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12 21:10:28
每經編輯 孫志成
經歷喪子的悲傷后
失獨老人往往
在心理上留下巨大陰影
缺少精神寄托
有心之人便趁機動起了歪腦筋
上海一對失獨老人視屠某如親女
她卻騙走了老兩口200萬元
還誘騙二人抵押兩套房產
險些無家可歸
騙局敗露后她潛藏到老撾
又偽造了一份死亡證明
騙過了中國駐老撾大使館
使得相關案件調查一度停止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終案件結局是怎樣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痛失愛女后認識“干女兒”
1999年夏天,朱阿姨夫婦剛工作不久的獨生女在游玩時發生意外,不幸身亡。
中年喪女讓兩人悲痛欲絕。過了兩三年,一家銀行派出一位業務員屠某進駐朱阿姨工作的企業,屠某當時只有20多歲,與朱阿姨逝世的女兒年歲相仿,一來二去,兩人逐漸熟絡起來。
那幾年,屠某像親生女兒一樣對待朱阿姨。之后,屠某辭去了在銀行的工作,和朱阿姨的聯系也少了。不過,在朱阿姨心中,依舊十分惦記這個“干女兒”。
2016年的一天,屠某再次敲開了朱阿姨家門,盛情邀請她去自己公司參觀時,朱阿姨欣然答應。
利用老人信任設下連環套
在這次見面后沒多久,屠某提出有個汽車新能源項目可以投資,回報率很高,想問朱阿姨借點錢。
朱阿姨分別于2016年、2017年和屠某簽訂了三份投資協議,并將老兩口畢生的積蓄200萬元轉給了屠某。
2016年9月,屠某打電話告訴朱阿姨,自己有事需要出國,但不放心公司,希望朱阿姨能代替自己掌管一下公司事務。糊里糊涂間,朱阿姨就成了這家公司的股東之一,持股20%。
隨后,屠某又提出想借兩位老人的房子一用,這樣就能有更多資金把國際業務做大,等賺到錢了,一定好好孝敬兩位老人。
朱阿姨瞞著老伴拿了家里的兩本房產證,去某銀行簽了幾份文件。
事后朱阿姨才知道,這些文件大體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抵押合同,公司以股東朱阿姨的兩套房產作抵押,向銀行貸款1000萬元,同時簽訂的還有一份具有強制執行力的公證書。
另一部分是保證合同,朱阿姨作為股東,承諾對1000萬貸款承擔連帶保證責任,若公司無法還貸,就以個人財產清償貸款。
自此,屠某就從朱阿姨的生活中“消失了”。直到2017年12月26日晚,銀行工作人員上門,表示因公司遲遲未償還貸款,現在銀行要收走當初用于抵押的兩套房子。
歷時兩年總算保住老人房產
多位律師得知兩位老人的遭遇,向他們伸出了援手。律師首先帶著老人到上海市公安局寶山分局報案。如果屠某說的“汽車新能源”項目不存在,則她是在虛構事實、騙取錢財,構成合同詐騙。如確有該項目,但屠某并未按合同約定將朱阿姨給的200萬元投入,也構成合同詐騙。
另一方面,律師調查發現,銀行提供的抵押合同及擔保合同上,朱阿姨老伴的簽名系偽造。據此,律師在法庭上指出,合同上缺少房產共有人的簽名,應為無效合同。同時,在這一系列合同中,公司與銀行簽的貸款合同是主合同,主合同無效,那么作為從合同的保證合同也應認定為無效。
2019年底,法院對該案作出判決,因房屋抵押合同上朱阿姨老伴的簽字并非出自本人,該合同無效,朱阿姨夫婦無需以其房產承擔抵押擔保責任。然而,朱阿姨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仍需對其簽署的擔保合同承擔對應的擔保責任。
經過近兩年的漫長拉鋸,二審期間,該銀行與朱阿姨夫婦達成和解,不再要求朱阿姨承擔擔保責任。
隨后房產交易中心滌除了老人名下兩套房產的抵押登記,法院對房產解除查封。
詐死藏身老撾終難逃法網
就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后不久,屠某的母親拿著一份中國駐老撾使領館認證的死亡證明來到派出所,稱屠某在老撾旅游時意外摔下山坡,發了幾天高燒后死亡?;谧C據材料,犯罪嫌疑人死亡,案件偵查終結。
2018年10月,屠某母親又拿著這份死亡證明,找到某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要求理賠。2007年至2013年期間,屠某在該保險公司共購買了6份保單,總賠付金額達到694萬余元。
保險公司發現,為屠某開具死亡證明的醫生,只是在老撾一個村醫務所工作,而且本人也并未見到屠某死在醫務所。因此,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屠某的下落仍然成迷,直到2020年年末的一天,一個舉報電話打到了國內稱,發現一人酷似新聞中出現的“屠某”。舉報者還提供了屠某現在的照片、使用的假護照等關鍵信息。
根據這條線索,上海公安機關重新啟動了偵查,并與老撾警方取得聯系。
2021年,屠某因偽造身份證件被老撾警方逮捕。2022年7月,屠某被遣返回國,隨即被上海公安機關逮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到案后,屠某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除了朱阿姨夫婦的200萬元,她還欠下了3000萬元左右的外債。為了躲避債主,她借前往老撾旅游的機會,花錢買通了老撾的關系,用虛假的死亡證明騙過了中國駐老撾使領館,企圖“詐死”脫身,沒想到最終還是被識破。
記者從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檢察院獲悉,經該院公訴,屠某因犯合同詐騙罪、保險詐騙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3年。
編輯|孫志成?蓋源源
校對|何小桃
本文轉自:新聞坊
來源:新民晚報、上觀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