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19 09:05:57
每經編輯 杜宇
據中國地震臺網,12月18日23時59分,在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北緯35.7度,東經102.79度)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蘭州、定西、臨夏等地震感強烈。
據央視新聞,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甘肅100人死亡、青海11人死亡,部分水、電、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受損。總臺記者從青海省委宣傳部和青海省應急管理廳等部門獲悉,甘肅積石山6.2級地震波及鄰省青海,截至12月19日6時,地震已造成青海省海東市11人死亡,140人受傷,民和、循化、化隆等縣區有部分房屋倒塌,當地電力線路、通信網絡正在搶修中,人員救援和災情核查工作仍在進行中。
截至12月19日3點40分,臨夏公路事業發展中心排查發現,G310線大河家橋橋頭(青海岸)發生山體坍塌,大河家橋支座發生偏移,該中心正在組織力量對偏移支座進行調整復位,同時青海方面已安排人員、機械設備清理塌方土體。
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該縣柳溝鄉。截至19日6時,共記錄到余震275次。
據極目新聞,19日4時許,該縣關家川鄉村民白先生表示,震后余震不斷且震感仍強烈,村干部已通知村民在自家屋外烤火取暖,直到天明。震后,他已聯系震中柳溝鄉的兩名親戚報平安,有一名親戚房屋倒塌。
另據報道,19日凌晨,消防、武警等救援力量源源不斷進入災區,救災物資也陸續運往災區,不少群眾在街上避險。此外,該縣多個鄉鎮出現房屋倒塌,有群眾被困,救援人員正在全力搜救。目前地震已造成111人遇難。
19日4時許,積石山縣關家川鄉村民白先生告訴記者,他所在李家山村距離震中柳溝鄉大約20公里。地震發生時,村里大部分人已入睡,當時他還在街上辦事,聽到一聲巨響后,感覺到地面在搖晃,“當時看到村民趕緊跑出屋外,緊急避險。”
據紅星新聞,蘭州市民侯女士19日凌晨對記者說,地震發生時自己剛剛上床準備睡覺,突然感覺到有比較明顯的晃動感,隨后她意識到可能是發生了地震,便躲到桌子下避險。“地震的時候家里的家具咯吱咯吱地響,還挺嚇人的。第一波地震發生后我從窗戶看出去,有很多市民跑到了街上,但是因為氣溫太冷加上我住在20多層,便留在了室內,后來又斷斷續續發生了幾次小地震。”侯女士說,到凌晨0點50左右,她看到此前從房間里跑到街上的人多數都已經返回了。
陜西西安市民張女士在感受到震感之前,手機提前向她發送了地震預警,“當時手機顯示還有50多秒會感受到震感,果然不一會兒就感到了地震,家里的吊燈以及魚缸里的水都在晃。”生活在寧夏銀川的禮女士同樣感受到了地震,“我也是提前在手機上收到了地震預警。”
甘肅臨夏積石山縣地震發生后,武警甘肅總隊迅速出動兵力赴臨夏州積石山縣劉集鄉陶家村、陽屲村、團結村、李家村進行搶險救援。武警官兵采取摩托化和徒步行軍的方式,第一時間趕到震中區域,立即投入搜救傷員、搶修道路、搬運物資等任務。截至7時30分,成功搜救轉移群眾45名。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多種救援力量全面抵達災區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據央視網官方微博,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應急管理部目前已將國家地震應急響應提升至二級,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應急管理部將國家救災應急響應提升至三級。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地震發生后,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共出動1440名消防救援人員趕赴災區救援,甘肅及周邊省份1603名消防救援人員已集結待命,隨時做好跨區域增援準備。
據中國氣象局消息,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在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甘肅、青海等多省震感明顯,局部地區震感強烈,目前已造成人員傷亡,國務院防震救災指揮部啟動國家地震二級應急響應。
根據上述情況,中國氣象局于19日6時30分進入地震災害氣象服務二級應急響應狀態,甘肅、青海等省氣象局根據實際研判進入相應應急響應狀態。
經與甘肅省、青海省氣象局聯系,甘肅、青海兩地氣象部門正在搜集災情信息,尚未收到氣象部門職工傷亡情況報告。其中,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氣象局業務樓墻體出現裂縫,人員已轉移。
據了解,12月19日,積石山震區及周邊地區以晴為主,后半夜至凌晨的最低氣溫較低,在-15℃~-9℃之間,體感寒冷,著裝指數為7級,適宜穿著冬大衣、羽絨服、戴手套等;紫外線為3到4級,強度強,建議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震區及周邊交通沿線以晴或多云天氣為主,19日凌晨最低氣溫較低,19日白天G6、S201、G0611、G310沿線陣風風速較大,對物資運輸有一定影響,請前往震區的人員注意保暖,車輛注意行車安全。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組織專家對甘肅積石山附近地震活動進行研究分析,此次地震位于甘東南地區,距離最近的斷層拉脊山北緣斷裂約3公里。初步震源機制解結果顯示,此次地震為逆沖型破裂。
甘東南活動構造區位于中國南北地震帶北部,是青藏高原東北緣的一個重要組成區域。受歐亞板塊與印度板塊的長期擠壓作用,該區構造活動強烈,發育著東昆侖斷裂、西秦嶺北緣斷裂、臨潭—宕昌斷裂、光蓋山—迭山斷裂、迭部—白龍江斷裂、塔藏斷裂、岷江斷裂、雪山斷裂、虎牙斷裂等多條深大斷裂。
此次地震震中附近200公里范圍內,1900年以來共發生6級以上3次,均為孤立型或主震-余震型地震。截至2023年12月19日04時00分共記錄到3.0級及以上余震9次,其中3.0—3.9級地震7次,4.0級以上地震2次,最大為19日0時59分發生的4.1級地震。
根據歷史地震、地震序列衰減特征、地震前兆資料綜合會商結果初步判斷,此次地震為主震-余震型地震,余震衰減基本正常。地震部門正在進一步密切跟蹤研判。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網官方微博、央視新聞、中國氣象局、中國地震臺網、紅星新聞、極目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