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07 22:37:00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彭水萍
2023年11月3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3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峰會”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酒店隆重舉行。
在以“全面注冊制下券商投行機遇與發展”為主題的圓桌對話環節中,民生證券副總裁、投資銀行事業部總裁王學春進行了話題分享。
在注冊制全面鋪開的背景下,市場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變化,對投行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王學春在活動現場談了自己的觀察和思考。
在王學春看來,這5年注冊制的落地對整個行業生態的變化體現在3個方面,“注冊制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理念,使得擬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需要非常公開、透明。對上市公司來講,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是越來越高了,信息披露的高要求也就導致了我們對擬上市公司質量、規范性的要求越來越高。”
“大家都知道,原來IPO(首次公開募股)有23倍的發行市盈率紅線,隨著注冊制改革,新股發行實行市場化詢價,這種狀況就不復存在了。對投行的要求,我們經常講的一句話叫作從可批性向可投性轉化,同時發揮市場的市場化定價功能。”王學春表示。
今年來,民生證券的投行業務無論是收入,還是排名、市占率都實現了逆勢增長。目前,公司的股權融資業務已經躋身行業的頭部陣營,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公司做對了什么?
王學春表示,公司近年來投行業務發展較快,綜合分析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因為之前民生證券是市場上為數不多的民營券商,我們的投行業務在幾年前就把自己定位為服務于成長型、科技型的中小民營企業,從過來的歷程來看,當時的定位確實走對了。近5年來我們的投行業務抓住了國家創新發展的戰略,抓住了注冊制的時機,推薦了大批民營企業到資本市場上市,科創板有30多家,創業板也有30多家,并且都是科技型的中小企業,這一點與公司幾年前的定位有關系。此外“這幾年我們一直堅持專業和專注的工作理念,從自下而上的角度,業務部門一定要形成自己的行業特色,只有這樣才能給客戶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我們要求專業,同時也要對客戶專注,專注就是要堅持長期主義的理念,不只看短期的利益。不要認為覺得項目還小,2、3年內上市提不上議事日程就不跟蹤了。公司一直強調,要求我們的團隊對所有的客戶一視同仁,我們提的口號叫‘與客戶共成長’。在這樣的理念下,我們在成長,客戶也在成長,成長到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可以把客戶推向資本市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