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15 11:54:35
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期間,中國互聯網企業展開了一場關于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討論,積極探索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和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每經記者 唐元 每經編輯 楊歡
回望過去的十年,網絡購物、物聯網、智能制造、移動支付等數字經濟新業態蓬勃發展,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而今,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5G等數字技術蓬勃發展,更多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極大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
人類社會正在進入以數字化生產力為主要標志的新階段,互聯網企業如何把握機遇乘勢而上?更加注重綠色可持續發展,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敢于創新數字化治理轉型。
建設包容、普惠、有韌性的數字世界,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期間,中國互聯網企業展開了一場關于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討論,積極探索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和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當前,全球經濟正因為貿易壁壘、金融風險、環境變化等一系列新挑戰迎來新的發展節點,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成為這一時代的重要命題。在這一重要時刻,互聯網企業肩負重要使命,其新技術新理念新模式在推動解決環境問題、社會問題、治理問題方面都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百度集團副總裁張東晨在現場分享環節表示,百度致力于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轉型,挖掘和創新社會發展機遇,并取得了一些實踐成果。例如,在出行領域,百度ACE智能交通引擎已在全國超50個城市落地,極大提升了當地交通出行效率,減少碳排放。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今年1月發布的數據顯示,百度“ACE交通引擎”助力保定市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44萬噸,相當于種植24萬棵樹。“在云服務領域,百度致力于建設高效率、低能耗的綠色數據中心,為智能經濟時代注入綠色動能。”張東晨表示。
同樣,作為引領全球創新和發展的佼佼者,互聯網企業越來越成為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先鋒,通過融合創新與責任,助力構建綠色數字的新未來。
站在中國互聯網企業發展即將迎來30周年的節點上,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和中國經營報聯合出品的《2023年中國互聯網企業ESG與可持續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框架在現場發布。
數據分析、案例研究、專家評述……《報告》中詳盡的研究成果,為互聯網企業提供了ESG的指導與參考,旨在助力互聯網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與升級。
《報告》提到,一方面,通過推進綠色創新、注重社會責任、關懷環境保護,中國互聯網企業正在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積極塑造數字社會的未來。另一方面,通過數字化助力綠色化,推動綠色化在可追溯、可評估、可認證方向上不斷前進,推動企業綠色目標的實現。
互聯網真正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早在多年前,“地球村”的概念就已經深入人心。如今,在全世界范圍內,約有48.8億人在“網上沖浪”,占到了世界總人口的60.6%。
如何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提供普惠數字醫療”是國家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重要一環。咖薈現場,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與騰訊公司共同發起的互聯網·健康普惠專項基金正式籌備啟動。
該專項基金旨在助力健康領域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推動數字化服務普惠應用及數字健康融合發展,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億萬人民群眾。
加快數字技術的普及不僅提升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重點民生領域數字化水平,為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提供了新路徑,也在數字鄉村、數字文旅等方向全面賦能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盛瑞生介紹,四川涼山懸崖村如今已成為一個特色旅游景點,中國平安保險通過為四川懸崖村、湖南十八洞村等地點定制鄉村精品旅游線路,利用VR數字化技術讓用戶在“數字鄉村”小程序上虛擬體驗精品路線,閱覽當地自然景觀和購買農產品。
盛瑞生還談到,互聯網技術讓鄉村教育和城市教育能夠有機結合起來,“我們把深圳一所名校教學的場景與廣西百色地區的鄉村教育場景用‘雙師課堂’互聯網的技術連接在一起,深圳的老師可以直接點名百色地區鄉村學校的學生回答問題,考察他對這門課的學習掌握程度。”
據他介紹,過去幾年,利用互聯網賦能智慧課堂已經在全國超千所鄉村學校落地實現。“總之,互聯網技術幫助我們在鄉村振興,承擔企業社會責任,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等方面,找到了一些很好的方法。”
論壇上,圍繞綠色可持續發展、社會責任、數字化轉型治理等ESG領域話題,在場嘉賓展開了熱烈的交流與分享,探索中國互聯網企業在世界可持續發展目標進程中,如何進一步發揮更多、更積極的引領作用。
當互聯網遇上教育,如何具體在實踐中進行表達?
中國兒童中心是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校外教育機構和兒童發展應用性機構,長期以來圍繞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校外教育、家庭教育、托管服務、學前教育、兒童營養健康、文化出版等各個領域,通過科研、培訓、活動、交流等路徑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長。
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分享,數字化建設是中國兒童中心目前的主要任務,并致力于統籌推進全國校外數字化建設。例如,在首屆全國校外教育數字化建設論壇上,中國兒童中心、互聯網企業以及諸多校外教育同仁均在現場就訴求找到了目標方向。
此外,在談到互聯網教育和傳統教育的關系時,他坦言,“互聯網教育不可能完全代替傳統教育,但是互聯網技術完全可以重塑和重構傳統教育。因此,在互聯網的加持下,教育的全要素、全業務、全領域的轉型是一個必然的過程,所以,‘互聯網+教育’是推動現代化教育的必由之路。”
而當目標聚焦在互聯網賦能鄉村振興時,盛瑞生就在現場介紹道,平安集團在2018年便通過整合金融、科技之力,啟動面向“村官產業幫扶、村醫健康幫扶、村教教育幫扶”的“三村工程”,打造了從金融扶貧到鄉村振興的行業典型。
張東晨則從出行領域、創新綠色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展開了具體分享,在他看來,百度始終堅持利用科技,讓復雜的世界更簡單,用可持續發展的思維發現新的機遇。據他透露,2020年,百度提出五年為全社會培養500萬AI人才,截至目前已經培養420萬AI人才,為進一步加速產業變革,2023年百度事業大會發布人才培養星河計劃,將為社會再培養500萬大模型人才。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