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08 23:50:47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累計有1400余名嘉賓參會,展覽面積超過50000平方米,共計舉辦133場論壇。
◎大會共對接210家上下游企業,達成110億元意向采購金額,推動32個重大產業項目簽約,項目投資總額288億元。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精彩紛呈,更碩果累累。
每經記者 程雅 每經實習記者 黃海 每經編輯 陳俊杰
6月8日,為期三天“智聯世界生成未來”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落幕。
在閉幕式上,全球知名商業領軍者和全球創新先鋒: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AMD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蘇姿豐(Lisa Su),Greylock合伙人、OpenAI創始投資人等,闡述了他們對于新AI與新商業的“智見”,表達出他們對智能未來的熱忱憧憬。
據悉,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累計有1400余名嘉賓參會,展覽面積超過50000平方米,共計舉辦133場論壇。
每經實習記者 黃海 攝
一路走來,WAIC始終保持著國際頂尖盛會的高端水準。每屆大會開幕式上現身的全球頂尖AI人物,也歷來是各界關注的焦點。
截至8日15時,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線下參觀人數突破17.7萬人,全網流量突破10.7億,比上屆增長68%,全網曝光量64.1億,均創歷史新高。大會共對接210家上下游企業,達成110億元意向采購金額,推動32個重大產業項目簽約,項目投資總額288億元。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精彩紛呈,更碩果累累。
而隨著此次大會的召開,市場對于AI、大模型、機器人的討論又掀起了一波熱潮。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預計人形機器人將會成為數萬億大賽道。人形機器人是AI最有前景的落地方向之一,未來不僅能將人類從低級和高危行業中解放出來,提升人類生產力水平和工作效率,還可以在工業、商業、家庭、外太空探索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場景。
根據馬斯克公開發言對量價的指引、麥肯錫相關咨詢報告以及中信建投的判斷,預計當人形機器人產業迭代成熟之后,所對應的年度市場規模會有數萬億元。過去,人形機器人參與者主要為波士頓動力、Ameca等沒有實現商業化量產的廠商,零部件主要為定制產品,參與的供應商較少。現在,隨著特斯拉發布人形機器人量產展望,越來越多的零部件供應商以及整機企業將切入人形機器人領域。
主辦方供圖
本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百花齊放的大模型成為當之無愧的“重頭戲”。過去的三天時間里,大會聚焦大模型技術,在“邁向通用人工智能”主題展區集中展示了國內外總計三十多款大模型。除了華為盤古、阿里通義、訊飛星火、百度文心、復旦MOSS等通用大模型外,星環科技、數庫科技、蜜度科技、達觀數據等企業也都攜行業大模型應用產品一一登場。
記者觀察到,上述大模型涵蓋了自然語言處理、機器深度學習、認知智能大模型和多模態大模型等生成式AI技術。此次展會上,阿里云帶來旗下“通義千問”大模型,該模型基于“通義”大模型而研發,能夠響應自然語言指令,目前已經有超過20萬企業用戶申請測試。商湯科技的文生圖創作平臺“秒畫SenseMirage”,因三秒可生成八張圖片,質量逼近攝影級,也頗受關注。
面對外界始自今年年初的通用大模型與行業大模型之爭論,本次大會上,多位大佬現場發聲,解讀百“模”大戰背后的行業格局。華為昇騰計算業務總裁張迪煊表示,仔細分析國內大模型的發展,實際上可以發現各家存在分工,未來的大模型發展將會有所收斂。
蜜度首席技術官劉益東也表示,通用大模型要解決的是讓不具備通用模型建設能力的人能夠享受通用模型的便利;垂直行業的大模型更多的是要聚焦解決行業的問題,大家分工不同。
百花齊放、開枝散葉的大模型也將為現代產業帶來多重賦能。
在科大訊飛總裁吳曉如看來,感知智能技術在過去十年取得重要突破,機器可以“聽得清”,但卻常常“聽不懂”,認知智能的不足嚴重影響了人工智能的價值創造,而大模型的突破將補齊能理解會思考的短板。基于在深度理解、邏輯推理、內容生成等方面的優勢,大模型技術將帶來各行各業的智慧涌現。
借由本輪大模型、AIGC、全新智能技術引發的科技浪潮,AI迎來了“iPhone時刻”,催生了一批全球范圍炙手可熱的應用和創新企業。
微創機器人展臺前搭載了5G遠程手術技術的機器人產品引起了不少觀眾駐足拍攝。據展臺工作人員介紹,這款圖邁機器人是國內首款獲得NMPA批準上市的國產四臂腔鏡手術機器人,也是國內唯一,全球第二覆蓋泌尿外科、普外科、胸外科、婦科等高難度術式的腔鏡手術機器人。
并且,圖邁機器人憑借穩定的性能,輔助國內眾多醫院多個外科領域內專家創造了一系列跨越5000公里的超遠程手術的紀錄,包括5G超遠程泌尿外科手術、5G超遠程膽囊切除手術、5G超遠程肝臟切除手術、5G超遠程子宮全切手術。
除了企業外,高校也帶來了自己的人工智能研發產品。在上海理工大學的展臺上,記者見到了一款站立的人形機器人,同時旁邊搭配展出了一款仿真人的機器人頭部。
據工作人員介紹,展出的是一款全尺寸雙足人形機器人——小貝4.0。前幾代的小貝,與大多數人形機器人相同,只能曲著腿走路,但小貝4.0能夠做到像人一樣直立行走。另外,由于機器人最終需要推向社會,因此需要更節能環保。能耗方面,小貝4.0也比前幾代更節能,目前雖沒能搭配快充,但也能夠做到充電兩小時后續航八小時。
“我們在2015年的時候做了第一款足式機器人,就用0.8度電走了134公里,走了三天三夜,當時打破了美國康奈爾大學的足式機器人的行走紀錄,并且這個能耗吉尼斯世界行走紀錄,目前還是由我們保持的。”
而另一款仿生人形機器人則完全模擬了人的面部表情姿態以及語言交互。據介紹,其眼睛中裝有攝像頭,能夠像人一樣自然交互,面部表情也很豐富,可以表達喜怒哀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