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12 15:46:55
每經記者 孫桐桐 每經編輯 裴健如
臨近歲末,自主品牌的發展勢頭依然強勁。
日前,乘聯會發布最新數據顯示,11月,我國自主品牌乘用車批發量市占率為59.7%,較去年同期提升4.6個百分點。自主品牌乘用車在新能源市場和出口市場獲得明顯增量,頭部自主車企轉型升級表現較好,奇瑞、比亞迪、長安、吉利等汽車品牌市場份額提升明顯。
“當前不少頭部自主車企在俄羅斯市場獲得了巨大增量,提升了產能利用率,改善了企業效益,同時這些資金收入也使他們在研發方面有更多的投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圖片來源:乘聯會
吉利反超一汽-大眾,奇瑞同比增長1.1倍
乘聯會數據顯示,在11月廠商批發銷量排名中,比亞迪汽車、奇瑞汽車、吉利汽車位列前三,合計占據27.6%的市場份額。
具體來看,比亞迪憑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較強優勢,以月銷30.1萬輛、同比增長31.1%的成績,蟬聯當月銷量冠軍,與位列第二的奇瑞汽車拉開近10萬輛的差距。
其中,比亞迪王朝和海洋網車型銷量為28.85萬輛,同比增長27.4%;騰勢汽車銷量為1.18萬輛,同比增長243.2%;仰望汽車銷量為408輛;方程豹汽車銷量為626輛;乘用車出口3.06萬輛,同比增長148.7%。
今年1~11月,比亞迪累計銷量為268.34萬輛,同比增長64.29%,其全年銷量目標為300萬輛,目前已經完成89%。為了“沖刺”年銷目標,比亞迪在11月和12月連續升級優惠活動,其中,王朝網推出“燃油轉訂基金”活動,至高可享2萬元補貼。同時,消費者購買海豹DM-i車型也可享受2000元抵扣7000元的優惠,此次促銷活動僅限于12月。
位列第二的奇瑞汽車,11月批發銷量實現大幅增長。數據顯示,11月,奇瑞汽車共銷售21.21萬輛新車,同比增長111%。其中,奇瑞品牌11月銷量為14.79萬輛,同比增長109%;星途品牌11月銷量1.53萬輛,同比增長173.3%;捷途品牌銷量4.1萬輛,同比增長139.7%。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孫磊 攝(資料圖)
今年以來,奇瑞汽車已連續11個月保持增長。截至目前,奇瑞汽車累計銷量約為166.56萬輛,同比增長47.8%。奇瑞汽車今年將銷量目標設為200萬輛,目前完成率為83.28%,仍有超33萬輛的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市場銷量已成為奇瑞汽車增長的重要引擎。“奇瑞50%以上的銷量都是在海外市場。奇瑞建了很多海外工廠,不少產品都針對國際化做了相應改進,所以有較大的海外增量。”崔東樹向記者表示。
11月,吉利汽車的表現也可圈可點。數據顯示,11月吉利批發銷量約為20萬輛,同比增長37.9%,在乘用車廠商11月批發量排名中位列第三。在11月廠商零售銷量排名中,吉利汽車則反超一汽-大眾位列第二。1~11月,吉利汽車累計銷量約為153.61萬輛,同比增長19%,按照其165萬輛的全年銷量目標測算,目前完成率超過93%。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汽車旗下新能源車型銷量表現不俗,頗有“翻盤”之勢。11月,吉利汽車新能源車型銷量為6.5萬輛,同比增長約88%;1~11月奇瑞新能源累計銷量超42萬輛,同比增長超50%。其中,吉利品牌的高端產品序列——吉利銀河,11月銷量為1.38萬輛,已連續5個月月銷過萬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孫桐桐 攝
深度布局供應鏈 頭部自主車企欲持續領跑
事實上,頭部自主車企銷量快速增長,與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數據顯示,11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滲透率為40.4%,較去年同期36%的滲透率提升4個百分點。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高達62.1%;豪華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為30.9%;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6.6%。
為了改變當前在電動車市場的落后局面,不少合資品牌也在加速布局電動車。比如福特品牌在近日推出了2024款福特電馬,售價23.98萬~35.98萬元。作為改款車型,新車對“三電”系統、智能化等均進行了升級。此外,上汽大眾ID.家族正在打破“合資電動車賣不動”的魔咒,11月ID.家族銷量約為1.56萬輛,單月交付量再創新高。截至目前,上汽大眾ID.家族累計銷量已達20萬輛。
在這樣的背景下,自主品牌如何長期保持先發優勢、持續領跑智能電動賽道,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看來,除了掌握核心技術之外,自主品牌在供應鏈上的管理至關重要。
“我們要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打造有韌性的供應鏈體系,推動汽車工業向電動化、智能化縱深發展。”李書福說。
基于此,在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期間,吉利不僅攜吉利銀河E8、領克08、極氪001FR、極氪009等多款新能源產品亮相,還展出了旗下新一代雷神電混技術、四碳化硅800V系統、高性能碳化硅四電機、甲醇汽車技術和綠色甲醇生態鏈、自研汽車衛星通信芯片、車規級高精度定位模組等最新技術。
而在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長劉寧看來,自主品牌在打造強大供應鏈體系的同時,也需要關注工業設計層面的話語權。他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設計已不僅僅是單體車型的設計,而是全系統、全價值鏈、全產業鏈的設計。它將是消費者選擇產品時的重要參考標準,是決定產品質量的關鍵要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