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20 17:14:15
◎上海環交所數據顯示,全國碳交易價格自10月12日突破80元/噸后保持運行在80元上方,并在10月20日創下82.79元/噸新高。全國碳市場以兩年為一個履約周期,目前正值第二履約周期(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收尾階段。
每經記者 黃宗彥 每經編輯 董興生
1、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組織開展可再生能源發展試點示范的通知》
10月1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組織開展可再生能源發展試點示范的通知》指出,到2025年,組織實施一批技術先進、經濟效益合理、具有較好推廣應用前景的示范項目,推動形成一系列相對成熟完善的支持政策、技術標準、商業模式等,有力促進可再生能源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發展。
點評:開展可再生能源發展試點示范,將進一步推動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促進能源結構的轉型和升級,為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同時,這也將對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推動全球實現低碳、可持續的能源轉型。
2、市場監管總局發文推動質量認證服務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近日印發《關于統籌運用質量認證服務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旨在進一步統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認證制度體系建設,優化制度供給,規范認證實施,全面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點評:該實施意見將有助于推動碳達峰碳中和認證制度體系的建設,規范認證實施,提高認證的有效性和公信力。通過優化制度供給,將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為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可靠的認證服務,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此外,也將進一步促進全社會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關注和參與,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良好氛圍。
1、10月17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電網與安全能源轉型》報告
國際能源署(IEA)在日前發布的《電網與安全能源轉型》(Electricity Grids and Secure Energy Transitions)報告中表示,如果各國要實現其氣候目標并維護能源安全,全球電網的投資必須翻一番,達到每年6000億美元以上。同時,該報告稱,中國的輸電網發展迅猛,在過去10年占全球輸電網擴張的三分之一以上。但如果把中國排除在外,過去5年新興經濟體輸電網的擴張速度平均每年下降7%。
點評:該報告提供了關于全球電網投資和輸電網發展情況的重要信息,對了解全球能源發展趨勢和制定能源政策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報告中提到的中國輸電網的發展情況,反映了中國在能源領域的地位和影響力,對了解中國能源發展狀況和國際合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2、2023綠色供應鏈CITI指數和氣候行動CATI指數發布
10月19日,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發布第十期綠色供應鏈CITI指數年度報告,以及第六期供應鏈氣候行動CATI指數年度報告。據了解,評價覆蓋22個行業的742家中外企業。在大中華區,富士康、立訊精密、安踏、隆基綠能、華為、聯想等處于領跑位置。IPE指出,當前的綠色供應鏈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應對全球面臨的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環境污染的三重危機,全球綠色供應鏈建設亟待加強。
點評:建設綠色供應鏈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還可以帶動整個供應鏈的綠色化,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綠色供應鏈建設不僅需要企業參與,也需要政府、行業協會和公眾的共同努力,以推動全球供應鏈向更加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1、全國碳交易市場價格突破80元/噸
上海環交所數據顯示,全國碳交易價格自10月12日突破80元/噸后保持運行在80元上方,并在10月20日創下82.79元/噸新高。全國碳市場以兩年為一個履約周期,目前正值第二履約周期(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收尾階段。
點評:有市場觀點認為,臨近履約期末,是這輪碳價上升的主要原因。但實際上,自今年7月份以來碳價就不斷創下新高,直接反映出市場對碳排放權的需求和碳價值逐漸提升,也反映了市場對未來碳排放權交易的預期和信心。
2、廣交會首次實現100%綠色用電
10月15日,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開幕。本次廣交會除展覽面積和參展企業數量均創新高外,在場館用能方面還首次實現了100%綠色用電全覆蓋,用電零碳排。預計會議期間全部場館用電量為1200萬千瓦時,在廣州電力交易中心通過綠證交易方式實現100%綠電使用。
點評:廣交會作為中國重要的貿易活動之一,對促進中外貿易和推動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次活動期間實現100%綠色用電全覆蓋,以及用電零碳排,展示了中國在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決心和實力,也將促進綠色能源的發展和應用。
1、英國宣布歐洲最大的儲能電池連接到電網
10月17日,英國公用事業規模電池儲能公司Harmony Energy Ltd宣布,已將歐洲最大的儲能電池連接到電網,提高了英國儲存綠色電力的能力,以備將來需要時使用。該項目名為Bumpers,位于英國白金漢郡,使用了特斯拉公司的Megapack 2XL電池,這個電池的裝機容量高達99兆瓦,足夠儲存能夠供應45萬戶家庭使用2小時的能量。這意味著,無論是天氣突變還是電力需求激增,Bumpers項目都能為英國提供可靠的電力儲備。
點評:該項目的成功實施將促進英國可持續能源的發展和儲能技術的進步,為未來的能源需求提供可靠的儲備和保障,甚至將影響整個歐洲的能源結構轉型方向。
2、美國投資35億美元加強電網、部署清潔能源
拜登政府于10月18日宣布撥款35億美元,用于保護和改善老化的美國電網免受極端天氣和火災影響,以及將輸電系統與更多來自可再生能源的電力連接起來的項目。美國能源部長詹妮弗•格蘭霍姆表示,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電網直接投資。
點評: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電網直接投資,意味著該計劃將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推動輸電系統的現代化,并加速向更可持續的能源轉型。同時,資金分配給美國44個州,將有助于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和就業。
中國銀行全球首批共建“一帶一路”綠色債券上市
10月16日,中國銀行在納斯達克迪拜交易所發行的共建“一帶一路”綠色債券正式上市。據悉,該綠債規模合計約7.7億美元,將用于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合格綠色項目,覆蓋了阿聯酋、沙特阿拉伯、葡萄牙、奧地利、保加利亞和波蘭等國家。該綠債由中國銀行迪拜和盧森堡兩家境外分行同步發行,期限均為3年。其中,中國銀行盧森堡分行發行20億元離岸人民幣品種;中國銀行迪拜分行發行5億美元SOFR浮息品種,中國銀行迪拜分行是首個募集資金全部用于中東地區綠色項目的中資發行人。
點評:該綠色債券的發行將促進沿線國家的綠色項目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加強了中國與中東地區國家的經濟聯系和合作。同時,也為中資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和國際化平臺,有助于推動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4796947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