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價格戰抬頭 “保級戰”還是“生死局”?中通Q3市占率22.4%調低全年目標

          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17 23:56:32

          ◎旺季將至,價格戰的回歸,也讓整個快遞三季度顯現出動力不足的態勢。從現階段來看,以價換量仍是紅海快遞市場最直接的競爭武器。特別是后來者極兔速遞以千億港元市值登陸資本市場,讓原本緊張的市場氛圍又沉重一分。

          每經記者 王郁彪    每經編輯 劉雪梅    

          三季度“增收”“增利”難兩全,穩坐快遞市場頭把交椅的中通也未能幸免。不過,營收凈利雙向正增長,仍能窺見中通的“厚實”。

          11月17日,中通快遞(HK02057,股價179港元,市值1459.05億港元)公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財報顯示,調整后凈利潤同比增長25.0%至23億元(人民幣,下同)。而營收上,三季度中通快遞收入為90.76億元,同比增長僅1.5%。

          不過,橫向對比市面頭部快遞公司,中通三季度業績雙向正增長已實屬不易。三季度是快遞公司傳統淡季,各家業績普遍顯露出動力不足的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特別是季度收入上,順豐、韻達均同比下滑,圓通也僅微增0.01%。

          更為重要的是,年末旺季前,快遞“價格戰”似有抬頭之勢。三季度,中通核心快遞業務單票收入下降13.5%。二季度單票收入同比降幅為7.8%,一季度為同比降3.7%。三季度,韻達和申通單票價格降幅也在10%以上。

          “面對加劇的價格競爭,中通專注獲取有盈利的業務增量。同時維護市場占有率,做好旺季產能部署等支持。”中通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賴梅松如此表示。

          能做到不過度犧牲利潤,去進行市場競爭的比拼,無疑得益于中通的業務底座。但從歷史的情況來看,這樣的“平衡”一定程度只能在短期內奏效。不過,年末旺季即將到來,價格這個“勝負手”能帶來何等效果,很快就能顯現。

          截至11月17日港股收盤,中通快遞交前一交易日股價下跌4.28%為179港元/股,總市值為1459.05億港元。美東時間11月16日美股收盤,中通快遞股價下跌1.11%報24.04美元/股。

          Q3包裹量同比增18.1%,市場份額擴大至22.4%

          與利潤一同向好的中通三季度快遞業務量。與其他行業或有不同,業務量是快遞市場競爭最為核心的指標之一。三季度,中通業務量同比增長18.1%達75億件,超過了三季度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16.7%的行業均值。

          三季度,中通市場份額擴大至22.4%。不過,中通調低了今年全年市場份額增長1.5個百分點的目標。

          “鑒于以價換量的非理性競爭對行業整體盈利水平的侵蝕,我們原本全年增長1.5個百分點的市場份額目標已經不合理。我們仍然維持全年業務量達到292.7億至302.4億件的區間的指引,同比增長為20%至24%。”中通首席財務官顏惠萍如此表示。

          針對三季度核心快遞業務單票收入的下降,中通也在財報中解釋,與行業相比,中通優化直客業務占比的力度更大,影響單票收入下降也較大,除此之外,為保障市場份額所提供的增量補貼及包裹重量下降也是單價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賴梅松指出,服務質量、業務規模和盈利水平三者同步平衡提增的戰略一直未變。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運營效率,以及行業利潤貢獻、穩定和盈利的加盟網絡,是中通長期追求的目標。

          從經營數據來看,截至2023年9月30日,中通擁有97個分揀中心,超31000個攬/派件網點,直接網絡合作伙伴數量約6000名,分揀中心間干線運輸路線約3800條,自有干線車輛數量約為10000輛,其中超9300輛自有車輛為車長15至17米的高運力車型。

          三季度快遞“動力不足”盼旺季“逆風翻盤”

          旺季將至,價格戰的回歸,也讓整個快遞三季度顯現出動力不足的態勢。從現階段來看,以價換量仍是紅海快遞市場最直接的競爭武器。特別是后來者極兔速遞以千億港元市值登陸資本市場,讓原本緊張的市場氛圍又沉重一分。

          對快遞旺季價格戰的形勢,上海證券研報認為,單票收入方面,除圓通以外,其余主要快遞公司9月的單票收入呈現環比改善趨勢,進入旺季以后,核心快遞公司的規模效應疊加其成本管控能力持續改善,或將為快遞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空間。

          三季度中通正是這么做的。雖然單票收入有所降低,成本一側,中通三季度在極力把控,“穩”字當頭。中通財報顯示,三季度,中通單票分揀加運輸成本下降11%,超出預期。銷售管理費用占收入比重穩定在5%左右。經營性現金流為29億元,資本支出為13億元。

          旺季來臨,各家都在渴望一次“逆風翻盤”的機會。成本管控固然是穩定經營的重要舉措,但業務增量的補給,才是維持市場地位的第一要義。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攬收快遞包裹52.64億件,同比增長23.22%,日均業務量是平日業務量的1.4倍。11月11日當天,共攬收快遞包裹6.39億件,是平日業務量的1.87倍,同比增長15.76%。

          年末快遞旺季,雙11大促是第一波,也是最重要一波的沖量期。從今年雙11情況來看,快遞業務的增量還是在持續恢復中。今年“雙11”旺季期間,中通全網訂單連續破億,單日業務量峰值超1.4億。

          不過,這依然未改變“狼多肉少”的局面。快遞市場與電商市場一樣,增量難尋。快遞物流專家趙小敏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快遞企業需要關注服務的精準度以及客戶和用戶的粘性。

          而快遞企業的競爭上,“保住年底、保住雙11的排名,對各家,特別是爭奪戰最膠著的幾家至關重要。一定程度上,年末競爭是場‘保級戰’,對明年發展是重要觀點一樣的作用。”他如此補充。

          更為重要的是,快遞公司完成資本化動作后,新一輪并購整合的起點也將隨之到來,既是“保級戰”,也是“生死局”。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аv天堂手机版在线观看 | 日韩午夜福利视频100集 |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日本 | 一级a在免费线看久久 | 一本中文在线视频 |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