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上海交大校長丁奎嶺:要實現科技的可持續發展,既要做到“頂天”“立地”,又要筑牢兩個“基礎”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07 17:10:55

    每經記者 溫雅蘭    每經編輯 張凌霄    

    9月7日,2023 Inclusion•外灘大會在上海黃浦世博園開幕。本屆大會以“科技,創造可持續未來”為主題,匯聚來自海內外的頂尖科技企業和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時代脈搏下的關鍵技術趨勢和產業實踐成果。

    在大會的主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丁奎嶺在開幕演講中表示,只有可持續發展的科技才有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這既是緊扣時代脈搏的共同呼吁,也是關注世界未來的重大命題。”

    而要實現科技的可持續發展,丁奎嶺認為,應從兩個方面來著手——第一要做到“頂天”“立地”,第二要做到筑牢兩個“基礎”。

    所謂“頂天”和“立地”,“頂天”是指持續地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和卡脖子的技術難題,爭取前瞻性基礎研究和關鍵性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例如上海交通大學張江高等研究院,持續探索DNA信息存儲和器件,致力于突破海量數據存儲的瓶頸,有望顛覆未來信息存儲的模式與形態。

    “立地”則是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科技成果轉化為對接國家戰略需求,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比如說上海交通大學,依托環交大的“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為產業發展和區域經濟增長注入了強勁的動力。近年來,交大師生創立的60余家企業的估值已經超過500億元,其中估值超過2億的有36家。

    在講到筑牢兩個“基礎”時,丁奎嶺指出,“基礎”一是指“基礎研究”,二是指“人才基礎”。

    在丁奎嶺看來,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是所有技術問題的總機關,是發現新現象、認識新規律、獲得新知識、建立新理論的著力點和切入點。

    人才方面,丁奎嶺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歸根到底是依靠高水平的人才。當前全球激烈的科技競爭背后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創新驅動的實質是人才驅動,科技強國的實質是人才強國。要構建識才、愛才、育才、用才的制度體系和生態環境,把人才的優勢轉化為發展的優勢。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處于實現重大突破的歷史節點,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的命運前途和人類的命運福祉。”丁奎嶺提到。

    為期3天的2023 Inclusion•外灘大會集聚了近20位“兩院”院士、諾貝爾獎和圖靈獎得主,全球超500位有影響力的科技領軍企業和專家學者,將在此帶來一場科技、人文和產業的思想碰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科技 人才 上海市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