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14 12:50:27
◎亞馬遜宣布2024年將通過“4+1”戰略全面升級中國現有服務體系。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國內跨境電商平臺Shein、TikTok、Temu等都在爭相擁抱的全托管模式,仍然被亞馬遜全球開店“固執”地拒之門外。
每經記者 王紫薇 每經編輯 劉雪梅
12月12至13日,據稱是“三年之內規模最大”的2023亞馬遜全球開店峰會在深圳舉行。何為“規模最大”?12日的大會現場到了1萬多人,亞馬遜方面來了30多位高管,其中包括歐洲、日本、中東、澳大利亞、拉美等高潛力站點的負責人。
這種空前的陣容,透露出了這次大會一個不能明說、但明眼人都懂的目的:拉攏更多的中國賣家。亞馬遜內部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報名的站點“超多,只能挑一挑熱門站點”,“大家都想來現場和中國賣家面談”。
中國企業的出海大潮浩浩蕩蕩,這是2015年剛進入中國市場的亞馬遜全球開店不可想象的。亞馬遜全球副總裁、亞馬遜全球開店亞太區執行總裁戴竫斐在會后的采訪中表示,2015年,他們去與工廠談要不要出海做生意,大家興趣一般;這兩年,越來越多的傳統外貿轉型,主動找到亞馬遜詢問出海如何做生意。行業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些變化也與中國出口貿易的發展與產業結構的變化有關。
一邊是越來越多賣家希望出海尋求增長,一邊是越來越激烈的國內跨境電商平臺競爭,面對“全托管”等新的出海模式橫空出世,面對海外市場的新機遇,亞馬遜全球開店加速與中國賣家建聯、合作,想在這次出海紅利中劃出自己的那塊“蛋糕”。
此次,亞馬遜宣布2024年將通過“4+1”戰略全面升級中國現有服務體系。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國內跨境電商平臺Shein、TikTok、Temu等都在爭相擁抱的全托管模式,仍然被亞馬遜全球開店“固執”地拒之門外。
“或許我們要走的路比較難一點。”戴竫斐在會后的采訪中坦承,“(我們)希望賣家有創新的產品,而不是一樣的產品以價格來競爭。(我們這種做法)對企業來說可能在短時間內要求會比較高,但卻是他們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要走的路。”她說。
12日的主會場候場音樂,放的是中國人都耳熟能詳的《海闊天空》,主打一個貼近賣家;峰會選址深圳,因為這里的跨境商家活躍,尤其是產業帶賣家集聚。公開數據顯示,我國70%的跨境電商聚集在華南地區,比如深圳3C產業帶、佛山家具產業帶,順德小家電產業帶等。
亞馬遜內部目前對中國賣家做了大致分類:在國內已經有名氣、供應鏈能力扎實的品牌賣家,正在從傳統外貿轉型的工廠型賣家、產業帶賣家,“生而全球化”的新賣家等。
這些新賣家,亞馬遜都想要。為此,亞馬遜宣布在2024年將通過“4+1”戰略全面升級在中國的現有服務體系。此次服務升級之前,亞馬遜做了一些“摸底”工作:
8月,亞馬遜全球開店中國宣布開啟“產業帶啟航十條”,面向中國產業帶賣家;9月,亞馬遜2024年新賣家招募啟動,并延伸至各省產業帶與三四線城市。
亞馬遜中國副總裁、亞馬遜全球開店中國賣家拓展負責人宋曉俊在分享這些新賣家的特點時,用一句話概括:亞馬遜看到了不同類型中國賣家的出海熱情以及更多元的服務需求。
“4+1”中,“1”指在深圳設立新的創新中心,旨在推動更多產業帶通過跨境電商加速轉型,助力中國賣家向全球價值鏈的高端躍升。
“4”指4大服務。包括:設立華東、華南、華西和華北四大區域中心,并增設華中區域中心,包括在武漢和鄭州新設服務團隊,覆蓋不同地域的產業帶;加碼賣家培訓,滿足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習需求;把“專屬客戶經理服務”正式升級為“賣家成長服務”,針對不同體量、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的賣家,推出更精細的服務;提升第三方服務能力和覆蓋面,開拓知識產權、品牌打造、海外營銷等新服務類別并簡化全球運營的流程和復雜程度。
11月,亞馬遜面對新賣家采取了新行動:大幅降低服裝類低單價的全品傭金,15美金以下的服裝傭金從17%下降到5%,15美金到25美金之間的從17%降到10%。此外,在FBA(亞馬遜物流)費用中,價格低于10美元的商品,亞馬遜給出了額外每件0.77美元的配送費用折扣。
此外,亞馬遜也在向新賣家“秀肌肉”,展現自己在全球化上的沉淀。
最重要的是在供應鏈服務上的力度加大。峰會上亞馬遜宣布,端到端的供應鏈整體解決方案(Supply Chain by Amazon)正式向中國賣家開放,這套供應鏈支持賣家一站式將其商品從制造商處直接配送給世界各地的客戶。同時,Amazon SEND宣布新增中國至美國的空派航線,從中國出發的目的地增至7國,巴西站點面向中國賣家正式開放。
整個會議,亞馬遜的高管們都在強調一件事:中國企業出海,找到正循環的成長飛輪很重要。并且,在全托管風靡產業帶商家之時,戴竫斐仍明確表示:亞馬遜不做全托管。
全托管,即平臺提供“打包式服務”,負責店鋪運營、倉儲、配送、退換貨、售后服務等環節,商家只需要提供貨品,備貨入倉。同時,由商家提報供貨價,平臺和商家一起決定最終售價。
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全托管模式成為跨境電商熱詞,這一模式的代表平臺Temu只花了一年就攻入了北美、歐洲、澳洲等多個市場。
一位從事跨境電商的行業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亞馬遜升級的服務來看,亞馬遜不做全托管,但是已經理解了為什么全托管模式可以如此快速被接受,“因為中小賣家真的需要有人教,也真的花不了太多成本(出海)。”
全托管讓Temu在海外狂飆。據36氪消息,Temu今年第三季度GMV突破50億美金,遠超上半年30億美金的表現。同時,看到全托管紅利的更多平臺已涌入全托管模式。
對于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亞馬遜中國副總裁、亞馬遜全球開店亞太區企業購負責人楊鈞在會后的采訪中表示,跨境電商的機遇與增長空間仍很大。2023年Q1到Q3,跨境電商出口占中國總出口5%。基于中國外貿出口的結構性變化,他認為目前這個賽道并不擁擠。
他表示,亞馬遜之所以堅持幫助、教育企業做品牌,原因在于“高毛利的商品才能帶來高的回報,才能繼續投入研發,正向的飛輪才能形成”。亞馬遜看到,一些出海品牌打造高毛利、高回報、高投入、重研發的“正向飛輪”正在形成。
此外,國內已經形成品牌的成熟企業開始向海外尋求增量,而年輕的中小企業和創業者在創業之初,已經將視野放至世界。“生而全球化”的基因也讓跨境電商的血液不斷煥新。
“我們理解,對于很多工廠轉型的賣家,實現轉型是比較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們也會繼續探索更好的方案。”戴竫斐說。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紫薇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