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03 12:57:18
成立于2021年的云器科技,就致力于用下一代“Single-Engine”為核心理念的湖倉平臺來幫助企業聚焦數據型業務創新。其創始人兼CEO喻思成近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多云、一體化是數據架構演進的必然方向。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葉峰
在人類進入數字孿生時代、千行百業共上云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打造線上場景。與此同時,數據迅速爆發所帶來的挑戰也接踵而至,傳統數據管理平臺已無法應對海量數據的集成、實時性和質量要求。
成立于2021年的云器科技,就致力于用下一代“Single-Engine”為核心理念的湖倉平臺來幫助企業聚焦數據型業務創新。其創始人兼CEO喻思成近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多云、一體化是數據架構演進的必然方向。
在他看來,云數據平臺未來將會從百億級逐漸成長為一個千億級人民幣的賽道,而云器科技在未來1~3年的定位也非常清晰,就是要成為中國甚至整個亞洲最具有創新性的數據平臺提供商,服務各行各業的客戶并真正給他們帶來創新式的價值。
千億賽道崛起,下一代數據平臺具備三大特征
近日,一則融資消息在行業內引發廣泛關注。一體化數據平臺提供商云器科技宣布,已完成兩輪總計數億元人民幣的融資。
今年以來,AIGC伴隨一輪新的科技浪潮席卷而來,迅速引爆全球市場,大模型創業潮也是方興未艾。而這則融資消息的出現,不僅將人們的視線再次拉回數據云市場,也讓行業關注到云數據平臺的創新性與更多可能性。
喻思成告訴每經記者,未來數據量越來越大肯定是一大趨勢,尤其是大模型出現后,幾乎每個企業都開始有自己的Data Scientist(數據科學家)和比較豐富的數據資源為AI服務。
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數據平臺面臨著兩大問題:一是有些客戶本身在過去十幾、二十年里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數據平臺,而隨著數據量的指數級增長,數據平臺開始變得“太重”、甚至成為了負資產,因此這些客戶開始尋找更輕資產的方式來降本增效;第二是一些比較新、體量比較小的客戶,他們剛起步的時候就是數字原生、云原生的,這類企業從創立第一天就不會選擇自建數據平臺,而是尋找更普惠、開箱即用的方案。
“這兩者都指向,整個數據平臺正朝著更輕資產的方向發展,下一代數據平臺呼之欲出。”
他指出,新一代數據平臺將具備三大比較明顯的特征。首先,這類平臺必須是多元的;其次,下一代數據平臺不僅要SaaS化,還需要是極度彈性的,正如喻思成所說“必須真的是開箱即用、離開即不用”;第三則應是一體化的架構,數據只需要一份,統一引擎、統一存儲、統一數據處理邏輯、保證數據一致性、消除數據冗余、消除數據和AI之間的隔閡等等。
而這些,正是云器科技過去一年多蟄伏深耕的方向。
技術老兵“亮劍”:用新一代數據平臺幫助客戶事半功倍
云器科技的核心團隊由資深的技術老兵組成。喻思成本人曾任甲骨文公司全球副總裁、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開創了阿里云國際業務,團隊成員也主要來自阿里云、字節、微軟、Oracle等國內外頂尖云計算與大數據企業。
作為A輪的聯合領投方,啟明創投執行董事陳南告訴每經記者,云計算和大數據已經發展了近20年,云器科技團隊敏銳地捕捉到了全球客戶越來越專注在數據消費的進階趨勢,并且能夠把產品和客戶需求很好地結合起來。
“今天的客戶已經過了‘重建設、輕應用'的階段,他們的需求是要滲透到不懂技術的業務人員中,把數據資產用起來。那在搭建云數據平臺時,產品形態和收費模式等方面更多的就是一種商業邏輯,而不是純粹的技術邏輯。云器科技團隊,無論是技術團隊、產品團隊還是業務團隊,在這方面的實操經驗和對客戶商業邏輯的前瞻洞察能力都非常強,思考得很深,這一點是我們認為云器科技非常特別的原因。”
據悉,7月下旬,云器科技將推出多云及一體化的湖倉平臺。喻思成透露,發布會現場不僅會有大量產品細節,還準備了性能指標以及實際用戶場景的案例,更直觀地展示這一對行業來說頗具革命性的產品。
“我們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主要有兩點,一是Single Engine,另一個是按量付費、不用不花錢。也就是說,云器科技并不是做某一個單點的產品,而是客戶對于數據湖倉一體的全部需求,都可以在我們的一個平臺之上、通過一個引擎全部解決掉。我們的目標是將客戶的成本降低50%、效率提高一倍以上,真正實現事半功倍。”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16255685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