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07 21:40:32
◎對于此次陳少杰失聯的消息,接待《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斗魚公司人士稱,公司暫時沒有對外口徑,正在內部核實。
◎“斗魚最大的問題依然是盈利難題,游戲直播、短視頻整體營收場景單一,且面對泛娛樂直播短視頻進擊游戲垂直領域,除了背靠騰訊IP護城河外,缺乏更有效的制衡手段。真正要爆發(fā),或在內容創(chuàng)作上出現極大創(chuàng)新,或在電競賽事上有重大突破,但上述內容層面的變革,都需要拓寬營收場景。”游戲產業(yè)分析師張書樂表示。
每經記者 陳晴 每經編輯 魏官紅
曾經的明星企業(yè),陷入了輿論漩渦。
近日,有媒體報道,斗魚董事會主席兼CEO陳少杰已于近日失聯。
11月6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斗魚武漢總部,即位于光谷的新發(fā)展國際中心。記者現場探訪看到,公司員工仍在正常上班,但陳少杰本人并沒有露面。對于此次陳少杰失聯的消息,接待《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斗魚公司人士稱,公司暫時沒有對外口徑,正在內部核實。
陳少杰失聯消息背后,是公司近年來經營已經陷入瓶頸,最新股價更是相比2021年高峰期跌去了95%以上。
11月6日下午,斗魚前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晴 攝
陳少杰和他創(chuàng)立并執(zhí)掌的斗魚一度風光無兩。
斗魚的前身為生放送直播。2010年,年僅26歲的陳少杰,買下了國內“二次元網站鼻祖”A站,并在其中成立了“生放送”頻道。四年后,他將“生放送”頻道從A站獨立出來,并與張文明共同創(chuàng)立了國內直播平臺——“斗魚TV”。
此后的短短幾年間,斗魚突飛猛進,并獲得了包括騰訊投資、紅杉中國等知名資本的投資。
資本助力之下,2019年7月,斗魚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首日市值接近40億美元。陳少杰的個人財富也隨之暴漲,當年10月,陳少杰以25億元人民幣的身家,位列《2019年胡潤百富榜》第1507位。
這樣一位曾經的風云人物,真的失聯了?11月6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武漢斗魚總部進行核實,但公司拒絕給出公開的回復。
當記者提出陳少杰是否可以露面來消除外界疑慮時。公司內部人士表示,本月中旬公司將發(fā)布三季報,一般來說陳少杰會出席,屆時大家可以關注。
對于陳少杰失聯的消息,市場傳言最多的版本是該事可能與此前斗魚直播間“長沙鄉(xiāng)村敢死隊”有關,該直播間曾被曝涉賭。但上述傳聞尚未經證實。
陳少杰失聯的消息對于公司影響如何?“對于整體運營維護在軌道上的平臺,短期內如無大的戰(zhàn)略性變動,不會有大的影響。”11月7日,游戲產業(yè)分析師張書樂微信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不過,資本市場已經有所反應。在陳少杰失聯傳聞影響下,隔夜,中概股斗魚股價暴跌。盤中最低跌13.35%,一度觸及0.81美元/股,股價創(chuàng)歷史新低。截至收盤,斗魚的股價跌10.04%,報0.84美元/股,市值2.7億美元。
圖片來源:公司股價走勢截圖
相比2021年斗魚最高時20.54美元/股的股價,如今的斗魚股價已經跌去了95%。
如今的斗魚,離巔峰時期相距甚遠。
從2021年開始,斗魚的發(fā)展開始變慢并逐漸“消音”。一方面,2020年,斗魚曾計劃與虎牙合并,但未獲得監(jiān)管機構方面批準。
另一方面,隨著抖音、快手、B站等平臺崛起并瞄準游戲直播,斗魚這類垂直游戲直播平臺的蛋糕被搶食,頭部主播也逐步流失。
從營收上來看,斗魚2020年-2022年的營收規(guī)模分別為96億元、91億元、71億元,處于下滑軌道;凈利潤數據來看,2021年和2022年斗魚更是連續(xù)兩年虧損。至2023年,在降本增效的策略之下,斗魚實現扭虧為盈,但營收仍然連續(xù)兩個季度下滑。
行業(yè)生變,同為游戲直播平臺頭部企業(yè)的虎牙的日子也不好過。虎牙在2020年—2022年的營收分別為109億元、114億元和92億元,增長停滯。2021年初,虎牙股價最高曾達到36.33美元/股,截至目前也已跌去九成。
“斗魚最大的問題依然是盈利難題,游戲直播、短視頻整體營收場景單一,且面對泛娛樂直播短視頻進擊游戲垂直領域,除了背靠騰訊IP護城河外,缺乏更有效的制衡手段。真正要爆發(fā),或在內容創(chuàng)作上出現極大創(chuàng)新,或在電競賽事上有重大突破,但上述內容層面的變革,都需要拓寬營收場景。”張書樂表示。
除了經營陷入瓶頸,斗魚還面臨監(jiān)管部門的壓力。2023年5月8日,“網信中國”發(fā)文稱,針對斗魚平臺存在的色情、低俗等嚴重生態(tài)問題,5月8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湖北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派出工作組,進駐斗魚平臺開展為期1個月的集中整改督導。
這對于斗魚來說并非首次。近幾年,斗魚曾經多次被相關部門點名。例如2020年,國家網信辦方面發(fā)文稱,經查,“斗魚直播”等10家網絡直播平臺存在傳播低俗庸俗內容等問題,未能有效履行企業(yè)主體責任。國家網信辦指導屬地網信辦依法依規(guī)約談上述平臺企業(yè)。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董興生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