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20 18:35:11
一個個企業的傳奇故事
“成都是中國地理上的洼地,卻是中國科幻的高地。”首屆科幻銀河獎得主吳顯奎的這句經典評價,成為成都在科幻界極具辨識度的標簽。而隨著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的啟幕,也越發讓外界好奇,成都何以成為科幻之都。
實際上,科幻已經不僅僅是科幻文學,而是能夠借助區塊鏈、5G、VR、AR、人工智能等技術,實實在在地跟現實發生關聯,激發新的裂變。
去年9月中國西南首個元宇宙數字文旅產業園落地青白江城廂古城,打造元宇宙數字化空間,成為成都“鏈接”科幻與產業的重要嘗試。
元宇宙數字文旅產業園
“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期間,我們提供了被央視評為‘天花板’級的PVP虛擬現實體驗區,廢舊工業老廠房變身科幻世界的入口,同時來賓在現場還能體驗到深受北京冬奧會全球奧運健兒喜愛的‘蛟龍號’載人深海模擬體驗器和奧運冠軍訓練所用的同款滑雪模擬器等多款虛擬現實體驗設備。”青白江元宇宙數字文旅產業園項目運營經理吳嘉說。
元宇宙數字文旅產業園
從這一維度看,青白江已經成為“鏈接”成都科幻世界想象的重要載體。更為重要的是,青白江搭乘“一帶一路”的東風,已經成為成都“鏈接”世界的中樞。
2013年4月26日,首趟成都國際班列在成都國際鐵路港鳴響汽笛,駛向9826公里之外的波蘭羅茲,工業老區青白江正式拉開城市轉型的大幕。
如今,十年過去,青白江已經開通國際鐵路和鐵海聯運通道12條,連接境內外城市135個,2022年中歐班列(成渝)累計開行量突破5000列,綜合指標全國領先。
在邁向泛歐泛亞的新型港口城市、成都北部中心城市的征途上,青白江又將續寫怎樣的故事?
“我們2022年實現GDP650.7億元,連續跨過三個百億級臺階,經濟總量約是2013年的2.16倍。獲評四川省縣域經濟強區,老工業基地轉型成果作為全國城市轉型唯一案例入選聯合國《中國人類發展報告特別版》。”青白江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這是青白江過去十年發展變化的縮影。
這顯然與青白江陸港樞紐的區位高度相關。從2013年以來,青白江構建起“西進歐洲、北上蒙俄、東聯日韓、南拓東盟”的國際班列線路網絡和陸海貨運配送體系。在城市轉型發展過程中,“開放”越發成為青白江最亮眼的標簽。
中歐班列
這十年來,青白江主動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家戰略中尋找自身新的定位,開放平臺也越發聚集。
比如國家對外開放口岸、自貿區、綜合保稅區、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國家級經開區、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等10余個。
比如,多式聯運“一單制”榮獲全國十大改革案例,全國首創的中歐班列運費分段結算估價改革入選自貿試驗區第四批最佳實踐案例,青白江自貿區的多項改革舉措已經走在全國前列。
數據顯示,2023年1-9月,青白江區預計完成貨物貿易進出口額302億元,同比增長44.8%。同時,全區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44:29.7:67.81,見證著一座新興港口城市的崛起。
對于青白江的華麗轉身,青白江文瀾智谷中試產業基地首席技術官葉銳感受頗深。“我已經在青白江工作生活了15個年頭,親身經歷了青白江發展的點點滴滴。它從曾經以傳統重工業為主的城市,發展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再到如今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打造全國首個面向‘一帶一路’的國際中試產業基地,從而推動老工業基地‘二次振興’”。
文瀾智谷
葉銳向筆者講述了文瀾智谷中試產業基地鏈主企業從產能嚴重過剩、產品同質化等危機中,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成長為成都新材料頭部企業的故事。而今,已經建立面向社會開放的公共中試平臺“文瀾智谷中試產業基地”,成為當地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縮影。
“要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精準發力”,青白江文瀾智谷中試產業基地便是這一要求的生動實踐。從一定程度而言,中試產業的聚集和發展,也正是青白江“強磁場”效應下創新要素加速聚集的結果。
在這種背景下,青白江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商用車、工業互聯網等重點產業鏈項目,實施高能級鏈主鏈屬企業招引攻堅行動。
今年1-9月,已經協議引進總投資達230.15億元的廣東長河集團新材料、江蘇通航電子智能終端、揚州戴斯動力等工業項目共計30個。
7月6日,中國共產黨成都市青白江區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指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青白江作為西部對外開放的排頭兵和橋頭堡,正處于把開放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的關鍵階段,必須搶抓國家級經開區、自貿試驗區和成都國際陸港建設契機,深入推進科技創新,加快構建具有青白江特色的“6+2”現代化產業體系。
位于青白江區的成都國際鐵路港
這也是青白江推動工業“二次振興”的關鍵指引。“產業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命脈,產業強則經濟強,產業興則區域興。”青白江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當地依托中歐班列和成都國際鐵路港,推進“經濟通道”轉化為“通道經濟”,大力發展以臨港制造、保稅加工等為代表的外向型經濟,以國際供應鏈等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成為全區主導產業。
