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03 11:13:42
◎白酒產量自2016年以來已連續六年下降,但行業收入規模持續增長,主要原因是消費升級趨勢下,消費者產生理性飲酒的深刻認知。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表示,倡導“適量飲酒、快樂生活”是一項長期的產業使命。中國酒業協會酒與社會責任促進委員會自2015年成立以來,針對理性飲酒三大問題領域,開展“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系列活動。
每經記者 熊嘉楠 每經編輯 楊夏
根據公開數據,自2016年以來,白酒產量已經出現六連降,而當前依舊有持續下跌的趨勢。與之對應的,白酒行業收入規模卻持續增長,尤其在行業調整期下,白酒行業仍然實現了收入的持續正增長。
在這背后重要原因之一,實際上是消費升級趨勢下,消費者產生理性飲酒的深刻認知。
在10月31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酒與社會責任促進工作委員會承辦,五糧液集團公司協辦的“2023年中國酒業協會酒與社會責任促進工作委員會年會暨2023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新聞發布會”上,理性飲酒趨勢再度成為探討的重要話題之一。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續提升,商務消費、大眾消費已成為酒類消費的主導力量;同時,由于白酒消費的社交屬性,“少喝酒,喝好酒”的消費理念深入人心。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在會上表示,在生活當中,仍能看到過度飲酒、酒后滋事現象發生。為此,在全社會倡導“適量飲酒、快樂生活”是一項長期的產業使命,更是一項從消費端出發,引導和培養消費者適度、適量、健康飲酒態度不可或缺的工作。
據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2020中國適量飲酒快樂生活藍皮書》中數據顯示,中國的飲酒人群占總人口的33.8%(約4.7億人),而過量飲酒人群占比26%(約1.23億人)。
宋書玉指出,“生活當中,真正意義的‘量’需要消費者自己把握分寸和尺度。因為飲酒的環境和境界不同,飲酒的時間與情緒不同,人們體驗的樂趣也不相同。我們應該從生理+心理,也就是從物質+精神全面評價酒對健康的影響。我們力行倡導理性飲酒,正是為了成就更好的生活之美。產業的社會責任就是要大力倡導和傳播‘適量飲酒,快樂生活’的消費觀。”
理性飲酒僅僅是簡單意義上的“少喝點”,更在于意識的覺醒和環境的變化。當今社會,人們對于飲酒的態度正在經歷一場革命性的變革。
2008年開始,中國酒業協會就開始倡導“理性飲酒”的理念,直到2015年正式以項目形式每年固定下來,這恰是理性飲酒問題被逐步改善的一部分。
據悉,中國酒業協會酒與社會責任促進委員會自2015年成立以來,針對理性飲酒三大問題領域,開展“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系列活動。八年來,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活動影響人群從2015年的3000萬人次到2022年的3.5億人次,宣傳周主題微電影播放量達8000萬次。
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何勇表示,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段,都需要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一方面要和行業、企業這些主要的參與者們取得共識,因為只有這樣過以后,大家才能形成合力,一起來做一件事情。
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何勇。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年輕化成為當下白酒消費的重要趨勢,年輕人日益成為酒類市場的新銳消費群體。各大白酒企業也在今年動作頻頻,貴州茅臺(600519.SH,股價1799.9元,市值22610.3億元)、瀘州老窖(000568.SZ,股價220.36元,市值3243.67億元)推出咖啡、巧克力、奶茶等產品,洋河推出微分子,金沙推出小醬等產品。
作為一個公益品牌,理性飲酒如何吸引年輕人,讓理性飲酒理念深入年輕消費群體中?
對此,何勇表示,酒類消費者不僅僅包含年輕人,作為社會化轉型中的重要社會化活動,理性飲酒不應該細分人群,要更廣泛接納與酒有關的消費人群。他說:“我們的社會責任沒有門檻,希望更多的消費者能夠去走進公益、了解公益。”
另一方面,實際上,酒企目前面臨極大的銷量壓力,但從追求更有品質的消費需求出發,酒企恰恰步入了“高品質產品”的質量發展階段,這也推動了理性飲酒的發展。
作為行業龍頭,五糧液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酒業協會酒與社會促進工作委員會當值理事長曾從欽在致辭中表示,做好理性飲酒推廣工作,要以更堅定的決心、更廣闊的視野,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推動中國酒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尤其名酒企業要做好帶頭示范,傳遞酒業溫度,倡導理性價值,構筑健康風尚。
據了解,五糧液(000858.SZ,股價159.93元,市值6207.86億元)自2015年開始就積極地參與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的各項活動。五糧液副董事長張宇表示,未來,五糧液將繼續深度地融入和參與我們的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以及一系列的社會公益事業,通過公益的力量來反哺產業發展,為理性飲酒價值賦能,助力白酒行業健康綠色可持續的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