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30 14:56:46
◎耿明表示,公司希望結合這一規模,新建設一個牽引電機架大修服務基地,以成都為核心,輻射整個西部牽引電機維修市場。這是一個全新的增量。
◎“中國絕大多數的軌道交通線路是用電力的。在這一基礎上,如果替換成氫能源列車,原本為電氣化鐵路所設計的一系列設施就浪費了,投入產出比不是很合適?!?/p>
每經記者 范芊芊 每經編輯 梁梟
6月29日上午,第十九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以下簡稱西博會)在成都盛大開幕,3萬名嘉賓、客商再度相聚成都。29日下午,作為第十九屆西博會的主體活動之一,第十二屆中國西部投資說明會暨經濟合作項目簽約儀式舉行。
在第十二屆中國西部投資說明會暨經濟合作項目簽約儀式舉行前夕,法國阿爾斯通集團中國區總裁耿明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法國阿爾斯通集團(以下簡稱阿爾斯通)是全球軌道交通領域的領先企業,業務遍布63個國家。阿爾斯通是一家法國上市企業,在2023年3月31日結束的財年,集團營業收入為165億歐元。
阿爾斯通進入中國市場已有60余年,廣泛參與了全系各種軌道交通項目。參加本屆西博會,阿爾斯通抱有哪些期待,看到了中國西部市場哪些增量空間?此外,就在去年,阿爾斯通打造的世界上第一列100%氫動力列車Coradia iLint在德國正式投入客運服務。氫能被稱為最清潔的能源,阿爾斯通是否有計劃將其氫動力列車引入中國?
阿爾斯通在中國已擁有11家合資企業以及1萬多名員工,為中國市場提供車輛整車及核心零部件、信號系統、維保服務等三個完整產品體系組合服務。
一直以來,西博會都被稱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國家級博覽會,作為一家跨國企業,阿爾斯通參與此次西博會抱有哪些期待?
在耿明看來,政府搭建的這一平臺,能夠讓企業團隊有機會與來自西部不同省份的企業、政府等同時溝通和交流。“我相信在溝通互動交流碰撞的火花里,或許能看到未來潛在的商機。”
法國阿爾斯通集團中國區總裁耿明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那么,阿爾斯通在中國西部市場看到了哪些未來的增量空間?耿明認為,首先是要變存量為增量,即在已有投資基礎上,希望能把一部分的產能向成都分公司轉移。“原本由其它基地來做的這部分工作,慢慢轉移到成都分公司,也結合當地人才、成本各方面的優勢。”
另一方面則是結合新的市場需求發掘新的增量。
耿明以成都為例解釋稱,目前阿爾斯通在成都地鐵現有的牽引系統保有超過4000輛車,意味著有上萬臺牽引電機。“電機像車輛的發動機一樣,需要合理的架大修周期來達到其30年生命周期內的最佳成本。”耿明表示,公司希望結合這一規模,新建設一個牽引電機架大修服務基地,以成都為核心,輻射整個西部牽引電機維修市場。這是一個全新的增量。
另一市場增量則是國內對中低運量軌道交通系統的需求。
耿明提到,近些年來,大城市地鐵建設已經到了一定的高峰期,國內地鐵建設有放緩的趨勢。“無論是從國家相關部委的政策導向,還是從全世界其他類似城市發展的經驗來講,以及從地方政府的需求驅動來說,對大型城市邊緣地區、城市新區、地鐵網絡加密線,以及中小型城市的骨干交通網絡來說,其客流量需求沒有那么大,采用更便捷、投資更小、建設周期更短的中低運量軌道交通系統會是一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據耿明介紹,早在2014年,阿爾斯通就與中車共同成立了合資企業中車浦鎮阿爾斯通運輸系統有限公司,把阿爾斯通先進的中低運量技術引入中國。“我們合資企業的中低運量產品組合可以為地鐵運量以下的各種應用場景提供不同的膠輪系統解決方案,相信可以滿足成都以及四川省內市場的多場景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阿爾斯通致力于開發并推廣創新和可持續交通解決方案,并為低碳未來作出貢獻。去年8月,阿爾斯通公司打造的世界上第一列100%氫動力列車Coradia iLint在德國下薩克森州布雷梅爾弗爾德正式投入客運服務。
氫能被稱為最清潔的能源,因為氫氣燃燒放出熱量且產物只有水,對環境無污染。那么“雙碳目標”背景下,阿爾斯通是否有計劃在中國商業化落地氫動力列車呢?對此,耿明表示,對此保持一個積極的態度,但是會非常審慎。
一方面,前述列車能在歐洲商業化運行,其中原因之一由于歐洲軌道交通線路電氣化程度相對較低。“歐洲過去很多老的鐵路網絡用的是內燃機車,當用氫能源的客運列車替代既有線路的內燃機車以后,對電力設施沒有任何改造的費用,成本很低。”
而中國的情況剛好相反。“中國絕大多數的軌道交通線路是用電力的。在這一基礎上,如果替換成氫能源列車,原本為電氣化鐵路所設計的一系列設施就浪費了,投入產出比不是很合適。”
另一方面,國內氫燃料電池的全產業鏈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完全成熟。“從制氫、運輸到加氫等各個環節,要靠若干個單位或者企業來共同完成。”耿明表示,在中國,有很好的單個企業,包括制氫企業、電池企業等,但是目前還沒有看到很成熟的業態去支撐氫燃料電池技術在中國的發展。
更重要的是,產業發展初期也意味著全產業鏈各個環節應用的成本比較高。那么,如何降低氫燃料電池的應用成本呢?
“成本降下來最大驅動力是整個產業的量要起來。”耿明以新能源汽車舉例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十幾年前,電動車是很昂貴的產品,電池又大又重又貴。現在的新能源汽車,車越做越精巧,電池包越來越小,續航里程卻越來越長,車價也更便宜,“這就是量上去了”。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