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11 08:48:03
每經編輯 廖丹
10月11日 星期三
10月10日消息,金融監管總局日前向各地監管局、各類金融機構下發了《關于金融支持恢復和擴大消費的通知》,要求深化對金融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引導各類金融機構深耕消費金融細分市場,開發多元消費場景,提升零售服務質量,滿足居民合理消費信貸需求,通過差異化的金融服務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點評:《通知》的發布顯示了金融監管部門對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支持態度,通過深耕消費金融市場、降低消費金融成本等手段,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這將有助于刺激居民合理消費信貸需求,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支持。
10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優化法治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指導意見》,對相關審判執行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運用法治方式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和治理。結合審判工作實際,提出了5項司法保障措施。強調有效拓寬中小微民營企業融資渠道,依法規制民間借貸“砍頭息”、“高息轉本”等亂象,降低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
點評:該指導意見對民間借貸亂象提出要求,拓寬中小微民營企業融資渠道,降低民營企業融資成本。通過依法規制“砍頭息”、“高息轉本”等行為,有助于提升民營經濟的法治環境,保護民營經濟的合法權益。
10月10日消息,“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月”期間,金融監管總局聯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發布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此次發布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共28個,覆蓋銀行、證券、保險、支付等領域。
點評:這些案例涵蓋了金融行業良好實踐和問題曝光,旨在推動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的積極探索和成功經驗將對更好地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起到積極作用,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10月10日消息,近期,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在日常監管中發現,北京地區出現不法分子冒充保險公司工作人員,通過電話或短信將消費者邀約至所謂的“保險公司營業場所”,誘導消費者進行所謂“保單升級”,實則為騙取保費或保單貸款。
點評:騙子利用冒充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的身份誘導消費者進行所謂的“保單升級”,并通過此方式騙取保費或保單貸款。消費者應該警惕此類騙局,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避免財產損失。
10月10日,內蒙古財政廳網站公告,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決定發行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再融資專項債券(五期)、再融資一般債券(十二期)、再融資一般債券(十三期),其資金用途均為償還存量債務,計劃發行金額分別為:174.2億元、88.8億元、140.8億元,總額為403.8億元。
點評:內蒙古政府決定發行專項債券用于償還存量債務,這顯示了內蒙古積極主動推動債務管理和再融資工作。這一舉措將有助于改善債務結構和降低債務成本。
當前,社交平臺上掀起一陣“赴港開戶熱”,不少網友看到相關發帖后頗為心動。存款利率高是吸引投資者“赴港開戶”的主要緣由。據中國證券報消息,記者調研發現,所謂的“高利率”往往都是銀行為吸引新客戶而推出的短期優惠。不少銀行設置了“階梯利率”,導致短期內儲蓄利率較高,但拉長時間來看,長期儲蓄利率實際上不升反降。此外,專家提醒,投資者需警惕匯率風險等,切勿盲目“上車”。
點評:赴港開戶火熱,但投資者需要警惕其中的風險,不應盲目跟風,而應對待此類機會保持冷靜和理性的態度。在做出決策之前,應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金融產品和風險,并根據個人的財務狀況和投資目標作出明智的選擇。
紐約聯儲調查顯示,美國一年期通脹預期上升至3.7%,之前為3.6%。三年期通脹預期從2.8%上升至3.0%。
點評:美國通脹預期有所上升,顯示了市場對于通脹壓力的擔憂。這可能會引發更多的市場波動(例如美聯儲加息預期)和人民幣的貶值預期。投資者應保持警惕,密切關注通脹情況對經濟和資本市場的影響。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道,日本財務省當地時間10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日本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為2.2797萬億日元。日本財務省當地時間9月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日本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為2.7717萬億日元。
點評:日本連續7個月實現經常項目順差,數據顯示,國際能源價格下降導致進口額減少,貿易逆差縮小是8月日本經常項目順差擴大的主要原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