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13 12:34:10
每經編輯 杜宇
據中國網,9月13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新任發言人陳斌華正式面向媒體亮相。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陳斌華1971年9月出生,福建省詔安縣人。
1989年至1993年就讀于廈門大學中文系,2002年至2005年就讀于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傳播學研究生課程班(在職)。
1993年至2016年在新華社總社工作,主要從事兩岸新聞、中央時政新聞報道,親歷澳門回歸、“胡連會”、“習馬會”等重大事件,系大陸首批赴臺駐點記者,數十次帶隊赴臺采訪,任新華社港臺部副主任、高級記者,獲評為新華社十佳記者,作品曾獲中國新聞獎。
2016年4月調國務院臺辦工作,歷任海研中心副主任、研究局副局長、經濟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現任國臺辦新聞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著有《駐點臺灣:大陸首批駐臺記者手記》《親歷臺灣“大選”》《自在臺灣——一個大陸人的十年行旅》。
據央視新聞,陳斌華表示,大陸學生赴臺就讀的根本障礙在于兩岸人員往來正常化受阻,大陸學生在臺正當權益得不到保障。我們積極倡導和促進恢復兩岸人員往來正常化、各領域交流常態化,這也是兩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民進黨當局至今仍在限制兩岸正常交流和人員往來,既不合理,也不得民心,應當盡快撤除。
有外國媒體報道,日本的防衛省將派現任文職官員駐臺。對此,陳斌華今天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回應指出,大陸方面堅決反對我建交國與中國臺灣地區開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敦促日方汲取歷史教訓,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在臺灣問題上謹言慎行。
發布會上,有記者問,臺媒報道,近段時間有臺灣學者赴大陸從事交流活動時遭到“盤問”。臺陸委會稱,當前,宗教和學術領域的交流“比較危險”,若非必要暫不前往大陸。對此有何評論?對此,發言人陳斌華表示,陸委會有關言論是惡意炒作,目的是欺騙、誤導臺灣民眾,恐嚇、阻撓臺灣同胞來大陸交流。我們的態度始終如一,熱誠歡迎臺灣同胞多來大陸走走、看看,樂見并支持兩岸同胞加強正常交流往來,加深了解,增進友誼,凝聚共識,厚植共同利益,促進心靈契合。
今年以來,島內一直存在“蛋荒”危機,近期被曝出一家資本額僅50萬元新臺幣的小公司進口逾8000萬顆雞蛋,領取1.75億元新臺幣高額補助,引發島內質疑。發言人陳斌華在發布會上表示,雞蛋雖小,卻關乎民眾日常生活和普通家庭的一日三餐。島內各界對民進黨當局與當事企業“神操作”的質疑,合情合理,反映了臺灣民眾對公平正義的渴求。
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9月2日至6日在北京舉行,以“服務融合發展,共享民族未來”為主題的臺灣形象展亮相。不少臺資企業代表表示,希望進一步增進兩岸交流。
發言人陳斌華在發布會上介紹,以“服務融合發展,共享民族未來”為主題的臺灣形象展,包括京彩臺灣、臺企風采、臺商服務、互動訪談四大板塊,重點展示了臺商臺企特色風采。參展臺資企業共28家,涵蓋現代服務、科技、金融、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智慧農業等六大行業,所展示的產品和服務品質好、科技含量高,給現場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和良好體驗。我們將一如既往支持兩岸交流合作,幫助更多臺商臺企深度參與服貿會,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獲得更多商機。
發布會上,有記者問,第78屆聯合國大會9月5日開幕,民進黨當局提出所謂“參與聯合國四大訴求”,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妄稱,將敦促聯合國修正對聯大2758號決議的“錯誤解釋”。對此有何評論?
對此,發言人陳斌華表示,關于聯大2758號決議,我們已多次闡明立場。聯合國是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是國家,沒有資格加入聯合國。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是國際社會共識。這個事實及其歷史與法理依據清清楚楚。民進黨當局無視事實,不斷污蔑攻擊聯大2758號決議。我愿就此再次說明,以正視聽。
陳斌華指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1894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次年迫使戰敗的清朝政府割讓臺灣及澎湖列島。1943年的《開羅宣言》、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的《日本投降條款》以及中國政府宣告都表明中國從法律和事實上收復了臺灣。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成為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是在中國這一國際法主體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的政權更替,中國的主權和固有領土疆域沒有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理所當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國的主權,包括對臺灣的主權。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地位從未改變也決不允許改變。1971年,第26屆聯大通過第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這從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明確、徹底解決了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也明確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只有一個,不存在“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問題。
陳斌華強調,民進黨當局“臺獨”分裂立場冥頑不化,年復一年挑戰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和國際社會共識,到頭來只會讓國際社會更加清楚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
大陸方面宣布將結合對臺貿易壁壘調查情況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項下給予臺灣產品的關稅優惠,引發島內業界和民眾擔憂。對此,發言人陳斌華指出,2010年6月,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簽署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多年來,大陸始終切實履行承諾,推動和保障了ECFA的生效和實施。
反觀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不僅未采取切實舉措解除對大陸歧視性貿易限制,還不斷變本加厲地修改規則、設置障礙,惡意阻撓破壞兩岸經濟正常交流合作,對大陸相關產業和企業利益造成損害,同時也損害了臺灣消費者利益。這不僅嚴重阻礙ECFA實施,也嚴重違背世貿組織(WTO)的非歧視原則。
陳斌華表示,對于商務部將結合對臺貿易壁壘調查情況,依據有關規定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項下給予臺灣產品的關稅優惠,我們表示支持。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有島內輿論指出,郭臺銘若堅持獨立參選,將成為不講道義、不講信用的“攪局者”“破壞者”,更是在“保送賴清德”。對此,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陳斌華在今天(13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回應指出,大陸方面注意到了島內輿論的有關評論。我們尊重臺灣地區現行社會制度,希望選舉結果能有助于維護臺海地區和平穩定,推動兩岸關系重回和平發展正軌。
近期美臺軍事勾連動作不斷,美方批準5億美元對臺軍售、首次提供臺8000萬美元軍事融資貸款。民進黨當局2024年度防務預算高達6068億元新臺幣,創歷史新高。對此,發言人陳斌華在發布會上表示,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大肆揮霍臺灣民眾血汗錢向美國高價購買武器,妄圖“倚美謀獨”“以武謀獨”,嚴重損害臺灣民眾切身利益,危害臺海和平穩定。
陳斌華指出,根據有關媒體算的賬,民進黨當局上臺后,臺灣向美國購買武器的花費和臺灣地區的防務預算逐年攀升,2020年至2022年,臺灣是美國最大的武器買家;2024年臺灣地區的防務預算較8年前增長近一倍。因為“臺獨”勢力的折騰,武器越買越多,債臺越筑越高,臺灣同胞卻越來越不安。如果任由民進黨當局在“賣臺”“害臺”“毀臺”的邪路上一條道走到黑,只會將臺灣推向“兵兇戰危”的險境,給臺灣同胞帶來深重禍害。
正告民進黨當局,任何“以武謀獨”的行徑,都動搖不了我們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堅定意志,都抵擋不了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強大實力。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中國網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