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27 11:33:56
每經記者 董天意 每經實習記者 李文朋 每經編輯 裴健如
日前,據路透社等多家報道,美國眾議院兩個委員會正在調查福特汽車公司(以下簡稱福特汽車)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的合作關系。在最新一封聯署信中,上述兩個委員會要求福特汽車針對合作中的“交易許可協議文件”“合作協議所創造的就業機會流向”等問題進行回復。
報道還稱,福特汽車方面對此回復稱其“將在美國擁有并運營這家工廠,而不是像公司競爭對手那樣在其他地方建造電池廠,或者只從中國進口磷酸鐵鋰電池”。
而寧德時代方面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已關注到這個消息,目前公司與福特的合作項目正在正常推進中。”
今年2月,福特汽車宣布將和寧德時代在美國密歇根州合作新建動力電池工廠,生產磷酸鐵鋰電池。該合資電池工廠將會采用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CTP(無模組電池包)技術,初期產能規劃為35GWh,投資高達35億美元,計劃于2026年投產。福特汽車被要求回答此次交易的許可協議,以及合作協議所創造的就業機會是否會流向中國的問題。
對此,福特汽車方面解釋稱,“確實有一定數量的寧德時代技術專家在工廠,但這些員工并不會計入該項目創造的2500個新工作崗位中。”寧德時代方面也表示其自身并不擁有電池工廠的股權,只是向福特汽車進行有償的技術許可。
SNE Research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5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為237.6GWh,同比增長52.3%。在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排名前十的企業中,中國企業占據6席。其中,寧德時代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達到86.2GWh,同比增長59.6%,市占率為36.3%,居首位。
隨著中國動力電池廠商國際認可度的不斷提升,部分企業在部分海外市場,如美國的布局也面臨挑戰。“一直以來,國內電池企業都是通過投資國外鋰礦及工廠,來化解國外的政策限制。但現在技術出口也在被調查,主要是因為部分國家在遏制中國的技術領先企業的發展。”前中銀國際投資顧問兼證券分析師熊天恩告訴記者。
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曹鶴也向記者表示:“在當前的環境下,寧德時代未來在美國的業務難免會面臨諸多挑戰。”
不過,北美市場并非國內動力電池廠商“出海”的唯一選擇,在歐洲市場,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正在積極進行布局。如,寧德時代在德國愛爾福特(Erfurt)的首座海外工廠,規劃產能14GWh,主要為寶馬配套,該工廠去年12月實現鋰離子電池電芯量產,意味著寧德時代已具備對歐洲客戶的本地化生產及供貨能力;寧德時代第二座歐洲工廠匈牙利德布勒森(Debrecen)于去年9月正式啟動,規劃產能100GWh,梅賽德斯-奔馳是該工廠首位且最大的客戶。寧德時代方面預計,到2023年兩座歐洲工廠的產能將達到180GWh。
此外,今年2月,國軒高科全資子公司合肥國軒與歐洲電池制造商InoBat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將攜手在歐洲合資建設40GWh產能動力電池工廠;遠景動力在法國、英國、西班牙已經布局了三座零碳電池工廠,2030年遠景動力在歐洲的電池產能將超過80GWh;蜂巢能源2020年在德國薩爾州建設了其首家歐洲電池工廠,并于2022年9月宣布在德國勃蘭登堡州建設其第二家海外工廠;億緯鋰能去年曾宣布與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政府控股子公司簽署意向書,擬購買45公頃土地用于建設圓柱電池生產工廠。
管理咨詢公司科爾尼發布的報告認為,展望未來,隨著海外市場不斷推進供應鏈本地化,出海將成為中國電池產業鏈企業的重要增長路線。在錯綜復雜的國際政治環境與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下,中國動力電池企業需要全面科學地規劃與評估,深刻理解市場、合理運營布局、沉淀組織能力、有效控制成本,方能在激烈的全球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切實捕捉海外市場增長機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