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04 22:44:52
第一步,先搶人
每經記者 吳林靜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143723
萬山磅礴,必有主峰。
近兩年,“強省會”戰略已成為多個省份的共同選擇,主張集中資源優勢做大做強省會城市,最近一個頻頻提及此動作的是甘肅。
今年上半年甘肅GDP5539.1億元,在全國31個省份中,位列第27位,與排在前一位的吉林,相差約600億元;同比增長6.8%,與浙江、青海同居全國第6位。想要更進一步,甘肅看向了省會蘭州。
不久前,甘肅召開強省會行動工作推進大會,甘肅省委書記胡昌升提出,科學分析蘭州發展現狀,準確把握蘭州發展的內在特點、規律和趨勢,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加壓奮進,以不進則退的危機感提速發展,以強省會行動帶動各市州共同發展,形成“頭雁”帶動、“群雁”齊飛的生動局面。隨即,蘭州也召開了落實會議。
《求是》曾刊文指出,“中西部有條件的省區,要有意識地培育多個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獨大’的弊端。”按照經濟占全省比重來看,占比接近30%的蘭州,為何還需要推進“強省會”?“強省會”又能否成為甘肅發展的一劑強心針?
省會城市強不強,有數據可循。
以經濟首位度來衡量省會城市的強弱程度,一般來說,30%是基準線,超過30%被認為是強省會的標志。
若在西北五省份之間比較,蘭州的經濟首位度不算高,29.8%的比重,排在銀川(50%)、西寧(45.5%)、西安(35%)之后。且蘭州的經濟首位度,相較前兩年也有所下滑。
然而,從全國來看,高經濟首位度的省份多半位于中西部地區。2022年,全國有14個省會城市的GDP占本省的比重超過25%,有9個省會城市的GDP占本省的比重超過30%,其中7個位于中西部地區。
反觀東部地區的省會城市,GDP達到萬億級,但經濟首位度普遍偏低,部分省份進入了多中心及一主兩副階段。比如GDP最高的廣州,其經濟首位度為22.3%;同樣是萬億俱樂部成員的濟南,經濟首位度只有13.8%。
省內差距,也是西部地區各市州之間拉得比較大。2022年,甘肅下轄各市州經濟體量在245億到3343億元區間,蘭州比省內GDP排名第二的慶陽,高出227%。
除了看經濟,還要看看人口集中度。
以2022年人口數據來看,有11個省會城市的人口集中度超過了20%,其中西寧聚集了全省41.7%的人口,排在第一。
對比經濟首位度與人口集中度兩張表,雙方排名前十的城市,有9個是重合的,唯獨蘭州——經濟首位度排在第十位,但人口集中度是第十四位。
經濟首位度不差,人口集中度也還行,那蘭州為何還要“強省會“?
根據最新的“成績單”,蘭州上半年GDP為1768.1億元,同比增長5.0%。論經濟總量,在目前已經公布半年數據的23個省會城市中,蘭州排名倒數第四。
《甘肅日報》寫道:處于“胡煥庸線”和“博臺線”十字相交區域的蘭州,是甘肅14個市州和蘭州新區這個“雁陣”中的“頭雁”。“頭雁”領得好,“雁陣”才能飛得高、飛得遠。
對于后發的中西部地區而言,如果靠單個城市“單打獨斗”,人口、資金、基礎設施等發展要素都處于分散狀態,規模體量小且產業關聯度差,難以形成增長的高峰。省會城市作為強有力的資源配置中心,在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背景下,強省會成為不少地方經濟發展的戰略性安排。
簡言之,強省份需要多中心,弱省份需要強省會。
《治理現代化研究》2023年02期刊發的一篇文章亦分析道,“強省會”戰略是我國部分地區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階段性現象。
上述文章指出,中西部地區的省份省會城市首位度普遍偏高,處于強核心階段,存在著明顯的空間分化現象,也說明了省會城市首位度的高低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或者說與地區經濟發展階段存在明顯相關性。
也即是說,東南沿海地區的資源密度更大,能夠支撐多中心發展,形成相對均衡的城市梯度。中西部地區則不同,它們正處于需要集中式發展的階段。
推行“強省會”戰略,寄望于明顯提升省會城市發展能級,強化省會城市的產業高地作用,吸引高端要素流入省會城市,從而帶動省份發展,乃至成為更大區域范圍內的發展引擎。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310143
省會強則全省強,省會興則全省興。近幾年,甘肅一直在提“強省會”行動。
根據7月24日推進大會上的要求,要把發展壯大蘭州和蘭州新區作為加快甘肅省發展的戰略抓手,提升首位度、打造增長極、爭做主力軍,建設要素聚集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產業發展中心、物流輸轉中心、區域消費中心等。
“重點要對核心區功能進行優化。”會議透露,要把握蘭州市5區3縣和蘭州新區、蘭州高新區以及榆中生態創新城等功能區之間的內在聯系,改善通行條件,提升服務功能,充實各大板塊之間的空間網絡節點。
在外界看來,甘肅實施強省會戰略,有利于把蘭州市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培育西北地區的核心增長極,輻射聯動西寧、銀川等城市共同發展,進而與成都、西安、烏魯木齊等城市相互呼應。
結合上述經濟首位度與人口集中度的對比,不難發現人口是蘭州目前發展的掣肘之一。
相比六人普數據,甘肅七人普的數據減少了55.5萬人,下轄14個市州有10個都處于人口流失的狀態,蘭州的情況已經是里面最好的一座城市了,增長了74萬人。
到2021年,甘肅省常住人口還在繼續減少,目前全省常住人口已經不到2500萬人,蘭州2021年的人口也不到440萬人。
無論何時,人口都是“第一生產力”。蘭州新區近日在貫徹落實“強省會”相關工作上就強調,持續做大經濟總量和人口體量,打造蘭州擴域提質和“強省會”的主承載區。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327655
蘭州市不光要搶人口,還要搶人才,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最新印發的《蘭州市柔性引進人才實施辦法》,圍繞6大領域開展柔性引才的申報工作,包括先進石化、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綠色冶金等4大支柱產業,以及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核燃料、新型建材、節能環保、食品加工、數據信息、文化旅游等9個優勢產業,還涉及到科學研發、生態環境、農業產業、科教文衛等領域。
當然,“強省會”之路還需要多面開花。
當地媒體報道,甘肅省第十四次黨代會以來,省發改委緊密聚焦國家重大戰略落地,與蘭州市簽署了強省會框架協議,謀劃141項總投資4970億元的重大工程項目,提出創建全國優化營商環境實踐樣本城市等20項平臺,并在項目、資金、綠電等11方面謀劃了“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舉措,支持強省會行動加快推進。
一直以來,蘭州都是輻射大西北的區域樞紐和經濟中心,是國家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和戰略基地。眼下,通過戰略與一系列政策的鼓與呼,讓各種發展資源要素在這個“強省會”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
建設“強省會”,輻射帶動全省各地協同聯動發展,成為西北地區強有力的支撐,蘭州重任在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