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07 18:44:26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蘭素英
圖片來源:諾獎官網
國內的“雙節”期間,2023年諾貝爾獎各大獎項開始陸續公布。截至目前,今年的生理學或醫學獎、化學獎、物理學獎和文學獎得主均已出爐。不過,在外界廣泛關注科學獎們得獎原因的同時,卻鮮有人關注到,通往諾貝爾獎的道路正變得越來越長——近一半的獲獎者從做出值得獲諾貝爾獎的發現或成就到真正獲得諾獎,平均等待了近20年的時間。
Scientific American 10月4日援引的一項分析顯示,在過去60年的時間里,從發表論文到獲得諾貝爾獎的平均時間幾乎翻了一番。除文學獎外,在目前已經頒發的其他三個獎項中,化學獎的“諾貝爾獎滯后期(Nobel lag)”最長——過去十年的平均值約為30年,而生理學或醫學獎的“諾貝爾獎滯后期”最短,為26年。
圖片來源:Scientific American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指出,諾貝爾獎應授予“在過去一年中為人類做出過最大貢獻的人”。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種情況在過去只發生過幾次。要知道,在20世紀的上半葉,30多歲就獲得諾獎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但是現在的諾獎得主往往是50多歲或60多歲的科學家。
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分校計算社會科學家Santo Fortunato在2014年發表了一篇分析自1901年諾獎設立以來的諾獎者論文。他的研究結果顯示,多年來,諾獎得主的獲獎研究與正式獲得諾獎之間的時間間隔是緩慢增加的,20世紀60年代之后的獲獎時間間隔要比諾獎設立最初幾年更長。
紐約康奈爾大學計算社會科學家Yian Yin表示,造成這種趨勢的可能原因有很多。他表示,這可能是因為每年的科學界突破總數都在增加,所以諾獎的數量跟不上值得被認可的科學家的數量。還有一種情況是,一些被Yian Yin形容為“睡美人”的成就的重要性往往是在幾年或幾十年后才被人們意識到。此外,科學界那些改變其領域范式的重要研究或發現有所減少,這也可能會導致諾獎委員會更多關注那些在過去幾年甚至幾十年公布的科學突破。
Fortunato認為,“顛覆性”發現的數量確實正在減少,但當它們真的發生時,往往會很快得到社會的認可。例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化學家Jennifer Doudna和柏林馬克斯普朗克病原體科學研究所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在開發CRISPR-Cas9系統作為基因組編輯工具的僅僅8年后,就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事實證明,Fortunato的推測是合理的,在本周早些時候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之前,一些研究人員就推測,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向全球數億人推出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的發明者可能會得到類似的認可。結果,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2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科學家卡塔琳·考里科和德魯·韋斯曼,以表彰他們在mRNA研究上的突破性發現,這些發現助力疫苗開發達到前所未有的速度。
Fortunato還指出,如果“顛覆性”的突破繼續減少,或者當今世紀的科學發現比與諾獎的差距繼續擴大,杰出科學獎可能會終生都無法獲得諾獎,因為諾獎委員會禁止向已知亡者追授諾獎的規定(2011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除外,當時該獎項其中一名獲獎者Ralph Steinman在正式諾獎的三天前趨勢,但諾獎委員會并不知情)。
“這項規定必須在某個時候廢除,”Fortunato補充道。“重新考慮追授將使更多科學家的工作得到應有的認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