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25 23:59:49
此次“精準”瞄準武漢,顯示出蘇州有的放矢、進一步挖掘人才增量空間的考量。這也意味著,蘇州或將與廣深在人才爭奪戰上正面“交鋒”。
每經記者 劉艷美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373632
9月23日,近600名武漢地區高校2024屆畢業生跟隨專列到達蘇州,參加2023秋季“校園蘇州日”啟動儀式暨首次“高校引才專列”活動。這是蘇州首次開通從武漢直達蘇州的引才專列,同時向武漢學子發出“青春之邀”。
據報道,參加此次活動的武漢地區高校學子主要來自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專列上特別準備了昆曲、評彈表演和非遺文化體驗等。蘇州還承包到蘇學生往返車票和全程食宿,并發放了地鐵暢行卡、驛站住宿卡、園林暢游卡、美食體驗卡、面試交通卡等專屬“人才禮包”。
“你只需要一個背包,其他‘包在蘇州身上’。”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曹路寶在致辭中表示,蘇州正全力打響“人到蘇州必有為”工作品牌,建設一座面向所有人、為了所有人、成就所有人的人民城市,將竭盡所能守護好大家成長的每一步。
解讀:根據公開信息,“校園蘇州日”活動已經連續舉辦7年,是蘇州招才引智工作的重要品牌和抓手。而按照當地媒體的說法,本輪招聘活動的最大特色,就是首次包下高鐵車廂,開通“高校引才專列”。
現代社會的競爭已經越來越歸結為人才的競爭,以大城市為引擎的人才競爭愈加激烈。蘇州拿出如此誠意“請人”,倒也不難理解。不過,作為GDP達到2.4萬億元、常住人口1291.1萬人的特大城市,與其他規模相近的城市相比,蘇州人口吸引力一直不算突出。
比如,根據2010年和2020年兩次人口普查數據,蘇州常住人口增長228.84萬人,年均增長2.0%,在9座“2萬億俱樂部”成員(準成員)中,明顯低于深圳、廣州、成都及杭州等城市。在長三角地區,去年,蘇州常住人口增長6.28萬人,遠低于杭州17.2萬人、合肥16.9萬人的人口增量,也不及寧波7.4萬人、南京6.77萬人的增長表現。
更重要的是,在科技創新日益成為增長主動力的當下,蘇州在高素質人才上短板更為明顯。根據城市進化論此前推出的《“2萬億俱樂部”勞動人口可持續競爭力報告》,2020年蘇州大學(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規模在9座城市中墊底,增長情況也處于靠后位置。
人口結構與產業結構是一種彼此呼應、相輔相成的關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為“最強地級市”的蘇州,仍為相對低端化的產業結構所困。
眼下,蘇州正在打一場產業轉型升級的硬仗。不久前,蘇州出臺《加快建設制造強市行動方案》,明確聚焦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和先進材料四大產業創新集群,立志到2025年使四大產業創新集群總產值超過4萬億元。
這無疑離不開人才創新資源的支撐。那么,為什么打響“頭炮”的是武漢?
