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13 18:46:33
◎本期數據顯示,生態環境領域違法違規等風險信息共關聯到14家上市公司。其中,5家屬于國資控制的企業?!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呤崂戆l現,14家上市公司背后有多達204.4萬戶的股東,投資標的登上環境風險榜,可能使他們面臨投資風險。
每經記者 李少婷 每經實習記者 劉志遠 每經編輯 楊夏
未按規定處理固體廢物,隧道股份(600820.SH,股價5.6元,市值176.07億元)旗下公司收到100萬元罰單;超標排放污水,正帆科技(SH688596)控股公司被罰24萬元……
2023年10月第二周,哪些上市公司的環境保護與信披責任亮起了紅燈?且看A股綠色周報第131期。
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環保領域知名NGO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于31個省市區、337個地級市政府發布的環境質量、環境排放和污染源監管記錄等權威數據來源,每周收集剖析中國數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數萬家公司(包括分公司、參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環境信息數據,發布“A股綠色周報”,旨在借助環境數據庫及專業解析、傳播能力,讓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經營活動中的環境信息更加陽光透明。
根據10月第二周收集到的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共有14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環境風險。
在企業管理能力、財務狀況、行業競爭等因素之外,環境風險日漸成為上市公司重要的經營風險之一。環境風險關乎企業發展,也關乎企業形象。
環境風險榜涉及上市公司分布情況(10月第二周)
本期數據顯示,生態環境領域違法違規等風險信息共關聯到14家上市公司。其中,5家屬于國資控制的企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14家上市公司背后有多達204.4萬戶的股東,投資標的登上環境風險榜,可能使他們面臨投資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隧道股份控股子公司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因“未按規定處理固體廢物”被甌海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罰款100萬元。
文號為溫甌綜執罰決字﹝2023﹞第000671號的處罰書顯示,“當事人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于2020年9月1日至2023年4月12日期間在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溫瑞大道南段快速路一期工程(甌海大道至溫州南)(第2標段)實施了工程施工單位未按規定利用或處置施工產生的固體廢物的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一條第一款第四項、第二款,被甌海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罰款100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隧道股份尚未披露前述處罰。在2023年半年報中,隧道股份披露了另一則涉及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的處罰記錄:在6月13日因“新建上海經蘇州至湖州鐵路項目(上海段)排水管線及設施搬遷工程HSH-PSQG-2標未采取有效防塵措施”被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政府永豐街道辦事處罰款1萬元。
本期收錄的環境處罰數據中,因水污染、大氣污染,11家上市公司關聯企業合計被罰287.6萬元,背后牽扯136.3萬戶股東。在環境違法違規的類型中,涉及水污染或大氣污染的占比居高。
其中,正帆科技(688596.SH,股價38.82元,市值108.35億元)控股子公司蕪湖市永泰特種氣體有限公司因“在2023年6月30日和2023年7月1日兩次利用消防水帶將渣池內應循環使用不外排的生產廢水偷排至廠區二道門旁雨水窨井。經采樣檢測,渣池、消防水帶和雨水窨井內水樣COD、氨氮、PH等污染物濃度具有明顯。”,而被蕪湖市生態環境局罰款24萬元。
10月1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正帆科技,接線人員表示,會將相關情況匯報給領導。
此外,傲農生物(603363.SH,股價8.26元,市值71.95億元)因“未經許可擅自占用林地面積5698平方米”被上杭縣自然資源局責令六個月內恢復原狀并罰款11.4萬元。
10月12日,傲農生物證券部通過郵件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等法規文件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公司認真落實企業環保管理主體責任制,建立和完善企業環保管理體系和規章制度。
近年來,隨著ESG(環境、社會責任及管治)投資理念逐步升溫,投資者越來越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上市公司財務投資和戰略投資的環境責任也應受到重視,因此直接或間接參股企業環境數據被納入A股綠色報告項目數據庫。
需要說明的是,環境信息數據的公開均有賴于環境監管信息公開水平的不斷提升。從2008年《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到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五章專章確立“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信息公開從制度建設上得到保障。
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依法公開環境信息、完善公眾參與程序,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提供便利。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及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編寫的《2018-2019年度120城市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指數(PITI)報告》也指出,環境信息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逐漸成為政府和社會公認的原則。
如對本項目環境數據存在疑問,或需就榜單涉及環境問題進行溝通反饋,請聯系蔚藍地圖。
(實習生趙子淳對本文亦有貢獻)
A股環境風險榜詳細數據查詢及可視化互動專題,請點擊鏈接或掃描二維碼查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