如果從震蕩的時間周期來看,非常接近變盤。
咱們對待震蕩的走勢就是盡量選擇在下沿的位置入場,在上沿的位置管住手。上證指數經過上周五上漲后,非常接近短期箱體震蕩上沿3240點的位置,要警惕誘多。這個位置不適合追著加倉,即便突破,也要選擇回踩確認的機會。
市場上看多聲音的“三重底”,主要來源于上周五盤面出現的積極現象,一個是滬深兩市溫和放量且個股活躍度明顯提升,一定程度上說明人氣回暖,有利于大盤上漲;一個是有板塊輪動跡象,出現了權重股搭臺科技股唱戲的場景,而在科技股大漲時,藍籌股又出現了回調,被人理解為主力有意護盤。
此外,北京時間本周四凌晨美聯儲將公布利率決議,不論是否加息都將靴子落地,市場預期后面將結束加息周期,這將利好人民幣匯率企穩,被解讀為大盤轉折向上的積極因素。
達哥想說的是,盤面出現這些積極現象也好,消息面有樂觀預期也好,都不能成為我們交易的依據,因為我們并不是交易這種預期的。而且,有倉位的人和空倉的人看待市場,觀點則完全不同。咱們要做的就是盡量客觀,用規則的確定性來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
盡管從上周五市場的情況來看,本周初大盤還有上攻上半年線的潛力,但是我的觀點還是之前的應對法則,只要大盤不能有效突破3240點并且對這個位置進行回踩確認,就不適合提升倉位,可以視能力而定,專注于人工智能等題材即可。
牛博士:既然達哥剛才提到了盤面輪動,咱們就順著這個話題繼續聊。上周市場出現的新情況是,盤面不再是人工智能的“獨角戲”,轉而是有政策預期的方向和防守方向走強。如何看待新老方向的博弈,究竟誰能勝出?
道達:如果說此前是人工智能的“獨角戲”,那么上周市場熱點確實多了新面孔,比如地產、金融、農業、汽車等,就像牛博士說的那樣,從這當中可以看出資金兩個清晰的思路——政策預期和防守。
從目前這些板塊的情況來看,大金融方向除了銀行目前處于回踩確認之前“蛛網式”的橫盤結構以外,證券和保險的持續性相對比較差,由于存量資金博弈,暫時很難看到一波有爆發力的拉升。
房地產政策面的預期大家都知道,目前也只是炒預期,后續可能還需要類似一線城市政策預期的刺激才能助力板塊走得更遠。至于說是中期基本面的反轉,暫時看不到,以短期思路為主。就板塊指數而言,這波反彈并未結束。
相比較來說,“中字頭”的細分領域——建筑裝飾方向,仍然是我關注的重點,從箱體震蕩下沿提示機會以來,算是表現不錯,還是遜色于人工智能個股。由于是從防守的角度來對待,短期就不用抱以太大的預期。
關于另外的防守方向,達哥的思路是帶有公用事業屬性的電力和大消費的旅游、種植業與林業。電力在上周五出現修復,然而力度不夠。由于氣溫逐漸升高,電力方面的預期在逐漸發酵,放在市場弱勢的情況下,加上去年這個板塊的記憶效應,可以多加關注。
人工智能在上周出現了反復分歧,其實從板塊指數來說,有點類似上證指數的震蕩走勢,最強的細分領域就是液冷服務器、CPO概念、傳媒等。就短期走勢結構來說,短線有繼續上沖動能。
就細分方向來看,市場核心是下游的應用,下半年就是AI應用大爆發的階段,市場會提前打預期。從交易的角度來看,目前只適合核心龍頭和低位補漲,中間的“雜牌股”容易被市場拋棄。
不過,要小心本周人工智能先揚后抑。因為很多細分板塊指數來到了前高附近,這個位置本身就有套牢盤,且容易發生調整。盡管人工智能短期的震蕩屬于強勢,但也要格外小心這種震蕩不充分導致出現沖高后的背離結構,進而發生大小級別共振。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