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04 21:15:40
一個形象的比喻是,貼江而行的沿江高鐵是“鐵脊梁”,更是經濟發展的“金腰帶”。
每經記者 劉艷美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新華社
合肥晚報消息,近日,《新建合肥至武漢高速鐵路安徽段站前及四電相關工程施工總價承包招標公告》正式發布,同日發布的還有《新建合肥至武漢高速鐵路(湖北段)站前工程招標公告》。滬渝蓉沿江高鐵合武段初步設計已于近期批復,全線將于12月底正式開工建設,計劃2028年6月底竣工。
合肥至武漢高速鐵路是沿江高鐵承東啟西的關鍵區段,東起合肥南站,途經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及湖北省麻城市、紅安縣,終至武漢樞紐,向東與合寧、合新高鐵銜接,向西與武宜、漢十、京廣高鐵銜接。
至此,滬渝蓉沿江高鐵主通道目前僅剩余宜昌至重慶(涪陵)段暫未開工建設,渝宜(宜涪)高鐵預計將在明年年底前正式開工。
解讀: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板塊,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在我國經濟版圖中具有獨特優勢和巨大潛力。
不久前,在南昌舉行的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強調,要從整體上謀劃和建設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加快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加強交通網絡的相互聯通和“公水鐵”等運輸方式的相互銜接,提升區域交通一體化水平。
其中,全線長約2100公里的沿江高鐵——也就是滬渝蓉高速鐵路,正是其中重要一環。一個形象的比喻是,貼江而行的沿江高鐵是“鐵脊梁”,更是經濟發展的“金腰帶”。
沿江高鐵為什么重要?此前有分析指出,既有沿江通道主要依托長江干線航道和公路(高速公路)等構建,在承載大容量、低成本貨運方面功能較為突出,而在應對高速、快捷的客運需求方面,顯得相對不足。
更重要的是,已建成的滬漢蓉鐵路作為客運專線,全線總體技術標準較低、差異較大,多數路段設計時速只有200-250公里,連接上、中、下游地區間的關鍵路段存在“卡脖子”現象。
在這樣的背景下,2018年7月,國家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推動長江經濟帶沿江高鐵通道建設實施方案》,確定沿江高鐵通道由成都、重慶-萬州-宜昌-荊門-武漢-合肥-南京-上海高鐵構成,全線為設計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
此后,“加快沿江高鐵建設”“建設成都重慶至上海沿江高鐵納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重大工程”等又相繼寫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等文件中。
沿江高鐵全線建成后,通勤時間這一“硬傷”將大大得到彌補。粗估算,屆時從上海到成都最快僅需7小時左右,從武漢到重慶則僅需3.5小時左右。沿江高鐵將串聯起長三角、長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使其真正成為一個人流、貨流密集往來的有機整體,進而提升城市群整體競爭力。
交通運輸部: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設
12月4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設的意見。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國港口和航道基礎設施數字化、生產運營管理和對外服務智慧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國際樞紐海港10萬噸級及以上集裝箱、散貨碼頭和長江干線、西江航運干線等內河高等級航道基本建成智能感知網。建設和改造一批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和干散貨碼頭。全面提升港口主要作業單證電子化率。加快內河電子航道圖建設,基本實現跨?。ㄗ灾螀^、直轄市)航道通航建筑物聯合調度,全面提升內河高等級航道公共信息服務智慧化水平。
長江流域13省市簽署合作協議
央視新聞消息,12月3日,記者從首屆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論壇上獲悉,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中國船級社與13省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上海組合港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共同簽署《加快長江航運現代化 推進綠色智能新發展合作協議》。各方將協同推進長江上中下游綠色智能航運發展,加快建成國內一流的綠色航運、智能船舶、現代監管、暢通航道和智慧港口。
“2023十大流行語”出爐
12月4日,《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2023十大流行語”。“新質生產力”“雙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種兵式旅游”“顯眼包”“搭子”“多巴胺××”“情緒價值”“質疑××,理解××,成為××”入選。
重慶打造萬億先進材料產業
華龍網消息,日前,重慶市經濟信息委印發《重慶市先進材料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市先進材料產業產值突破10000億元。國家重要輕合金、玻璃纖維及復合材料、合成材料產業基地基本打造完成,成為國家有重要影響力的特色先進材料產業集聚區。
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開園
云南網消息,12月3日,中老鐵路通車兩周年主題日活動暨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開園儀式在昆明舉行,昆明、上海、磨憨三地視頻連線,同步啟動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開園、上海云品入云廊及臨港昆明展示中心開館、磨憨臨港首發項目開工。
潘功勝:主動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重大轉型
12月4日,央行行長潘功勝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加強與財政、監管等政策的協調配合,持續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服務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繼續用好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和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延續實施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企業技術進步專項再貸款、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等,支持科技創新、民營小微、先進制造、綠色發展、普惠養老等領域健康發展,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主動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重大轉型,戰略上,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策略上,弱化房地產市場風險水平,防范房地產市場風險外溢,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健運行。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賃金融政策體系,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濃度比工業化前平均水平高50%
近日,中國氣象局發布《2022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張興贏介紹,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濃度比工業化前平均水平高出50%,但其增長率略低于前一年和前十年的平均水平,這很可能是由于碳循環的自然、短期變化造成。
此前,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2022年全球溫室氣體公報》指出,2022年全球大氣主要溫室氣體濃度繼續突破有儀器觀測以來的歷史記錄,其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417.9±0.2ppm,相比2021年,2022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增幅約2.2ppm。
溫室氣體減排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手段。張興贏表示,對比全球,2022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顯示,瓦里關全球大氣本底站觀測的二氧化碳濃度為419.3±0.2ppm,與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平均濃度大體相當,二氧化碳濃度較2021年度增幅約2.3ppm,與全球增幅基本持平,過去10年平均絕對增量為2.16ppm,低于全球同期增幅(2.46ppm)。
首次“國家工程師獎”表彰,83人、50個團隊擬入選
新華社4日消息,為表彰工程技術領域先進典型,激發引領廣大工程技術人才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黨中央、國務院決定,今年首次開展“國家工程師獎”表彰。根據評選表彰工作部署,在相關地區和部門組織推薦、集體研究的基礎上,經綜合評審、統籌考慮,確定丁文紅等83名個人為國家卓越工程師擬表彰對象、5G標準與產業創新團隊等50個團隊為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擬表彰對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