圖片來源:《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
作為高教重鎮,一直以來,廣深等珠三角城市對武漢大學生的吸引力更大。而根據《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蘇州流入人才的主要來源地中,武漢甚至排不進前十。此次“精準”瞄準武漢,顯示出蘇州有的放矢、進一步挖掘人才增量空間的考量。這也意味著,蘇州或將與廣深在人才爭奪戰上正面“交鋒”。
廣州至汕尾高鐵26日開通運營
“中國鐵路”微信公眾號消息,9月26日,新建寧波至廣州高鐵廣州至汕尾段開通運營,汕尾站至廣州東站、深圳北站最快分別73、70分鐘可達,汕尾融入廣深地區“一小時”交通圈。廣汕高鐵最高時速按350公里運營,與規劃的寧波至溫州至福州高鐵、即將開通的福州至廈門高鐵、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的漳州至汕頭高鐵、預計年內開通的汕頭至汕尾高鐵,將組成新的更高標準的寧波至廣州高鐵通道,是“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河南將穩慎推進城中村改造
大象新聞消息,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指導意見》,重點任務包括推進城鎮老舊居住區提升改造,穩慎推進城中村改造等。其中提出,推進各類資金整合和統籌使用,積極爭取中央支持,探索設立省、市級城市更新專項基金,鼓勵、協助有條件的地方申請并用好用足地方政府專項資金、專項債券。
北京定下新能源汽車產量目標
新華社消息,北京市經信局在2023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發布的《北京市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在京產量超30萬輛,新能源、智能網聯新零部件供應體系加速構建,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性持續提升,形成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示范的協同發展格局。
貴州發力跨境電商人才基地建設
天眼新聞消息,近日,貴州省商務廳印發《貴州省跨境電商人才基地建設方案》。其中提出,2023年,要支持建設2個以上跨境電商人才基地;到2025年,力爭支持建設不少于5個跨境電商人才基地,跨境電商人才基地年均培訓人數達2000人次以上,力爭培育孵化及培訓服務500家以上的跨境電商企業主體,打造形成完善的教學培訓與產教融合為一體的跨境電商人才基地,為全省“跨境電商+產業帶”發展提供人才隊伍支撐。
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鏗:“現有住房14億人可能住不完……”
9月23日,在2023中國實體經濟發展大會上,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鏗表示,“現在房地產供應過剩,空置的房屋究竟有多少,各個專家估出來的數字相差很大,14億人可能住不完。這么多空置房子再要大力發展房地產是不明智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房地產企業必須轉型,早轉型早主動。”
關于中國究竟有多少房子,又有多少房子在空置,一直討論不休。去年8月,有市場研究機構發布的國內28個大中城市的住房空置調研情況顯示,全國28個大中城市平均住房空置率為12%,相對處于較高區間。該報告還顯示,住房空置率隨城市能級依次遞增,一線城市平均7%,二線平均12%,三線16%。其中僅有9個城市空置率處于合理區間之內,大部分城市處于10%-15%之間,6個城市高于15%。
誰是新茶飲之都?
近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下稱CCFA)新茶飲委員會聯合美團新餐飲研究院共同發布《2023新茶飲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全年新茶飲消費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498億元,恢復3年復合增長率近20%的水平。至2025年,國內消費市場規模預計進一步擴張至2015億元。
2018-2025年中國新茶飲消費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中國連鎖經營協會
門店數量方面,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8月31日在業的新茶飲門店總數約51.5萬家,比2020年年底37.8萬家,增長超36%。聚焦到20個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來看,廣州、深圳、東莞、成都、上海、重慶6個城市的新茶飲門店在6000家以上,其中,廣州新茶飲門店數超過12000家,是唯一“新茶飲萬店城市”。
從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的新茶飲門店密度來看,除了北京和天津,18個城市的萬人新茶飲門店擁有量都在2家以上,京、津密度也接近該數值。
一線與新一線城市美團收錄新茶飲品類門店數及門店密度分布 數據來源:美團、各地統計公報
其中,新茶飲門店密度TOP3城市集中在廣東省,分別是東莞(7.7店/萬人)、廣州(6.6店/萬人)和深圳(4.7店/萬人)。昆明(4.6家/萬人)、長沙(3.5家/萬人)新茶飲門店密度緊隨其后,位居TOP4、TOP5。
成都市新津區委書記唐華跨省履新
《海南日報》9月24日報道顯示,此前擔任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區委書記的唐華已跨省出任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局長。
唐華曾任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黨工委委員,成都市科學技術局(成都市知識產權局)局長、黨組書記等職,2015年任成都市金牛區區長。2018年6月,唐華調任成都市新津縣委書記。2020年新津撤縣設區,唐華任新津區委書記,直至此番調整。
今年9月7日,海南省委組織部發布的《海南省擬任干部人選公告》顯示,唐華擬任省級法定機構正職。此前的5月30日,海南省委組織部發布公告,面向全國公開選調部分省屬企事業單位(法定機構)行政負責人,其中包括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局長1名(正廳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