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04 13:21:02
每經編輯 畢陸名
據新華社12月4日消息,記者從上海市文旅局執法總隊了解到,他們已關注“五月天演唱會被質疑假唱”輿情。今年11月,上海蘊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上海體育場舉辦8場五月天“好好好想見到你”演唱會。根據大型營業性演出管理機制,演出期間,每場均有市、區兩級文化執法工作人員現場監管。市文旅局執法總隊對此次涉嫌“假唱”輿情高度重視,已按照《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要求主辦方配合調查,待有關情況依法核實后,將及時回應網友關切。
據央視新聞消息,記者今天(12月4日)上午了解到,“五月天”上海演唱會的原始視頻、音頻,目前已提交屬地文化市場稽查部門,有關部門將對提供的音視頻內容進行科學的測評分析,并公布調查結果。
近日,五月天被質疑在演唱會上假唱。有博主制作視頻,對五月天上海演唱會12首歌的真假唱進行鑒定。“五月天假唱鑒定”登上微博熱搜第一。在因“假唱”爭議被送上熱搜“炙烤”了近一天后,五月天方面終于首次回應稱,12月8號凌晨,巴黎演唱會直播3小時。
對于此舉,曾向消協舉報的音樂博主@聲理學發文稱,所謂“全民參與,全民見證”這樣的話術,是混淆視聽。
“尤其是當我看見評論區五月天粉絲的評論:‘最溫柔的回應’、‘有態度的回應’………諸如此類云云,我便覺得相當可笑。這么溫柔,這么有態度,怎么不敢說一句清者自清呢。甚至還有粉絲說出‘世界以痛吻他,他卻報之以歌’……看來以后泰戈爾的這個名句會多一層注釋:世人痛批五月天假唱,五月天卻唱首歌就完事了。”
五月天在華語樂壇的地位和影響力與周杰倫、蔡依林等無異,是90后青春回憶的重要組成部分,“假唱”若坐實著實有些“毀童年”,有人吐槽稱:“頂級樂隊的演唱會假唱就像在五星級酒店吃到預制菜”。
11月,五月天2023“好好好想見到你”演唱會在上海連開八場,光正式開票前在“大麥想看”上已有264.3萬人標注,最終觀眾累計將超36萬人次。
但近期,Up主“麥田農夫”接到網友投稿稱五月天演唱會存在“假唱”,該Up主選取了粉絲在演唱會現場拍攝的12首歌曲,提取人聲進行分析。據他判定,12首歌曲中,《干杯》《戀愛ING》《知足》《愛人錯過》《傷心的人別聽慢歌》為假唱,其中《愛人錯過》為五月天與樂隊告五人的合唱作品,而告五人為真唱,五月天為假唱。
12月1日,音樂博主@聲理學表示以微薄之力,向中國消費者協會舉報五月天公然假唱。博主稱,五月天在個人演唱會公然假唱的行為,嚴重侵犯了消費者權益,理應承擔賠償,以及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徹查到底,給予公眾尤其是消費者一個公道。
對此,12月3日深夜,五月天所屬經紀公司相信音樂發了一條微博,稱“全民參與,全民見證”,表示將于北京時間12月8日凌晨3點舉行的“好好好想見到你”巴黎站演唱會,將采用全程直播的方式。有歌迷表示支持,稱“已定好鬧鐘”,更有鐵粉稱“最好的報復是美麗,最美的盛開是反擊”。
據九派新聞報道,12月4日,中國演出行業協會一工作人員稱,已關注到此事,目前正在等文化執法部門的處理結果,之后會在官網或者公眾號發布通知。
12月3日,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回應,他們會將情況記錄下來,根據情況進行判定。“如果后續涉及調查,會在官方平臺進行公布。”
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的一名工作人員稱,五月天今年在北京舉辦的6場演唱會上,他們均有安排幾名執法人員在現場進行監管,主要監管表演曲目與審批內容是否一致,“而且我們的位置也是在中控臺附近。”
關于真假唱的問題,有關部門早就有過明確規定演藝人員不得出現假唱、假演奏欺騙觀眾的行為,否則將會面臨相關處罰。
2009年的時候,我國就有打擊假唱的情況,2021年更是將商業場合禁止假唱寫進了《演出行業演藝人員從業自律管理辦法》。假設五月天真的違反了《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
在極端情況下,甚至有可能會被吊銷演出許可證,并可能面臨禁演的風險。
2023年,演唱會市場格外熱鬧,五月天再度成為“演唱會忙人”。
截至目前,已在北京、杭州、武漢、上海等城市共演出39場,演出排期密集,經常一城連唱四天。2023年11月,五月天在上海共舉辦了8場演唱會。
據藍鯨財經報道,其中上海場11月12日至21日共演出8場,最高票價為1855元,最低為355元,按上海體育場7.2萬座位數計算,單在上海一地,五月天就吸金超6億。
演唱會的火爆也體現在了應援物的銷售上,據極目新聞報道,五月天北京演唱會光熒光棒銷售就達5萬根,總額突破700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五月天是華語最具商業價值團體之一。作為臺灣流行音樂巔峰時期的樂團,五月天至今已出道26年,代表作包括《突然好想你》、《知足》、《戀愛ing》等KTV金曲,也包括《一半人生》等影視OST,堪稱當代華語流行音樂的頂級天團,此前音樂平臺爭搶音樂版權時,除了周杰倫外,擁有五月天的相信音樂也是重要的爭搶對象。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華社、藍鯨財經、九派新聞、公開資料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趙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