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31 17:30:47
◎與連鎖烘培品牌“難以長大”的困境相比,近年來,包括盒馬在內,不少零售商旗下的烘培品牌卻取得了不錯的發展。在業內看來,零售商做烘培品牌有先天優勢。
每經記者 陳婷 每經編輯 劉雪梅
這段時間,互聯網上誕生了不少烘培界的網紅。
比如,近日,大潤發的“土豆面包”火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二手交易平臺上看到,原價25.9元/組(450g)的面包被炒至了55元。
8月開始的兩大零售商之間的價格戰延續至今,作為這場價格戰“導火索”的榴蓮千層蛋糕,一夜之間就成了網紅本紅,被消費者關注。
面包與蛋糕所具有的香味與細膩,總給職場打工人以溫暖和家的感覺,消費者對烘培產品的熱情一直不減。與此同時,在走訪相關零售商時,記者發現,烘培品類已經成為不少零售商的加碼重點,而品類品牌化是他們當前的推進重點。
與近年來大力推進商品力建設的盒馬為例,近日,盒馬3R總經理田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2023年,盒馬要從傳統的烘培品牌轉為“烘培零售化第一品牌”。
對此,他向記者解釋稱:“在行業里,本身零售跟餐飲的毛利率要求和財務指標都是不一樣的,所以零售化是更低的零售價格、極致的成本優勢,去贏得在傳統行業的競爭。”
在烘培這一品類上,零售商們不僅拼價格,也在拼創意。而在品類之爭的背后,又體現著各大零售商對供應鏈掌控水平的高低。
大潤發土豆面包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2023年,多個紅極一時的新消費連鎖烘培品牌陷入了困境。
今年7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新中式烘焙品牌墨茉點心局處了解到,其已關閉武漢市場的15家門店和杭州所有門店。而今年2月起,該品牌便接連關閉了位于北京和杭州的部分門店。窄門餐眼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墨茉點心局的門店數量為42家,僅覆蓋兩個省份。
此外,窄門餐眼顯示,截至目前,虎頭局渣打餅行目前在全國僅存9家門店。今年3月,有消息稱,虎頭局從2022年4月起開始裁員,裁去了1000多人,拖欠大部分員工4個半月工資,3月31日,虎頭局創始人之一胡亭在上??偛繉γ襟w回應稱,不存在欠債2億、轉移資產跑路等說法,并表示“之后會有對外溝通,給我們一些時間努力”。
虎頭局曾一時風頭無兩。2021年,成立僅兩年的虎頭局一年里完成了多輪融資,投資機構里不乏紅杉中國、GGV紀源資本、老虎環球基金等明星機構。
命運多舛的烘培品牌還有克莉絲汀。公開消息稱,今年3月,受困于公司內斗的克莉絲汀已經陷入停工、斷供的泥潭。克莉絲汀旗下所有門店自2022年12月起已暫停營業。
不同烘培品牌的沒落都有其各自的原因,但有一點共識是,全國性連鎖烘培品牌不好做。
據記者了解,與餐飲行業相似,國內烘焙行業雖品牌眾多,但集中化程度較低,區域化品牌居多。不同省份乃至城市都有其主力烘焙品牌,鮮少形成規?;B鎖發展的品牌。
此外,在各個區域品牌“占山為王”的同時,烘焙市場在商品差異化競爭方面也逐漸白熱化,商品策略也呈現“極致細分”趨勢,品牌開始圍繞某一主打單品(例如:芝士、桃酥、吐司、餅干、泡芙等)建立自身的商品體系。
就烘培行業的現狀,盒馬田鑫對記者表示,目前來看,整個烘焙市場GMV在3000億元左右,從盒馬烘培這幾年的爬坡來看,整個復合增長率是非常不錯的。他認為,之所以烘培市場地方性品牌遠多于全國性品牌,是因為“地方性品牌過度依賴地方性的供應鏈去完成產品設計,整個過程在品質保障上跟全國性集中生產的工廠的品質有很大差距。”
中國烘焙市場規模到2028年預期將超過4000億元 圖片來源:前瞻經濟學人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相關企業注冊數量為29345家,田鑫認為,這意味著烘培市場的競爭非常不聚焦。
“有些品牌以一個品類做一個品牌的方式去做連鎖,也有一些品牌是以一個吐司去做一個連鎖品牌。這些都會觸摸到品牌規模的天花板,以一個品類做一個品牌連鎖,可能最多在烘焙這里能做到10個億、20個億(的規模)。”田鑫說。
與連鎖烘培品牌“難以長大”的困境相比,近年來,包括盒馬在內,不少零售商旗下的烘培品牌卻取得了不錯的發展。據報道,叮咚買菜旗下烘焙自有品牌“保蘿工坊”2021年10月立項,2022年正式發力,從初始月銷100多萬元銷售額,到當年底月銷幾千萬,一年內實現近19倍的增長。
作為整個烘培賽道的新生勢力,本土零售商做烘培品牌的時間并不短。記者了解到,由一個品類出發,盒馬烘培品牌已經走到了第4年。
盒馬方面向記者介紹,2019年,盒馬烘焙商品以常溫商品為主,烘焙品類銷售初具規模;2020年12月,盒馬在上海灣店開設首個獨立的烘焙檔口店,擴大門店品類、主打門店現制;2021年4月,盒馬烘焙開啟品牌化發展;商品品類逐步豐富,孵化出草莓蛋糕、搪瓷盆蛋糕等爆款商品。
到了2022年4月,盒馬烘焙已形成了面包、蛋糕、點心、簡餐四大主打品類,覆蓋消費者烘焙消費的各類場景;2023年4月,糖盒食品(昆山)有限公司正式投產,通過上游垂直供應鏈布局,降低生產成本,試圖把烘焙商品的價格打下來。
“移山價”榴蓮千層 圖片來源:盒馬APP
