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28 10:23:18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彭水萍
自證監會7月實施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以來,新發基金開始在產品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實行各不超過1.2%、0.2%的要求,同時,存量產品也將在今年底完成調降。
不過,彼時政策針對的是主動權益類基金,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固收基金也加入降費率的陣營。截至目前,含權債基降費產品最多,純債基金降費幅度最大。
9月27日,繼國聯基金、東證資管等前期已對部分旗下固收基金費率調降進行公告之后,華夏基金、宏利基金也公告將對旗下部分產品下調費率。這其中,宏利基金旗下宏利聚利債券(LOF)將從10月9日起,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分別從原先的0.7%、0.2%調降至0.3%、0.1%。
由于固收類基金具有穩定性好、收益波動小等特征,產品的銷售及規模擴張具有優勢,故而在管理費率的設計上先天比權益類產品要低,但相較此前的降費率調整,以及現有固收基金的管理費率來看,調降一半以上并且低至0.3%并不多見。
當然,前述純債類產品并不是調降費率超預期的品種,混合型債基特別是一些二級債基的費率調整則更加鮮明。根據記者此前同公募行業人士的交流,倘若權益基金按照1.2%的管理費率進行約束,二級債基調降至0.8%性價比最高。
其中的原因與側重權益投資占比有關,不過,從近期市場的調降信息來看,有的已經在這一預期之下,博時恒享、天弘穩健回報等少數年內新成立的二級債基管理費率已低至0.3%。近一個月成立的二級債基,管理費率也都在0.6%以下。
此外,在貨幣型基金方面,盡管存量貨幣基金的管理費率在0.14%-0.9%不等,但存量基金當中,已經有數只產品進行了管理費率調降,如國聯日日盈、信澳慧管家、中信保誠薪金寶、大成添利寶、招商財富寶、泰康薪意保等相關份額。
從最新的管理費率對比業界相應證監會降費實施方案前歷史費率(7月7日數據)來看,前述固收基金中的細分品類均有不同程度、不同范圍的調降,總的來看,非上市基金當中,施行降費的混合型產品最多,調降幅度最大的是二級債基。
Wind統計顯示,截至9月27日,按照管理費率的前述對比邏輯,其中降費幅度最大的是純債型基金,鵬華永達中短債6個月已從今年7月7日的0.8%降至0.3%,下調0.5個百分點。
實施降費數量最多的類型是混合型基金(偏股、偏債混合型基金),有2017只調降,多數已從過去的1.5%降至1.2%,少部分從原先的1%以下降至更低水平,如國聯景瑞一年持有從0.8%降至0.6%。
以上數據是基于老基金進行統計的,對于次新基金來說,特別是今年新發上市,以及在7月8日以后上新的產品,管理費率則主動下調至監管要求或更低水平。
來源:Wind統計
來源:Wind統計
來源:Wind統計
來源:Wind統計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目前市場上也出現掛鉤時間來收取管理費的產品,例如景順長城價值發現,由鮑無可管理,是市場首個掛鉤時間收管理費的產品,持有一年以下收1.2%,一年以上收0.8%,三年以上收0.6%。
有分析指出,創新費率的改革方式,一些機構已經走在同業前列,這樣做,既可以減少投資者每年支出的手續費,從而提高投資回報率;同時,低管理費也意味著基金管理公司需要更高的業績來吸引投資者,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地管理和投資基金。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1205178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