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10 09:45:13
每經編輯 畢陸名
據央視新聞9月10消息,今天,首艘國產大型郵輪第二次試航任務進入尾聲,多項試驗已順利完成,將按計劃于9月12日返程。9月7日,我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開始了為期6天的第二次試航任務,試航期間將針對郵輪性能以及可靠性展開相關試驗。本次試航結束后,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將進入交付倒計時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與以往的郵輪駕駛室不同,首艘國產大型郵輪的駕駛室采用集成化的操作系統,將全船信息進行收集優化,顯示在船員操控的界面上,使得關鍵參數一目了然。如今的大郵輪還用上了5G信號。
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總裝二部主管田旭:以前船舶我們使用的是衛星上網,信號不穩定,費用高昂。5G網絡應用之后,全船就可以覆蓋Wi-Fi,乘客能夠獲得不亞于陸地的網絡使用體驗。
首艘國產大型郵輪還配備了智能泳池、智能語音客艙以及郵輪“一卡通”,通過多種智能產品,在細節上提升乘客的旅行體驗。
據中國證券報9月8日報道,外高橋造船表示,外高橋造船郵輪項目團隊全力推進內裝工程和相關系統功能測試,為完工試航夯實基礎。其中,艙室、餐飲等區域的內裝工程基本接近尾聲,乘客梯道、影院劇場、中庭廣場、水上樂園、高空繩索運動項目等公共區域建成或基本建成,整體進度達到95%。
有業內人士表示,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啟航,標志著我國郵輪已形成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國內造船企業產品結構持續高端化,憑借成本以及供應鏈方面的優勢,中國造船企業有望在高端產品領域取得更大市場份額,頭部船企利潤彈性較大。
據央視新聞9月10日消息,截至目前,首艘國產大型郵輪第二次試航的航速、操縱性測試和振動噪聲測試等5大主要試驗內容已全部結束。船東船檢會對試驗數據做最后的核實,確認無誤后會簽字來證明對試驗結果的認可。
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大型郵輪項目技術副經理李嘉寧表示:大家通力協作和配合下,我們順利完成了整個航速的測試。航速測試有兩個重要指標,一個是服務航速,另外一個是最大航速,這兩個指標都已經超過了規格書的要求,圓滿完成了測速的任務。
試航工作人員還針對郵輪的舒適性開展了全船振動噪聲測試。
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開發部部長助理朱庭國:我們有815個噪聲的測試點,188個振動的測試點。目前需要在海試狀態下完成的項目,已經圓滿完成了,符合我們的預期。
接下來,試航工作人員還將進一步與船東船檢一同對郵輪狀態進行最后確認,計劃于9月12日中午抵達上海外高橋造船碼頭,完成全部試航任務,準備交付。
在第二次試航中想要出色完成航速、操縱性測試等關鍵試驗,都離不開強大的動力。首艘國產大型郵輪首次使用了電推發動機,不僅安靜可靠,還有著充沛的動力。
首艘國產大型郵輪配備了5臺柴油發動機負責發電,產生的電力會集中到配電板,在船上的集控室來分配,用來推動郵輪航行。
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大型郵輪項目技術經理陳虹:我們把它稱為中壓電力推進系統,從降溫、降噪、降低振動各個角度來看,它都是優于低速柴油機直接驅動螺旋槳這種方式。
陳虹告訴記者,在郵輪的中部兩側還安裝了兩個像魚鰭一樣的設備,叫做減搖鰭。在海上航行,如果遇到大風大浪,減搖鰭就會張開,起到減緩風浪,降低搖擺的作用。
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大型郵輪項目技術經理陳虹:船會發生三個維度的晃動,橫搖、縱搖、垂向的晃動。我們這條船配備的減搖鰭,長度7.5米,單片面積達到22平方米。在海浪當中通過流體動力學,我們控制鰭的方向,可以減少88%的搖晃,基本上感覺不到搖晃了。
大型郵輪被譽為造船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建造難度非常大,目前全球只有5個國家擁有建造大型郵輪的能力。這樣一艘民船為什么這么難造?又為什么需要兩次試航來驗證其性能呢?
據央視新聞9月7日報道,大型郵輪被譽為造船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一項大系統工程。就零部件而言,一輛汽車零部件大概是一萬到兩萬個,一架大飛機零部件大概是兩百多萬個,而一艘大型郵輪的零部件達到了兩千萬個以上。因其設計建造難度大、要求更高,面臨的風險與挑戰也就更多。
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大型郵輪項目副經理易國偉:這樣的產品它集成了最先進的船舶建造技術、最優秀的材料、輪機技術、電子技術、通信導航技術、酒店工程技術。它都是最新的民用技術集成品,所以郵輪的建造就像一個工業的金字塔的塔尖產品,是高端制造的代表。
設計建造難度大,試航要求就會非常高。與普通民船一次試航就可以取得合格證不同,大型郵輪因為內裝復雜,系統多,需要通過第一次試航找出問題并解決,再進行第二次試航來驗證實際效果。
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郵輪項目部副部長楊鑫:郵輪分船體部分和酒店部分,這條郵輪最大的區別就是它里面有數十個給乘客提供餐飲、娛樂、休閑、住宿功能的區域,還有2000多個各類的房艙,系統非常龐大,也難免在試航中會有一些系統未完善的地方。我們二次試航主要就是修正第一次的一些缺陷,然后對居住區域和公共區域震動噪聲的正式對外提交報驗。
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將于2024年正式首航,其設計建造和自主運營,標志著中國郵輪已形成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中信證券表示,2022年中國新船訂單市場份額全球占比達49%,國內造船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前三大和前五大造船廠市占率分別提升至61%、70%。同時,造船企業產品結構不斷高端化。以大型LNG運輸船為例,2022年中國造船企業拿下約30%市場份額。憑借成本以及供應鏈方面的優勢,中國造船企業有望在高端產品領域取得更大市場份額,頭部船企利潤彈性較大。
2023年8月,上海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進國際郵輪經濟高質量發展上海行動方案(2023-2025年)》。推進國際郵輪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上海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也是上海面向未來加快建設更具世界影響力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重大戰略選擇。
根據《行動方案》,到2035年,上海將打造成為國際一流郵輪樞紐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郵輪旅游目的地和具有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亞太區域郵輪經濟中心,包括提升郵輪自主運營能力,建成亞太郵輪船供基地,郵輪經濟規模明顯提升等。郵輪總部型經濟拉動效應更趨明顯,郵輪制造和配套產業體系初步形成。
根據上海市政府相關部門發布的信息,上海國際郵輪港2014年一躍成為亞洲第一郵輪母港,2016年成為全球第四郵輪母港。截至2019年底,上海累計接待郵輪3000余艘次,游客約1530萬人次,郵輪經濟總體規模達260億元。
此外,皇家加勒比國際游輪、MSC地中海郵輪近期宣布,將于2024年回歸上海開啟母港運營,目前銷售情況良好;海達路德探險郵輪公司在上海設立辦事機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中國證券報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