零售商為何如此重視烘培品類?在業內看來,零售商做烘培品牌有先天優勢。
凌雁管理咨詢首席咨詢師林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烘焙連鎖門店的業態已被證明缺乏足夠的競爭力,但出現在零售平臺,并以自有品牌的形式出現,反而是一個特色,“原因是(在連鎖店里)烘焙品類算是休閑食品,如果沒有飲品搭配,會因為缺乏社交屬性而沒有市場;但消費者在買菜、購物的同時買回烘焙產品,這個幾率相對會大很多。”
林岳還提到,傳統線下超市也有自己烘焙的面包點心出售,早就被證明是可行的,有足夠的利潤率和買單的人群,對于貨架的占有也不大,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烘培具有幾個特點:一是制作難度較低,超市進入難度小;二是原料與超市主營的米面糧油匹配度極高;三是利潤高,行業競爭不大;四是復購率高;五是由于原料、工藝、創新做法等導致比價難度大。
回到零售商的業內競爭,可以發現,一如預制菜賽道的激烈競逐一樣,零售商之間的戰火已經燒到了烘培品類,烘培品類自有品牌的競爭,也是本土零售商備受重視的商品力競爭的重要一環。
莊帥告訴記者,細分品類品牌化一直都是零售行業行之有效的經營模式,可以帶來差異化產品、復購率和利潤,例如阿芙精油、去屑洗發水海飛絲等。
叮咚買菜烘焙事業部CEO金其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平臺之所以加碼烘培品類自然是因為看好整個行業,也希望烘培品類能對公司的業務成長起到支持作用。據透露,研發人員在叮咚買菜的烘焙團隊中占比超過三分之一。
當競爭聚焦到單一品類,零售商之間的商品力競爭就顯得更為直觀了。
9月27日,盒馬旗下首家高端超市Premier黑標店在上海亮相時,首發了一款Q彈生吐司,價格為34.9元,對標的競爭對手是售價高昂的網紅吐司品牌。
“黑標店在龍之夢面對了27個品牌的競爭,我一定要贏得這場戰爭。”田鑫說。
零售商旗下烘培品牌的崛起,給烘培行業帶來了什么?
首先是不一樣的打法。通過對上游供應鏈的控制,零售商推出的烘培產品更有價格優勢。
田鑫表示:“糖盒工廠只生產四個大單品:白吐司、北海道吐司、麻薯、羊角包,它們是盒馬烘焙長期全年的大單品。通過垂直供應鏈的建設,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我們把這些產品的價格成本做到極致。”
據盒馬方面介紹,糖盒食品(昆山)有限公司是由盒馬孵化的烘焙產業互聯網平臺,工廠占地約6000平,坐落在昆山市張浦鎮,地處長三角經濟圈的中心地帶,毗鄰上海。糖盒工廠是國內首個實現“從一粒小麥到一只面包”的全鏈路生產的烘焙工廠。
盒馬投資建造的昆山糖盒工廠,夜間出爐的吐司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上海糖兜科技CEO曹國亮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糖盒是盒馬的一個生產制造平臺,在烘焙領域。未來大概會有更多糖盒這樣的超級工廠,補充盒馬在全國供應鏈的建設,“華北、西南的工廠大概在明年會投入生產,我們已經在布局當中。”
盒馬方面對記者表示,正是通過垂直供應鏈的建設,盒馬將榴蓮千層從128元打到了不足40元、吐司做到了6.9元一包。
金其奮也告訴記者,叮咚買菜會與工廠一同研究如何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損耗以及優化成本結構,在物流倉儲方面,叮咚買菜也會和工廠一起優化,“我們希望我們的產品到消費者手上時,沒有出現任何在整個鏈路上的損耗。”
在零售商的加碼之下,未來烘培市場或許會誕生更多的網紅單品。
田鑫直言,盒馬烘培在打法上,面包一定是做專業,蛋糕一定是做網紅、做話題。點心的消費更偏區域,“所以我們點心的策略是少做SKU。”
近期,大潤發旗下的土豆面包因其獨特的外表走紅,據大潤發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是大潤發26周年之際,由大潤發烘焙大師父自主研發的新品。據悉,土豆面包于10月11日上市,買到的消費者紛紛在社交媒體曬單分享,上海、蘇州、杭州、南京等地區上市首日便售罄。目前,東北、華北、華南、華中等地區也正加緊籌備上市,將于11月13日上架土豆面包。
金其奮表示:“網紅代表著用戶的需求或愛好,但推出網紅產品的前提是保持產品的好吃和健康。”
對于長期的發展,田鑫告訴記者,盒馬烘培的目標是要做“烘培零售化第一品牌”。對此,他解釋稱,傳統的烘焙品牌重視線下,線下占比70%~80%,而盒馬的銷售模式是一個完整的O2O模式,銷售占比達到了O2O模式的核心水平。他還表示,“零售化的核心是提高了產品效率。我們產品的坪效是普通傳統烘焙品牌的3-4倍。”
國人消費理念的轉變和餐飲消費結構的調整,令中國烘焙食品行業消費需求旺盛,上下游產業快速發展,市場不斷擴容,有機構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3518億元。長期來看,烘培自有品牌若能實現穩定的規模增長,無疑將給這些零售商們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也將可能激發傳統烘培業進一步的迭代升級。
封面圖片來源:盒馬APP截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