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10 17:22:50
每日經濟新聞 蘭熙廂 張強 每經編輯 趙博淵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2023年8月8日晚,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閉幕式在成都露天音樂公園舉行。
世界聚焦成都,成都成就夢想。這場世界青年體育盛會的圓滿舉辦,為有著3000年歷史文化的成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2天,288個小時,來自世界113個國家和地區的6500名青年運動員,在賽場上陸續開展18個大項269個小項的激烈角逐之后,每一枚金牌和川劇變臉蓉寶各自有了它們的歸宿。成都向世界呈現出了一場獨具魅力、別樣精彩的青春盛會。
在成都大運會如火如荼舉辦的同時,這場大型賽事也帶動了成都的文體旅消費熱潮,半個月過去,成都大運會帶動消費情況如何?在賽事的影響下,“體育+”經濟如何實現快速增長?
據成都市稅務局消息,得益于成都大運會等影響,成都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迎來爆發式增長。從7月22日大運村開村至8月8日,成都稅務部門已為來自55個國家或地區的338名客人開具414份離境退稅申請單,商品銷售額407萬元;同時期辦理離境退稅24萬余元。
大運會的“經濟放大”效用顯著,“賽事經濟”活力迸發,對整個城市的消費和經濟增長將發揮重要作用。
從門票一票難求到紀念商品熱銷,“大運經濟”迎來大豐收。川劇變臉蓉寶作為頒獎儀式上“最靚的仔”,在各大線下成都大運會官方特許商品零售店以及淘寶店、抖音店都“賣脫銷”了,數據顯示,淘寶店月銷4萬+件,抖音店賣出6.3萬件,太空蓉寶、蓉寶兔兔、“顯眼包”等熱門文創產品都“賣爆了”,蓉寶掀起了一場成都文創消費熱。據悉,大運會市場開發累計簽約了70余家贊助企業,推出了18個大類1000余款特許商品,深受各國運動代表和成都市民歡迎。
看大熊貓,逛荷花池,跳廣場舞,打卡武侯祠、三星堆,吃火鍋、串串,成都的安逸為各國運動員帶來比賽之外的多元消費場景。從“百年春熙”到“國際范”的交子商圈,運動員和游客都來到成都的街頭走一走,感受煙火繁華蓉城。
來自美團的數據顯示,最近一周成都整體旅游訂單量同比增幅近140%,餐飲堂食訂單量同比增幅超150%,由大運會引發的消費熱潮可謂是活力十足。
大運會期間,天府新區創新構建水上“體育+”消費場景,開放興隆湖水上運動中心獨木舟、皮劃艇等體驗項目,發放天府新區主題消費券,提振大運會消費熱情;位于成都高新區的鐵像寺水街以城市夜間經濟+首店經濟激發城市新商機,入圍央視“中國消費新地標”;成華區以熊貓基地為抓手,拉動文創、旅游、美食消費。
促消費是提振經濟的關鍵。接下來,成都將按照《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的有關安排,發布文旅新產品新場景,辦好品牌活動,發放消費券,持續促進文旅消費發展。
近年來,成都致力打造“三城三都”,將辦賽、營城、興業、惠民相結合,持續推動體育產業發展。2022年,成都市體育產業總規模突破1000億元,誕生了又一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借力大運會,成都乘勢而上,以賽事促經濟,以經濟促發展。大運會賽事“體育+”帶動城市文創、演藝、文化、旅游等產業實現經濟大迸發。
2022年,成都文創產業增加值2261億元,成都旅游總收入1814億元;餐飲銷售收入1445億元,音樂產業產值503億元。隨著今年成都大運會賽事的舉辦,文體旅娛各產業迎來經濟增長關鍵年,生產總值或將創新高。
2021年,成都編制了《成都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綱要》,全方位推動世界賽事名城建設。2022年,成都發布支持體育產業發展政策二十條,3年投入7000多萬元專項資金支持體育市場主體發展,推動體育產業建圈強鏈,發布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機會清單,預計2025年體育產業產值將超過1500億元。
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期間,高品質文化演藝交流作品層出不窮,城市鉅秀《花重錦官城》和舞劇《大熊貓》面向全世界來賓進行演出。大運會之后,開幕式場地成都東安湖體育中心將打造音樂演藝新地標,下半年,薛之謙、蔡依林、張韶涵、五月天等明星演唱會將在東安湖上演。另外,張學友也將在鳳凰山體育公園體育館連開9場演唱會。
近日,西安TFBOYS演唱會帶動4.16億旅游收入沖上熱搜。為一場演出而赴一座城,以賽事活動、演藝演出、音樂節帶動文旅、酒店、餐飲等消費將成為經濟增長新動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