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03 11:07:51
每經編輯 畢陸名
破譯一個甲骨文可以獲獎10萬元的“懸賞令”,近日公示了第二批獲獎成果名單。
中國文字博物館11月30日公布了《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釋讀優秀成果獲獎名單公示》,全文如下:
按照《關于征集評選第二批甲骨文釋讀優秀成果的獎勵公告》,現將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釋讀優秀成果獲獎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6日。
經甲骨文釋讀專家委員會評審,擬入選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釋讀優秀成果的共5項。
其中,一等獎2項,分別為:
1.復旦大學陳劍提交的考釋文章《釋甲骨金文的“徹”字異體——據卜辭類組差異釋字之又一例》;
2.吉林大學周忠兵提交的考釋文章《出土文獻所見“仆臣臺”之“臺”考》。
二等獎3項,分別為:
1.首都師范大學王子楊提交的考釋文章《甲骨金文舊釋“競”之字皆當改釋為“麗”》;
2.復旦大學謝明文提交的考釋文章《試論“揚”的一種異體——兼說“圭”字》;
3.吉林大學李春桃提交的考釋文章《釋甲骨文中的“觴”字》。
公示期內,如有異議,請以書面方式向中國文字博物館反映,并提供必要的證據材料,以便核實查證。提出異議者須提供本人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聯系電話等有效聯系方式(我們將予以嚴格保密),凡匿名、冒名或超出期限的異議不予受理。
據中國文字博物館2019年5月公布的《關于征集評選第二批甲骨文釋讀優秀成果的獎勵公告》,獎勵標準提到:
1、對破譯未釋讀甲骨文并經專家委員會鑒定通過的研究成果,單字獎勵10萬元;對存爭議甲骨文作出新的釋讀并經專家委員會鑒定通過的研究成果,單字獎勵5萬元。
2、對破譯未釋讀甲骨文并經專家委員會鑒定通過的研究成果,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審核后,可認定為承擔1項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
此前,因發布了破譯一個甲骨文可以獲獎10萬元的“懸賞令”,這一推動甲骨文研究的活動曾受到社會輿論高度關注。
據澎湃新聞報道,中國文字博物館于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先后開展了兩次甲骨文釋讀優秀成果征集評選工作:
截至2017年9月30日第一批收到論證報告65篇,經過專家初審、終評,最終評選結果是:復旦大學蔣玉斌先生獲得優秀成果一等獎1篇,獎勵資金10萬元,清華大學王子楊先生獲得優秀成果二等獎1篇,獎勵資金5萬元。截至2019年10月31日,第二批收到論證報告84篇,目前,第二批甲骨文釋讀優秀成果初評已經結束,正在推進終評工作。
另據新華社報道,甲骨文作為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基因。隨著科技的發展,目前,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知識圖譜等計算機技術的賦能之下,我國的甲骨文整理與研究取得多項突破,正加速進入人工智能時代。
目前還有三分之二的甲骨文字仍未破解,還有很多謎題等待揭開。面對如此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甲骨文研究工作也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尋找新的突破口。
據央視新聞報道,在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記者看到一些代碼正在代替人力,對甲骨文拓片進行整理工作。人工智能模型正在做的,就是要將重復的拓片找出來,拼湊成更完整的版本。研究員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這四張拓片,其實都是從同一片甲骨上拓印下來的,雖然各有殘缺,但仔細辨認,還能看出它們是一樣的。
然而像這兩組重復的拓片,用肉眼幾乎無法看出相似。
微軟亞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員武智融:這兩片是在這片的左下角和這片的上部區域他們是重復的,這兩部分區域它其實并沒有文字的信息,模型是完全根據這個圖像本身的紋理信息判斷他們是重復了。有了這種對應關系以后,我們就可以把這兩個它的疊加拼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更完整的拓片。
為了人工智能更精準,就需要將拓片分解成小方塊,進行局部比對。并讓計算機模擬出各種模糊、缺損的圖像效果,讓人工智能學會排除干擾因素?,F在,用人工智能去將一張拓片與另外18萬張拓片逐一進行比對,只需要3~5分鐘,而在傳統的工作方法中,卻是以年為計量單位的浩瀚工程。
目前,已有上百組甲骨材料通過人工智能實現拼合,許多歷史片段,得以重見天日。
眼下,甲骨文智能識別、甲骨文辭例的機器檢索、甲骨文在線數據庫等不少新技術已經進入應用階段,正在推動解決甲骨文研究中的各類難題。下一步,人工智能還將在甲骨文文字的破譯方面展開更多探索。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文字博物館、央視新聞、新華社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