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31 22:27:25
“大學生是我們國家的未來,他們的心理健康對于他們在學習或者將來就業上都非常重要?!?/p>
每經記者 石普寧 每經編輯 劉艷美
中國科學院院士、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蘇國輝 每經記者 石普寧 攝
“目前,與大腦相關的很多疾病還是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案,最好還是要想辦法去預防。所以,生活方式——特別是運動——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7月3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蘇國輝在成都FISU世界學術大會上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通過運動釋放出的“運動因子”包括神經營養因子、抗炎癥因子、荷爾蒙因子,它們可以進入腦內并通過不同的生物學機制改善腦內微環境、神經發生、突觸可塑性等,從而增強情緒或認知功能,對大腦的健康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運動好,要用科學說為什么好”。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運動對于焦慮、抑郁等癥狀的改善。“焦慮的動物大腦里面的結構是有不正常的改變的。”蘇國輝介紹,“可是運動以后癥狀就得到了大大的改善。”與此同時,一項通過對長期疲勞人群實施運動干預的實驗也發現了類似的改善情況。
雖然不同類型的運動對于心理健康的具體改善情況還有待研究,但是運動對于心理健康有益處已是一種共識,以蘇國輝在會上分享的八段錦為例,“我們跟蹤了一些愛做八段錦的運動者,把他們做八段錦前后的抑郁分數的水平進行了對比,”他表示,在練習過八段錦后,運動者抑郁的程度有明顯下降。事實上,即便每天走路幾千步到一萬步,亦足以對精神健康帶來改善。
具體到不同人群,包括大學生在內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蘇國輝特別關注之處,“大學生是我們國家的未來,他們的心理健康對于他們在學習或者將來就業上都非常重要。”
現實挑戰不容小覷。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發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18歲至34歲青年是成人中最焦慮群體。2020年,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重度抑郁為7.4%。在其看來,通過運動方式調節大腦健康顯得日益迫切。
蘇國輝還提醒,對于大多數上班族所在企業而言,可以鼓勵其員工多做運動。例如,企業可以通過收集員工的運動數據從而建立某些獎勵機制,“可以送他一個熊貓玩偶,出去吃頓飯,或者多放一天假”。
從長遠來看,保持運動習慣的員工不僅生病幾率將降低,還能夠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對于企業而言亦是一件好事。與此同時,規模較大的企業也可以在內部設置健身室,員工可在上班之前、午休或下班后等空閑時間使用,“最重要的是形成風氣。到大家都覺得做運動是好玩的,對身體是有用的。這在國家的層面,就是對醫療資源使用的大大降低。”
“現在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做‘主動健康’,一定要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其他人幫不了你。”蘇國輝表示,除了做運動,用好中醫藥資源對于傳統概念中提到的“養生”亦有好處,“包括一些藥食同源的東西。”例如枸杞,蘇國輝及其團隊參與的合作研究發現,提取自枸杞的化合物——枸杞糖肽,具有改善視覺功能、緩解情感障礙等作用。
此外,他再次向大家呼吁重視自己的身體,而保持適當的運動習慣可以說是百利而無一害,“我每天走路8000到10000步,每天走路上班、走路下班,吃完晚飯我看看我的智能手表,要是還缺2000步,就原地踏步把它完成。”他說道,“運動還有其他的好處,除了對大腦健康以外,其他研究也表明運動對于慢性病比如癌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以及改善學習記憶都有用。大家不要等了,明天就開始做運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