青白江區歐洲汽車城的成都正業佶祥平行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業佶祥)是一家高度匹配鐵路港的外向型企業。正業佶祥總經理陳友富告訴筆者:“我們正業佶祥成立于2017年,當時已經取得進口資質,2021年又取得整車出口資質,2021年出了169臺,然后2022年出了1300臺,而今年截止到目前報完關的車輛大概是1600臺,整個出口業績從2021年開始逐步遞增,今年預計全年營收可以做到7~8億元。”
其中,上半年出口的新能源汽車占比55%左右,出口業務中比亞迪、理想、極客等車型增長都十分亮眼。
在陳友富看來,青白江是一個內陸港,中歐班列能夠到達的地方物流優勢都非常明顯,成都本身有自己的整車生產制造企業,這也是“一帶一路”國家關注較多的原因。而且,成都整車保有量已經排名全國第一,所以成都具備開展整車進出口貿易的市場氛圍,“和‘一帶一路’國家去匹配資源的時候,成都國際鐵路港是比較有優勢的,所以能夠和它們產生一個強大的互動”。
從這一維度來看,成都國際鐵路港正在成為青白江吸引聚集臨港制造業的“強磁場”,“蓉歐+產業”的發展趨勢愈發明顯。
當談及為什么選擇青白江時,汽車、現代農業、消費等多個行業企業家告訴筆者,最大的原因在于鐵路港“鏈接”世界市場和供應鏈的優勢,而與此同時,當地政府更是為企業的持續運營提供了諸多“貼心”的服務。
成都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業廠長李德成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有兩件事——
一個是疫情期間,包括靜態管理的時候,園區管委會從后勤物資保障,到保供企業的正常生產,做了大量的支持工作。
另一個是去年夏天成都的“限電”,“我們食用菌行業需要大型的制冷設備,一旦停電,損失不可估量”。而區里領導實地考察后,制定了針對我們工廠的保供政策。
作為全球最大的單體食用菌工廠,成都豐科也是國內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最高的,主要做的是食用菌里比較高端的蟹味菇、白玉菇、鹿茸菇、五絨菇等。比如,一個平方的面積已經可以種出140公斤的食用菌。
豐科生物
“成都工廠2021年的時候日產才十幾二十噸,到2023年日產已經達到40余噸,按照這種勢頭,我們已經規劃到明年年底完全滿產,我們非常看好這種內銷和外貿的行情。”李德成說,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公司的出口份額在20%~30%之間,但現在出口份額高的時候能夠達到40%,這主要得益于“一帶一路”國家市場的開拓。
豐科生物全景圖
這就是青白江臨港產業加速聚集發展的縮影。在“泛歐泛亞新興港口城市”的強磁場效應下,青白江正在加速將通道優勢、開放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逐漸走向制造業的“二次振興”。
過去十年,是成都國際班列高質量開行的十年,也是青白江城市發展定向的十年。
從鎖定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化的成都北部中心總體目標,到確定“一港引領、雙核共興、四片協同”的城市空間格局,再到“四區一樞紐”具體路徑,青白江的發展脈絡愈發清晰。
根據規劃,到2027年,青白江要初步建成以新材料、新消費、新能源、國際供應鏈、裝備制造、都市開放農業為主的六大百億級優勢產業集群。不難發現,強調新材料、新能源等制造業的同時,新消費被擺在突出位置。
剛剛過去的“超級黃金周”,青白江交出了“接待游客98.4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4.63億元,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72.96%、420%”的成績單。這也讓外界看到,新興港口城市在文旅和消費層面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今年以來,“進口+消費”“文旅+消費”以及“元宇宙+消費”等諸多跨行業的嘗試正在青白江悄然展開。
比如,成都國際美食節期間,來自青白江區成都國際鐵路港的新西蘭、葡萄牙、法國等11個亞蓉歐國家(商品)館亮相“成都美食產業(綠色食品)全鏈條專業展”與“奇食妙享”美食市集,
以及在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北京的首鋼園與成都青白江的元宇宙數字文旅產業園實現了相隔千里的同屏互動等,屢屢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期間,項目的二號樓就是元宇宙展廳,以及一號樓和三號樓的體驗區域,可以達到局部開放體驗的一個狀態。而項目的完全開放,就是業態打造全部完成能夠接待游客,預計在明年春節左右的時間段。”
吳嘉說,元宇宙數字文旅產業園占地347畝,分三期實施,一期是正在打造和局部呈現五感沉浸的元宇宙主題樂園,二、三期將打造5G?8K影視拍攝基地、元宇宙產業與創新孵化基地等,建成以“內容孵化”為主的創制基地。
元宇宙數字文旅產業園
在提升臨港制造“硬核實力”的同時,青白江不斷加大文旅事業投入,以科技賦能文旅融合、新消費場景打造,使得老工業基地不斷煥發新魅力。更為重要的是,“消費+”“文旅+”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區內企業正在“跨界融合”。
今年7月,位于青白江的蜜雪冰城亞洲總部的全國首家“雪王IP城堡店”對外開放,成為備受游客關注的打卡點。其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以雪王城堡為靈感,打造的特有的、好玩的“現實版雪王城堡”,店內的舞會場景、王座場景、休閑場景等裝置的呈現,能夠拉近粉絲距離,使其沉浸其中。
雪王IP城堡店
這是區內企業不斷融入當地發展大局的縮影。在采訪過程中,印象極為深刻的是,多位企業高管在提及成都鐵路港優勢的同時,亦頻頻提及當地政府與企業的頻頻“互動”——
一個非常生動的例子是,正業佶祥曾經有一個海外大客戶,但是最終選擇引薦給鐵路港,獨立成立公司。這個決定一定程度上造成公司客戶的“分流”,但是陳友富覺得值,“把它留下來對鐵路港是有幫助的,而同時我們也能獲得更好的發展,現在這個公司也在用我們的基礎配套服務。”
從一定程度上說,青白江十年“蝶變”的背后,是一個個臨港制造、新消費等企業的傳奇故事。在此過程中,青白江“鏈接”世界的同時,亦與企業建立起越發深刻的“鏈接”,這也是青白江下一個十年發展的“確定性”。
文字 | 淡烻 本組圖片來源:成都市青白江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