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27 21:04:45
每經編輯 王月龍
10月2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疾控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今日(10月27日)下午因胰腺癌去世,享年60歲。
10月27日下午,中疾控發布訃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原主任研究員,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五屆中國民進中央常委吳尊友同志,于2023年10月27日12時56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0歲。
尊重本人生前遺愿,喪事從簡,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曾回應疫情三年頭發變白
高福:他是真正的流行病學家
據紅星新聞,10月27日,中國疾控中心原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這樣評價吳尊友:“是好同志,真正的流行病學家,是一個學者,我們應該學習他帶病工作的革命精神。”
據北青報,10月27日中午,中國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因病去世。吳尊友的一位朋友向北青報記者表示:“吳尊友與癌癥搏斗了兩年,他很堅強、敬業、樂觀。”
圖片來源:賈天勇(攝影部)-中新社-視覺中國
據央視新聞報道,3月4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作為本屆全國政協委員,吳尊友準備了關于加強公共衛生人才培養的提案。《面對面》專訪吳尊友。
新冠疫情發生三年以來,因為隨時都會有任務,吳尊友時刻都處于待命狀態,除了高強度的工作,他內心也承受著壓力。
細心的觀眾發現,經歷三年疫情,吳尊友的樣貌悄然發生著改變,頭發從黑變白,身體變得日漸消瘦。
記者:回過頭來看,你這三年的頭發這個白跟壓力大有沒有關系?
吳尊友:應該說很多人付出比我多,他們在一線工作,有些人還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所以我的這些投入真的算不了什么,很多人頭發比我白得多,我只是通過媒體的宣傳,好像感受到我的工作經歷。實際上更多人承受比我的壓力更大,他們比我更辛苦,而且付出得更多,貢獻得更多。
疫情期間確診胰腺癌
半年前最后一次更新社交賬號
據中疾控官網,2023年2月27日,艾防中心在京組織召開艾滋病丙肝防治高層專家研討會,吳尊友曾參會。據新京報報道,疫情期間,吳尊友曾確診胰腺癌。吳尊友社交賬號最新一次更新是在半年前,當時正值流感季,吳尊友發文提醒大家如何合理佩戴口罩。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此前介紹,吳尊友1995年畢業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流行病學博士學位。多年來,吳尊友將國際艾滋病防治工作理論與我國防治工作實踐相結合,針對靜脈吸毒人群、失足婦女、流動人口、男男同性性行為人群、艾滋病毒感染者及其配偶和性病等艾滋病高危和重點人群開展了大量的防治科學研究和現場實踐工作。
1995年初,吳尊友作為技術專家參加安徽農村一家五口3人感染艾滋病毒(HIV)情況調查,發現采血漿污染造成當地有償獻血員中發生艾滋病感染暴發流行,首次科學描述了造成艾滋病暴發流行的污染環節和傳播方式,為及時控制疫情提供了決策依據,預防了大量的采漿獻血員感染艾滋病。
1995年始,吳尊友率先深入吸毒者等艾滋病高危人群開展系列干預試點研究,將科學引進艾滋病高危行為干預。作為技術負責人,吳尊友設計了全國美沙酮治療吸毒試點、策劃全國推廣,使得美沙酮治療從2004年8個試點門診治療1208名吸毒者發展到2013年底763個門診治療40多萬吸毒者,預防了約1.3萬人感染艾滋病。
據澎湃新聞,在學術方面,吳尊友先后主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及美國NIH課題等研究課題40多項,主持重大專項1項、NIH 課題1項。發表學術論文450多篇,包括在《科學》《柳葉刀》等國際著名雜志發表SCI論文250多篇,是《牛津公共衛生教課書》作者,主編中國艾滋病防治英文學術專著兩本。
吳尊友多次獲得國家獎勵或榮譽,包括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UNAIDS金質獎章、國際毒品學會Rolleston大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等,并榮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名人堂”。
編輯|王月龍?蓋源源
校對|劉思琦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中疾控官網、紅星新聞、北青報、新京報、央視新聞、澎湃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