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25 00:19:59
每經編輯 段煉
據新華社,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24日在官網發文稱,當天凌晨,在海軍支持下,烏國防部情報總局在克里米亞實施一項特別軍事行動,烏特種部隊乘船登陸克里米亞最西端的奧列尼奧夫卡和馬亞克。
行動期間,烏特種部隊與俄軍發生交火,俄軍人員遭受損失,俄軍裝備被摧毀。在完成所有既定目標和任務后,烏軍人員在無人員傷亡情況下撤離克里米亞。
環球網綜合烏克蘭國家通訊社等多家烏克蘭媒體報道,8月24日,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發言人安德烈?尤索夫在接受烏媒采訪時透露,作為一次特別行動的一部分,烏克蘭情報部隊在克里米亞半島登陸。晚些時候,烏克蘭國家通訊社稱,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發布了一段視頻,顯示“烏克蘭國旗在克里米亞飄揚”。
烏方針對克里米亞的襲擊愈發頻繁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8月22日報道,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當日在接受烏媒采訪時表示,烏克蘭正準備在未來幾天內再次襲擊克里米亞,因為烏政府需要為當地“熱切期待”烏克蘭重奪克里米亞控制權的民眾“增強信心”。
近期烏方針對克里米亞的襲擊愈發頻繁。
當地時間8月12日,俄國防部通報稱烏克蘭使用改裝的S-200導彈對克里米亞大橋進行襲擊,被俄方成功攔截。
當地時間13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例行視頻講話中承認,烏克蘭襲擊了克里米亞大橋。
去年10月克里米亞大橋被襲擊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烏克蘭媒體8月19日報道稱,烏克蘭國家安全局局長瓦西里·馬柳克披露了去年十月策劃實施襲擊克里米亞大橋的細節。
俄羅斯國防部8月19日發布公告稱,當天凌晨烏軍企圖使用改裝的對地攻擊型S-200防空導彈對克里米亞地區發動恐怖襲擊。烏克蘭導彈被俄羅斯防空系統及時發現并在空中攔截,沒有造成地面建筑損毀和人員傷亡。
另據RT 8月22日報道,俄羅斯防空部隊上周擊落了20架企圖對克里米亞發動襲擊的烏方無人機。
此前,CNN曾于8月18日援引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的話稱,烏克蘭無人機襲擊克里米亞的目的“可能是為了激怒俄羅斯”,這些襲擊“讓俄羅斯人失去了一些平衡”,但“并沒有起到任何決定性的作用”。該官員認為,烏克蘭當前應專注于“形勢嚴峻”的反攻行動。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也于17日承認,烏當前反攻步伐緩慢,但稱烏在奪回所有土地前不會停止戰斗,“不在乎需要多長時間”。
俄方:挫敗烏軍多次無人機襲擊
據央視新聞,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消息稱,自當地時間23日晚到24日凌晨,烏克蘭軍方多次企圖使用無人機對俄羅斯發動恐怖襲擊,但均遭到挫敗。
俄國防部稱,俄羅斯防空系統在布良斯克州上空發現并摧毀了烏軍的2架無人機,在卡盧加州上空發現并摧毀1架烏軍無人機。對此,烏克蘭方面暫無回應。
連日來,俄羅斯多次攔截烏軍無人機。23日凌晨,俄國防部發布消息說,俄軍挫敗了烏克蘭使用3架無人機襲擊莫斯科的企圖,其中兩架在莫斯科州上空被俄防空系統擊落,1架在被電子壓制后墜毀在莫斯科中央商務區的一座建筑上。
22日凌晨俄國防部稱,挫敗烏克蘭用4架無人機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的企圖。
當地時間23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戰報稱,俄軍在庫皮揚斯克、紅利曼、頓涅茨克等多個方向擊退了烏軍進攻,打擊了烏軍坦克、指揮所、反炮兵雷達、防空雷達等目標。俄防空部隊還攔截了烏軍“海馬斯”火箭彈和多架無人機。
瓦格納或已啟動
首領遭遇不測的“預案機制”
當地時間23日,俄羅斯聯邦航空運輸署發布特維爾州失事飛機人員名單,確認瓦格納集團創始人普里戈任和瓦格納創始人之一、指揮官烏特金在失事飛機上。
24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記者表示,烏克蘭與普里戈任飛機墜毀事故無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31N1451169576
根據俄羅斯電報頻道的消息,瓦格納集團內部早已設有一個特別機制,以防其創始人普里戈任或指揮官烏特金突然離世。報道稱,由于此前普里戈任和烏特金一直在前線,因此瓦格納內部早已商定了某種特別機制,一旦其領導人死亡,這一機制就將立即啟動。但目前,這個機制具體是什么無人知曉。
當地時間8月23日,墜機事故現場
有報道稱,在普里戈任飛機墜毀后,瓦格納集團的指揮官委員會立即召開了緊急會議。私人保安公司“RSB-Group”負責人奧列格·克里尼琴稱,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一枚“信息炸彈”,這可能有關普里戈任遭遇不測“預先準備計劃”的一部分。
他透露,瓦格納集團內部先前商定的計劃可能包含一些俄羅斯官員腐敗犯罪的證據。根據他的說法,“普里戈任保留了一些與他共事的人的檔案,計劃不是發起某種反政府活動,而是揭露腐敗官員。”
編輯|段煉?蓋源源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新華社、央視新聞、澎湃新聞、紅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