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03 16:54:23
每經記者 孫磊 每經編輯 裴健如
進入四季度以來,各車企開始全力沖刺全年銷售目標,車市“價格戰”的火藥味兒也更為濃烈。
11月2日晚間,零跑汽車在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零跑汽車全系車型有優惠,最高金融貼息1萬元/輛。“11月1日至11月30日,消費者下定零跑T03、零跑C01、零跑C11、零跑C01超級增程、零跑C11超級增程,均可享受金融貼息、選裝基金等多重購車福利。”零跑汽車方面稱。
在零跑汽車之前,比亞迪也官宣對多款車型降價,降價幅度在幾千至數萬元不等。此外,近期上市的新車也推出了限時特價。例如,歐拉品牌近期推出的閃電貓暗夜版車型,就于上市期間同步推出官方限時現金鉅惠政策,新車共有555km尊貴版、705km長續航版以及四驅高性能版三款車型,即日起至11月30日的訂購用戶,可減免3萬元現金,優惠后新車售價區間為17.63萬~24.13萬元。
“整個市場的卷,應該會長期存在。”比亞迪海洋網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張卓曾坦言。
四季度車市價格戰愈發激烈
具體來看,比亞迪方面表示,11月1日~30日開展限時訂金抵購車款活動,護衛艦07享2000元訂金抵2萬元;海豚、海豹冠軍版享2000元抵9000元;宋PLUS冠軍版和驅逐艦05冠軍版享2000元抵7000元。此外,還有全系享2年0息、最高8000元置換補貼等優惠。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2023年半年度業績會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直言:“比亞迪未來3至5年會打價格戰,或在細分領域打價格戰,比亞迪有充足的準備。”
事實上,打響本輪降價第一槍的比亞迪,可以說是底氣十足。比亞迪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實現營業收入4222.75億元,同比增長57.75%;實現歸母凈利潤213.67億元,同比增長129.47%。其中,第三季度營收1621.51億元,同比增長38.49%;凈利潤104.13億元,同比增長82.16%。
不過,比亞迪也有年底沖量壓力,此前比亞迪定下的年度銷量目標為300萬輛,要達成這一目標,比亞迪11月和12月的單月銷量須實現30萬輛以上,而今年10月是比亞迪首次突破30萬輛月銷量。
零跑汽車提供購車優惠也被視為其沖擊銷量目標的手段之一。此前,零跑汽車方面表示,其希望第四季度每月銷量突破1.8萬輛。而在剛剛過去的10月,零跑汽車銷量創新高,首次達到1.8萬輛,其同樣希望借助全系車型優惠帶來的銷售增量,實現此前制定的目標。
此外,不少近期上市的新車也采用多種優惠方式參與市場競爭。例如,廣汽傳祺的旗艦車型——ES9于日前上市,其售價為22.98萬~26.98萬元,同時還可享至高2萬元置換補貼;領克汽車也宣布,11月內完成領克08車型大定鎖單,且于12月31日完成提車,即可享受6000元購車補貼、免費升級哈曼卡頓23揚聲器音響等權益。據了解,領克08上市還不足兩個月,其在9月8日上市,共推出5款車型,售價區間為20.88萬~28.80萬元。
全力沖刺年度銷量目標
事實上,業內曾多次呼吁拒絕“價格戰”,不少證券機構也稱“價格戰”將對整車企業的盈利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但結合市場情況來看,多數車企通過下調售價實現了銷量方面的提升,國內車市“金九銀十”效應也因此重新顯現。
乘聯會發布數據顯示,9月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203.6萬輛,同比增長4.7%,環比增長4.9%;1~9月累計零售銷量1540.9萬輛,同比增長2.1%。9月批發銷量247.3萬輛,同比增長6.2%,環比增長9.6%;1~9月累計批發銷量1800.1萬輛,同比增長6.2%。
“初步推算,10月狹義乘用車零售市場約為202.0萬輛左右,環比增長0.1%,同比增長9.5%。其中,新能源汽車零售75.0萬輛左右,環比增長0.9%,同比增長34.6%,滲透率約37.1%。”乘聯會方面表示,第四季度是完成全年目標的關鍵期,車企促銷政策或將持續。
但需要注意的是,“價格戰”對渠道端的壓力正在加大。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方面稱,目前,經銷商經營狀況恢復不及預期。部分廠家為年底沖量,對經銷商任務量要求增加,而為了達成全年任務目標拿到年終返利,經銷商降價促銷,新車價格不斷下探,盈利壓力持續。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此前的調研數據,有47.2%的經銷商任務完成度在六到八成,基本符合正常銷售節奏,不過也有19.1%的經銷商表示才完成全年任務的一半左右,距離全年任務目標差距較大。
在此背景下,11月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月度形勢分析會”上判斷,進入11月,廠家和經銷商進入全年目標沖刺階段,市場需求將好于10月。
“車企‘雙11’購車促銷活動、廣州國際車展啟動、新車上市等因素有利于提振汽車銷量,同時,地方購車補貼、車企促銷活動仍在延續,預計11月份零售量環比增長將達到10%左右,大約210萬輛。”郎學紅認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