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24 13:41:36
每經記者 姚亞楠 每經編輯 肖芮冬
本周,國內有多只頗具特色的產業基金成立:河南成立一只10億元人才發展基金,為高層次人才來豫提供資本賦能;陜西設立一只綠色能源基金,將投資于氫能、智能制造、負碳排放等領域;合肥市種子基金再擴容,總規模增至10億;天津濱海產業基金聯合濱海新區五個開發區,建設五只區域母基金,支持優勢產業發展。
近日,河南省人才發展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人才發展基金),該基金總規模10億元,其中首期規模5億元,由河南創新投資集團、匯融基金、省人才集團共同出資、共同管理,重點圍繞河南省傳統產業“迭代”、新興產業“掐尖”、未來產業“破冰”,以基金為紐帶,為高層次人才來豫提供資本賦能。
人才發展基金定位為母基金,采取“子基金+直投”雙模式運作,既可直接投資于創新創業項目,又可撬動社會資本聯合設立子基金。
近日,在合肥產投科創種子基金設立暨第一次合伙人大會上,總規模5億的合肥產投科創種子基金揭牌,首批13家基金合伙人集中簽約,標志著合肥市種子基金再擴容,基金總規模增至10億。
合肥產投科創種子基金是合肥市種子基金與各縣(市)區合作設立的子基金,以直接股權投資方式,聚焦高端裝備制造、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等重點產業集群建設,將進一步提升種子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成效,吸引更多成果團隊在各縣(市)區、開發區“三就地”。
當前合肥市樹立“科技即產業”理念,正通過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專班、設立合肥市種子基金等舉措,探索構建全鏈條、閉環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體系,打造有服務保障、有轉化鏈條、有應用生態的集成性科技成果轉化系統。目前,合肥市種子基金已立項審議108個項目,投資決策委員會審議通過83個項目,審批投資金額超1.6億元,合計出資超1億元。
近日,在中國(西部)氫能大會上,榆林市政府引導基金與陜西省政府引導基金、前海京蘭(深圳)投資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陜西省電力公司、府谷縣國有資產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發起設立陜西綠色能源基金,基金規模為10.7億元。
榆林是國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市政府引導基金通過參與設立陜西綠色能源基金,引導金融資本支持綠色能源產業發展,投資領域主要為氫能、智能制造、負碳排放等,希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加快能源企業綠色轉型,為陜西省碳中和產業示范應用和產業化推廣提供資金支撐。
據天津廣播電視臺報道,濱海產業基金聯合濱海新區五個開發區,建設五只區域母基金,支持優勢產業發展。
據了解,圍繞不同區域的優勢產業,濱海產業基金以40%的出資比例,聯合濱海新區五個開發區,按照每只30億元的規模,計劃共建五只區域母基金。目前,濱海東疆、濱海保稅和濱海高新三只區域母基金已經成功設立。濱海東疆產業基金,主要投向人工智能、醫療健康、融資租賃等重點產業。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2393846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