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26 21:18:32
◎華泰證券研報認為,李寧2023年第三季度全渠道零售流水同增中單位數,低于低雙位數的預期,主要是因為渠道竄貨拖累其批發和線上渠道增長。
◎浦銀國際研報認為,為了解決短期渠道庫存過高的問題,李寧需要在今年第四季度加大清庫存的力度,這會對全年業績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
每經記者 李少婷 每經實習記者 于怡朗 每經編輯 梁梟
今日(10月26日),李寧(2331.HK,股價23.95港元,市值631.33億港元)股價大幅低開,盤中跌幅一度達到21.52%,截至收盤報23.95港元,下跌20.7%。
消息面上,10月25日盤后,李寧披露了第三季度最新運營狀況。數據顯示,第三季度,零售表現方面,李寧銷售點(不包括李寧YOUNG)于整個平臺之零售流水按年錄得中單位數增長。就渠道而言,線下渠道(包括零售及批發)錄得高單位數增長。其中零售(直接經營)渠道錄得20%~30%低段增長,批發(特許經銷商)渠道錄得低單位數增長;電子商務虛擬店鋪業務錄得低單位數下降。
據華泰證券研報,李寧三季度全渠道零售流水低于預期。研報透露,李寧管理層下調今年收入指引至同比增長個位數(此前為10%~20%中段),預計全年毛利率同比改善面臨壓力。
10月26日晚間,李寧披露于10月26日回購119.35萬股,耗資2897.18萬港元。截至目前,李寧今年以來已累計回購241.35萬股。
10月25日,李寧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最新運營狀況。
除了前述零售方面的情況,據公告數據,銷售點數量方面,截至9月30日,李寧在中國的銷售點數量(不包括李寧YOUNG)共計6294個,較上一季末凈增加127個,本年迄今凈減少1個(零售業務凈增加57個,批發業務凈減少58個)。截至9月30日,李寧YOUNG在中國的銷售點數量共計1370個,較上一季末凈增加89個,本年迄今凈增加62個。
同店銷售表現方面,以去年同季度伊始已投入運營的李寧銷售點計算(不包括李寧YOUNG),第三季度,整個平臺之同店銷售按年錄得中單位數下降。就渠道而言,零售渠道錄得中單位數增長及批發渠道錄得10%~20%低段下降,電子商務虛擬店鋪業務按年下降低單位數。
2023年李寧中期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李寧的營業收入為140.19億元,同比增長13.0%,公司各渠道收入均錄得穩定增長。平均存貨周轉天數為57天,去年同期為55天。但中期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下降1.2個百分點,主要是公司為促進消費,增加了在線渠道和零售終端的折扣力度;同時,毛利率較高的直面消費者渠道收入占比同比略有下降;以及存貨撥備計提較去年同期增加。
華泰證券認為,李寧2023年第三季度全渠道零售流水同增中單位數,低于低雙位數的預期,主要是因為渠道竄貨(注:指經銷商進行產品跨地區降價銷售)拖累其批發和線上渠道增長。公司將在第四季度增加零售折扣以盡量推動渠道庫存回歸健康,并盡快控制渠道竄貨問題。華泰證券預計,公司下半年的批發收入增速將因此被拖累。此外,李寧管理層下調今年收入指引至同比增長個位數(此前為10%~20%中段),預計全年毛利率同比改善面臨壓力。
今年2月以來,李寧股價持續下探。10月26日,李寧股價跌超20%,創出自2020年8月以來的新低。
李寧股價走勢 圖片來源:Wind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當前,大部分研究機構仍對李寧給出“買入”“推薦”“跑贏行業”等投資評級,但目標價較此前幾個月有所調低。
“作為一家長期聚焦渠道管理的企業,李寧現在不得不去面都渠道庫存過高與竄貨同時發生的困境,確實讓市場倍感失望。”浦銀國際研報認為,為了解決短期渠道庫存過高的問題,李寧需要在今年第四季度加大清庫存的力度,這會對全年業績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但是,基于李寧希望在短期內解決問題的決心以及其依然穩健的品牌力與產品力,浦銀國際對公司未來長期的業績表現依然抱有信心。因此,在下調盈利預期后,仍然維持“買入”評級不變。
作為同業參照,同處國產運動品牌領先地位的安踏體育(2020.HK,股價85.95港元,市值2434.64億港元)也已披露第三季度營運表現。公告顯示,第三季度安踏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按零售價值計算)與2022年同期相比錄得高單位數的正增長;FILA(斐樂)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按零售價值計算)與2022年同期相比錄得10%~20%低段的正增長;所有其他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按零售價值計算)與2022年同期相比錄得45%~50%的正增長。
10月26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微信向李寧公關方面詢問上市公司第四季度預期等問題,但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