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16 21:44:41
每經記者 黃婉銀 每經編輯 陳夢妤
9月16日,“深圳南山公安”微信公眾號發布案情通報,近期,公安機關依法對恒大金融財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杜某等涉嫌犯罪人員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此前8月31日,恒大財富官微發布公告稱,因公司資產處置進度不及預期,未獲得資產處置資金,公司無法開展本月兌付,后續兌付安排公司將另行公告。
這距離恒大財富官微上一次發布兌付公告已有3個月。5月31日,其曾公告表示,“自2021年9月以來,公司全力推動資產處置籌措兌付資金,共完成20期兌付,并于今日進行本月兌付。因公司資金回籠情況不理想,本月可用兌付資金不足,無法按原標準兌付。公司將繼續推動資產處置,努力籌措兌付資金。”
據中國恒大今年8月21日的公告,恒大財富是恒大的表外理財產品,其通過第三方發行主體所發行,經與各地區金融資產交易所分別進行備案登記并批準發行的定向融資產品。
恒大表示,本公司各附屬公司因應其資金需求通過恒大財富發起多個定融產品發行方案。定融產品由發行主體發行,募集所得的資金最終從發行主體通過投資方式為本集團表內的項目公司進行投資、借款、為本集團發出的商業承兌匯票進行貼現及投資恒大債券的4種主要方式,全面地流入本集團體系。
恒大稱對發行主體沒有控制權,發行主體并非本集團合并報表范圍內的附屬公司,發行主體從投資者所得資金時,資金和相應負債為本集團表外項目,而當相關資金通過上述方式流入本集團系時,本集團已在財務報表內反映所得資金、相應的權益以及負債項目。
于2021年8月,基于出現兌付困難的情況,定融產品已全面停止對外銷售。按恒大統計數據,自定融產品發起至停售止,合共募資金額涉及約921億元。
另外,恒大是定融產品的增信方(即擔保方),其兩家附屬公司就定融產品提供了增信擔保,對定融產品未按期足額支付部分提供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的差額補足義務。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及2022年12月31日止,未兌付本息分別為合計約410億元及約340億元。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31N123938423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