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23 10:06:43
每經記者 董天意 實習生 陳一豪 每經編輯 孫磊
1、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工作辦公室:9月22日,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工作辦公室在2023年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正式發布《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數據分類分級白皮書2.0》。示范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數據分類分級是示范區數據治理的重要抓手,作為數據安全治理的前提條件,能夠有效助力數據規范有序流通,不斷推動數據產權制度落實應用。
點評:北京市正式發布《自動駕駛示范區數據分類分級白皮書2.0》,強調了數據分類對于實現有效數據治理的重要性。這不僅為數據安全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有力地推進了數據產權制度的實施,使得數據流動更加規范有序。
2、斯巴魯:9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披露,日前,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方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自2023年10月8日起,召回2023年5月19日至2023年6月6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CROSSTREK系列汽車,共計447輛。
點評: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對其CROSSTREK系列進行召回,再次強調了產品質量和消費者安全的重要性。此次召回符合相關法規要求,一定程度上也表明該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這種對技術問題的高度關注和透明處理方式,值得其他汽車制造商借鑒。
3、寶馬:日前,寶馬在華正式公布了面向未來的出行規劃。其中,寶馬詳細介紹了公司的自動駕駛研發歷程以及最新進展。寶馬宣布將于2023年底到2024年初在全球范圍內推出L3級高級自動駕駛技術,而寶馬7系將會成為首款配備該技術的車型。寶馬團隊介紹,自2000年在7系上搭載首個主動巡航控制系統至今,寶馬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研究已經超過20年。目前,L3級高度自動駕駛已經涵蓋全交通場景。
點評:寶馬計劃在年底前后推出L3級自動駕駛技術,這是其長期自動駕駛研發工作的最新成果。首將配備該技術的寶馬7系將引領其整體產品線進入新階段。然而,該技術如何在全球市場內推廣并滿足具體交通場景需求,我們還需關注并持續觀察。
4、豐田(TM,股價:188.25美元,市值:2550.4億美元):9月22日,豐田合成在官網發布公告稱,作為歐洲業務收益重組的一部分,公司決定解散英國子公司TGUK;公司將以豐田合成捷克公司(TGCZ)為中心發展其歐洲業務。TGUK制造業務將于2023年7月結束,并轉移至TGCZ和其他公司。TGUK清算預計將于2024年底左右完成。
點評:豐田合成決定解散英國子公司TGUK,探尋新的業務布局,標志著其歐洲業務正在進行重組。此舉突顯出公司在全球經營策略中的靈活性,以應對可能的市場變化。然而,此類調整對于員工、供應鏈乃至市場影響如何,值得持續關注,并可期待公司未來以TGCZ為中心的歐洲業務發展。
5、比亞迪(SZ.002584,股價:245.05元,市值7133.8億元):企查查App顯示,近日,徐州方程豹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付振興,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汽車銷售、二手車經紀等。股權全景穿透圖顯示,該公司由深圳方程豹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后者為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
點評:徐州方程豹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成立,展示了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通過其子公司在中國汽車市場的進一步擴展。然而,新公司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汽車銷售行業中取得良好表現,以及其經營策略如何適應當前的市場動態,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6、捷豹:9月22日,英國汽車制造商捷豹宣布,它已與特斯拉簽署一項協議,以獲得其超級充電網絡使用權限。該公司還同意在北美采用特斯拉設計的NACS連接器,自2025年起,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地區銷售的所有新款捷豹都將完全集成北美充電標準(NACS)。
點評:這一合作的達成顯示出捷豹對電動汽車市場的投入正在逐漸加碼。使用NACS連接器也讓其產品更加符合北美的充電標準,對消費者無疑是一大利好。然而,它如何影響雙方的市場地位與利益分配,和該協議在其他地區的推廣可能性,仍需時日去觀察和評估。
7、本田(HMC,股價:35.480美元,市值:590.5億美元):9月21日,本田在華合資公司東風本田在武漢舉行了品牌煥新暨新能源汽車品牌發布活動。在此次發布會上,除品牌煥新外,還發布了全新新能源汽車品牌——靈悉,新品牌的首款概念車也首次亮相。
點評:東風本田在把握住新能源車熱潮的同時,對其產品線進行了升級,首款概念車的展示也給消費者們一窺其可能的動力與設計走向。
8、前晨汽車:9月22日,前晨汽車宣布獲得核聚資本超億元B+輪投資。這是該公司今年繼獲得蔚來資本投資后的又一筆融資。該筆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全新一代商用車iC1的市場推廣,換電業務布局,國內營銷渠道建設及海外業務拓展。
點評:前晨汽車從核聚資本獲取B+輪超億元投資,這反映出該公司正在積極擴大其商業范圍,并在市場推廣,換電業務布局,國內營銷渠道建設和海外業務拓展方面尋找新的機會。然而,新資金如何幫助公司實現其戰略目標,以及在競爭激烈的電動汽車和商用車市場中如何施展,都值得進一步關注和考察。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