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21 22:10:20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廖丹
8月18日至19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3中國算力大會在寧夏銀川舉行。
大會期間,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首席科學家王曉云接受了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采訪。
四個方面體現“異構”
問及電信運營商在算力網絡發展方面扮演的角色,以及開展的重點工作和取得的相關成效,王曉云表示,這個問題其實要從算力網絡的理念開始講起,兩年前中國移動在全球首次提出算力網絡這個理念,過去運營商都是以“網”為中心的,我們提出了以“算”為中心,以“網”來強“算”,云、網、數、智、安、邊、端、鏈,各種要素融合起來向用戶提供一體化服務的全新的基礎設施。
“這樣全新的基礎設施對于運營商來說有非常大的優勢,是我們給用戶提供服務的一個很好的契機。”王曉云說,與大型的互聯網公司相比,運營商是異構的,這個“異構”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特色的“算”。運營商有龐大的遍布全國的網絡,有大型的數據中心。另外我們邏輯上也是融通的,因為我們的運營商觸及到地、市、縣各個方面,所以我們有云、有邊,還有端,還有異構的算力,我們有通用算力,也有智算等一系列的算力。“我們希望構建一個泛在的算,這是運營商的特色,我們是特色的算。”
二是優勢的“網”。網是鏈接算和用戶之間、以及算和算之間的橋梁,如果沒有網,就是孤立的,我們希望通過強大的一張網,讓算和算之間的調用時延最低,用戶的數據流通最快,所以我們希望通過網的優勢,通過以網強算,把算力大國變成算力強國。
三是要構建一個智慧的“腦”。“這么多算,這么多網,一定要有大腦控制,實現算和算之間的調度、算和網之間的鏈接,以及把算和網還有各種各樣的能力整合起來向用戶提供一體化的服務。”
最后是普惠的“用”。“讓用戶能夠隨時隨地像擰水龍頭一樣一擰就能夠得到算力的服務,像電力、水力一樣,讓算力無處不在,讓用戶服務觸手可及,包括廣大的普通客戶,也包括數字經濟的方方面面的用戶,都能夠通過我們這一張特色的算、優勢的網和智慧的腦集成起來,為整個數字經濟提供很好的發展動力。”她說。
算力網絡不僅是建設
王曉云表示,算力網絡不是簡單的基礎設施,是服務范式的變革,因此在服務上要提供一體化的服務,我們現在做東數西算等一系列的創新工作。還有一種模式創新就是算力并網,我們希望形成一種新的算力供給的模式,把算力網絡構建好以后,把社會上的算力,包括我國建的大型的算力中心、智算、超算等,甚至社會上的一些閑散的算力都能夠并入我們的網,像電力一樣,風電、水電都并到網里,讓用戶即取即得。
王曉云舉例說:“比如一個渲染公司,白天很忙,它有智算,到晚上算力閑下來了,這個時候能不能把算力并到我們的網上去,我們給他提供鏈接到用戶的服務,他并入到我們的網上以后,他的算力讓全國任何一個地方的用戶都觸手可得。”
她還表示,算力網絡不僅僅是建設的問題,還是技術的變革,算和網要融合起來有非常多的技術創新,而且在全球都是很大的難點問題,這一點我們在國際標準上也在引領全球做技術上的突破。“所以我覺得技術創新、技術突破是前面所有工作的基礎。”
近期,王曉云提到,目前6G研發進入加速期。問及6G技術的加速推進對算力產業發展帶來的影響,王曉云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6G肯定也是一個算力跟網融合的技術。
她進一步闡釋,6G將來也是要賦能人工智能等,這都需要算力的支持。“剛才提到的算力網絡是服務模式的變革,到6G也是要變革,這種以算為中心的服務肯定會越來越普及,6G也是一樣的,6G是一個很重要的接入,所以算力對6G也是非常重要的,將來算跟網的融合在6G里是非常關鍵的一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